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3 毫秒
1.
胡俊生 《学语文》2010,(2):11-11
一、目前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方法难以有效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的群体心理情绪.活泼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可以改善课堂教学效果。然而在目前的农村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巾。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这可能与农村高叶学校信息化水平不高,教师对新理念的领会不深.农村高中生源质量不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英语作为一门交际语言,课堂教学迫切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要有良好的情绪,学生要有最佳的情趣,使师生双方在水乳交融的环境中,形成有利  相似文献   

3.
音乐课堂气氛是指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绪状态。这是心理气氛在课堂教学的特定情绪作用下,师生双边活动状态的外显现象。音乐课堂气氛一般有两种类型:一是积极、健康、活泼、生动的气氛;一是消极、沉闷、冷漠、压抑的气氛。当音乐课堂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求知欲望时就会产生积极的课堂气氛,反之,则会产生消极的课堂气氛。如何在音乐课堂中演奏出和谐、民主的“音符”?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说”起来。提出疑惑是学生的本能。通过学生的说,教师能及时发现问题,引出知识点。有的老师不准学生说话,只看老师在“…  相似文献   

4.
<正>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制约课堂气氛的要素很多,有教师、学生、教材、教法等,但是其中关键的是教师,只有通过教师的创造性劳动,才有可能实现良好的课堂气氛,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教学是一门综合性艺术,在这当中,有许多学问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索。教学中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保证。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良好情绪、情感状态,一堂  相似文献   

6.
所谓课堂气氛,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通过教学互动共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课堂教学气氛可以分为积极型、消极型和一般型三种类型。积极型的课堂气氛是建立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之上的,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特点,学生在这种课堂上能获得愉快、轻松、积极的情感体验。消极型的课堂气氛表现为学生和教师之间关系紧张,教学内容无法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学生之间也没有合作和交流,学生在这种课堂气氛中表现出紧张、压力、害怕、烦闷等特点。而一般型的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效果一般,课堂教学活动正常进行。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营造积极型的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7.
正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所呈现的一种心理状态,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在教学时,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课堂气氛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呢?一.教师的教态促成良好课堂气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比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8.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师生群体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的情绪状态。它是教师通过行之有效的调节方式和艺术手法,引导学生沉浸在课堂所规定的情感气氛中,使教与学双方感情交流畅通。课堂气氛作为一种极微妙敏感的教学双方的心理反映,对教学的效果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衡量课堂气氛,就是要看构成课堂气氛的三要素(即教师的课堂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教学内容的情感基调)之间是否是充分的协调、自然,教与学双方的认识、思维活动是否有一个真正宽松、自如的天地,教与学双方的心理愉悦均发挥到极致,这样的课堂气氛才有可能取得好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梁宇 《辽宁教育》2014,(10):92-92
课堂气氛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效率,是授课质量的重要一环。在教学中,课堂气氛是由教师决定的,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都影响着课堂教学气氛。那么,如何营造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良好气氛呢?一、教态是促成良好课堂气氛的首要条件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与外在表现,如教学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相似文献   

10.
课堂教学是提高政治教学质量的主要阵地,然而,怎样才能够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中,既获得必要的政治理论知识,又能受到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呢?根据很多有经验的政治教师的体会和我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处理好以下关系,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 一、课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即应该做到“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哪些方面应该严肃呢?首先,课堂纪律要严肃。  相似文献   

11.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而只是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处于疲倦状态下的头脑,是很难有效地汲取知识的。”这就告诉每一位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课讲得好,而且还要善于调控课堂气氛,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那么,老师应该怎样做呢?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调控,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有效方法。我认为,在生物课堂中主要应通过情绪、兴趣、语言、教法和反馈等五种方式来调控。一、情绪调控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绪,是影响学生注意力最敏感的因素之一。学生学习情绪的高低,课堂气氛活跃不活跃,往往与教师的情绪是同步的。因此,教师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将自己的情绪调控到最佳状态。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始终精神饱满,目光有神,满怀激情,充满信心。这样,学生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教师情绪的感染,精神振奋,热情高涨。情绪是情感的外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  相似文献   

13.
本文强调教学是一门育人的艺术,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是教师的一门基本功,指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增强责任感,搞好课堂教学设计,提高驾驶课堂能力,调动课堂气氛等方面做好工作,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4.
一、课堂气氛要把握“严”与“活”的关系 课堂教学中,注重调节学生的情绪、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条件。良好的课堂气氛,应该是既严肃又活跃,也就是“严中有活”、“活中有严”、“严而不死”、“活而不乱。”  相似文献   

15.
正素质教育的浪潮一浪接一浪,在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对教师只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知识的启发者和引路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句话有了更深的体会。在教学时,我非常重视课堂的气氛。因为适宜的课堂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智力活动呈最佳状态;反之,沉闷、冷漠、消极的课堂气氛则往往会压抑学生的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课堂气氛是指在课堂教学情境的作用下,在学生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良好的情绪、情感状态,它反映了课堂教学情绪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关系。探讨如何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很有意义,很有必要。一、创设必要的外部环境艺术氛围这里的外部环境主要指两种:一种是固定的教室环境,一种是临时的教学环境。人的情绪情感具有情境性,窗明几净、布置优雅、井然有序的教室环境会收到振奋精神、活跃气氛、陶冶情操的良好效果。有的语文教师除了注意布置教室环境外,还千方百计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临时的教学环境。我在教制、桔灯)一文时,选择了一个…  相似文献   

17.
思想品德课课堂气氛的创造鲁可为(浙江省余杭县教师进修学校)课堂气氛是一种能给人实感的课堂教学情境:它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绪状态,亦称课堂心理气氛。这种气氛,会造成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受到认知上和情感上的感受和熏陶,...  相似文献   

18.
1幽默睿智的语言激发兴趣课堂气氛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种非理性因素,也是构成课堂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幽默睿智的语言具有快速弥漫性和情绪感染力,恰恰能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良好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语文学科所具有的人文性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需要,要求我们重视课堂气氛这一影响因素。本文将以小学语文的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在现实基础上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的有效策略,从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和水平。现代语文是素质教育,创建活跃的课堂气氛是素质教育中最重要的一环。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问,学有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情绪与教学效果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个人的灵感与创造力的激发,同一个人的情绪状态的关系极为密切。在课堂教学中,一堂课的情绪气氛.也常常左右着学生思维、想象力的展开,并将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教师的情绪表现是一个人总体素质与一个人对自己的情绪调控的共同结果,而教师对自己情绪调控是情绪状况最重要的因素。一个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会十分重视并刻意追求良好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备课,以良好的心态、饱满的热情、稳定的情绪站在讲台上,循循善诱地传授知识,那么学习者也会受到教育源的感染。当教师以自己的“情”再现课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