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扩展阅读方法的尝试陕西侯娟侠扩展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扩展阅读训练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扩展阅读的关键是确定好阅读基点与扩展方向。对...  相似文献   

2.
在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扩大阅读面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以节选的文章为中心,向整篇著扩展;以某一篇课文为中心,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以某篇作品为中心,向同类题材的作品扩展;以某一作品为中心,向同一文体的其他篇章扩展;以某作家作品为中心,向介绍这位作家的传记性文字或评述性文字扩展;以某篇作品的引文为中心,向引文的出处扩展。  相似文献   

3.
扩展阅读,是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诚然,语文课本汇集了一篇篇典范之例,其内容亦丰富多彩,我们应当对语文课上的这些文章“深耕细作”,应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语言文字、饱含的情感、写作特点等有较深的认识,较高的领悟。但课文相对于学生可接触的阅读材料来说还是比较单薄的——文章篇幅短小、内容相对单薄、涉及的作家少、选材相对狭窄、  相似文献   

4.
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为语文的教与学提供 了理想的资源、平台和教育环境,并渗透到语文阅读、写作中 去,拓展语文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促使语文教与学的形式 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5.
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若只凭借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是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也不利于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在新课改背景下,众多教育学者与专家都强调语文教学拓展性阅读方式,倡导语文教师利用丰富多彩的阅读素材,将语文教学向深度与广度延伸,以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立足文本,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创造等途径引领学生进行拓展性阅读,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  相似文献   

6.
任晓平 《语文天地》2013,(20):60-61
比较阅读是将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作家作品放置于某一审美或剖析的坐标中,进行纵向横向比较以发现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影响的阅读方式。语文教材里收集了古今中外众多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在语文教学中适当引入比较阅读的方式,可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相似文献   

7.
扩展阅读,是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诚然,语文课本汇集了一篇篇典范之例,其内容亦丰富多彩,我们应当对语文课上的这些文章"深耕细作",应该引导学生对其中的语言文字、饱含的情感、写作特点等有较深的认识,较高的领悟.  相似文献   

8.
语文教学中进行扩阅读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增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采用的方法有整体扩展,作家扩展、题材扩展、引述扩展。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学中进行扩阅读可拓展学生知识视野,增强理解的深度和广度,可采用的方法有整体扩展,作家扩展、题材扩展、引述扩展。  相似文献   

10.
互文阅读是比较阅读方法的一种。在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时,教师可关联同一作家相同题材的作品、同一主题不同作家的作品或原著内容等,让学生进行对比性、关联性阅读,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将群文阅读应用于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创建群文阅读课堂,从多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纵向思考,横向对比,带领学生阅读文本分析探讨,如此能够提高初中生的理解能力与分析,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2.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时期承上启下的关键年级段,是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黄金时期。在三年级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度阅读,找准课文切入点,帮助学生准确、快速把握文章主旨,拓展学生阅读的深度;教师还应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元对话,把读写训练结合起来,拓展学生阅读的广度。  相似文献   

13.
语文教学不能仅局限于教材之内,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削弱了创造力产生的根基。语文教学必须使学生的学习超越课本,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甚至向其他学科延伸,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正是在广泛的阅读中汲取知识、认识社会、感受生活的。扩展阅读,是指以某篇作品(或某本书)为阅读基础点,向有关方面扩展的阅读方法。  相似文献   

14.
葛方英 《学周刊C版》2014,(9):171-171
现行的语文教材,很多课文文质兼美,但仅仅让学生阅读文本是远远不够的,如果盲目地给学生增加阅读量,也不能达不到阅读的预期效果。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扩展阅读。所谓扩展阅读,是指以课文内容为阅读基点,围绕课文有关的知识能力要求,通过追踪、扩散,寻根究底,从而增加阅读量,扩大知识面的一种阅读方法。这种方法,犹如在阅读枝头缀满繁花,吸引着学生积极地撷取。这种方法,对于学生拓展知识视野,启迪思维,增强理解的深度与广度,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阅读字间包含两个维度的内涵,即阅读的深度及阅读的广度。拓展阅读空间,具体而言应包含两方面的实践:一方面。开展扎实的课堂教学,拓展阅读的深度;另一方面,实现有效的课外延伸,拓展阅读的广度,促使学生在阅读空间的拓展中,获得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处于探索阶段,呈现出多种多样的类型,在教学实施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以课本为出发点l.结合文本,进行综合性学习。结合文本进行综合性学习的地方很多,这里重点介绍阅读扩展:向整部作品扩展阅读,向同一作家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向同类题材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向同一文体的其他作品扩展阅读,向有关这位作家的传记作品扩展阅读。2.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进行综合性学习。结合单元训练重点,进行综合性学习,可让学生把零碎的知识形成序列,从个别现象中发现普遍规律。如人教版小语第11册第4单元的教学,可以选定“如何表达自己的…  相似文献   

17.
正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实践证明,优质高效的拓展阅读,不但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扩大阅读视野,而且便于全面加强课内外知识的互补与交融,贯通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一、立足生本,在认识的兴趣点上拓展语文教学就是一种对话,是教师、学生、课文、编者等多方交流对话的过程。在这诸多的因素中,学生又是一个非常  相似文献   

18.
王金兰 《考试周刊》2023,(15):14-18
就语文这一学科特性而言,其具有极强的工具性、基础性、兼容性,这为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合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营造了良好的融合环境,所以当前在实际的教学环节,教师作为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应该以核心素养为导向,以融合思维为引领,积极地开辟教学新思路,探索一条融合教学的路径,加强小学语文和其他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和界限,拓展教学的深度、广度、温度,使得语文课堂大放异彩,于不同的维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拓展阅读,就是以课文为中心,拓展到阅读相关作品.优质高效的课内拓展阅读,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课内拓展阅读中,应当做到:立足文本,把握教材,有度拓展;立足生本,把握学情,有效拓展;立足目标,把握时机,高效拓展;立足发展,放眼未来,深度拓展.  相似文献   

20.
阅读延伸拓展的目的是什么?从字面上看,"延伸"是从课文中走出去,"拓展"是让学生有更深更广的视角。鉴于延伸拓展所具有的功能,在实施新课标后,这种阅读教学形式得到了认可和推广。课文是教学之本,课堂活动都要聚焦课文。拓展的基点是课文,拓展的时空也是课文。拓展是思维活动的扩张,如增加思维深度、扩大思维的广度等。那么,怎样把握好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拓展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