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9 毫秒
1.
2011年,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屡创佳绩。为了从被国内外大片挤压的狭小的电影市场中突出重围,中小成本影片越来越重视电影的营销策略。《失恋33天》和《钢的琴》分别是2011年中国电影市场中"小成本高票房"和"小成本高口碑"的典范,通过分析其营销策略来探寻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宣传发行之路。  相似文献   

2.
何磊 《新闻世界》2013,(8):263-264
电影《泰囧》是2012年中国票房市场的最大“黑马”,一部小成本电影能取得如此好的票房成绩,其中的原因值得研究。本文对《泰囧》的成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且从中得出一些启示,期望能给中小成本电影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些许借鉴。  相似文献   

3.
党瑶 《新闻世界》2014,(5):213-214
张艺谋、陈凯歌等重量级导演们曾经创造的票房辉煌已悄然远去,如今的中国电影市场正在慢慢的发生变化。《失恋33天》等一批小成本电影成功突围,吸引了众多投资者的目光。但是,中国大环境下电影市场的快速发展也使小成本电影面临着重重困难。小成本电影应该清楚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以及不足,从而谋求更好的发展,为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电影市场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4.
汪少明 《传媒》2015,(1):61-63
当下,中国电影市场似乎陷入无章可循的迷局乱阵中,很多低小成本电影在院线难以公映,更遑沦盈利,而大制作影片也遭遇滑铁卢,入不敷出.像前几年的《无极》投资3.4亿元,票房1.9亿元;《满城尽带黄金甲》投资3.6亿元,票房2.91亿元;动画片《魔比斯环》投资1.3亿元,票房365万元等.但每年都有儿部小成本电影黑马当道,扬眉吐气,成为大家热捧研究的标本.本文就小成本电影与大片的博弈中如何赢得机会提些拙见.  相似文献   

5.
唐洁 《中国传媒科技》2011,(12):122-123
<正>票房过3亿,这在电影圈本不是稀罕事。不过,当3亿票房落到一部制作成本不足千万的小成本电影头上就有点稀罕了。事实上,这部电影除了剧情的精彩、演员的到位、导演的把握外,成功的微博营销值得一提,顺利地将一群在"电脑上看电影"的观众带进了电影院。小成本电影的大票房  相似文献   

6.
电影《失恋33天》无疑是2011年度国内电影市场上最抢眼的明星。该片以千万成本豪取三亿票房,创造了票房神话。在新浪微博发起的“2011年电影圈十大影响力事件”评选中,“《失恋33天》单挑4部进口片书写小成本新奇迹”。与此同时,人们对其剧情、台词和电影传达的价值观、爱情观的讨论也成为时下流行的话题。是什么因素造就了这部电影在票房和口碑的双赢?笔者认为:一是电影的营销传播;二是电影的质量和创作模式。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小成本电影在整个中国电影产业中的地位是非常尴尬的,所谓“20%的大片占了80%的票房,80%的影片只能创造20%的票房“。这“80%的影片“中的绝大多数是中小成本电影。产量上的绝对优势和票房收入上的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几年我国电影市场的不断繁荣,很多小成本电影在题材选择上摒弃了大题材大制作的创作方向,转而以更加平民化的视角和社会热点话题进行深度的分析和讲述,同时小成本电影在兼顾电影艺术性的同时还准确地把握住了电影市场的脉搏,以小搏大的案例层出不穷,《失恋33天》、《泰囧》和《捉妖记》等就是低投入和高票房的成功案例。电视音画结合的传播模式对于电影的传播十分有利,因而许多小成本电影在无力登上院线的情况下电视媒体成为了放映平台的首选。本文通过对小成本电影的特点和电视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探讨适应未来我国小成本电影发展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9.
邱玲 《传媒》2016,(9):67-68
有关中小成本电影的概念,目前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但通常来讲,总投资额在1000万元以下,没有或少有知名影星参演的影片,就可称其为小成本电影。而总投资额为1000万元~7000万元的剧情类或艺术类电影,可称其为中等成本电影。近年来,国产中小成本电影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大片纷飞的背景下,许多中小成本电影的优秀作品在创作上充分学习和借鉴经典电影优点,并结合本土特色,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从《疯狂的石头》到《失恋33天》,再到《夏洛特烦恼》,中小成本电影始终在闪耀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相似文献   

10.
以2013年度中国电影市场作为考察对象,研究本年度中国观众对于好莱坞传统大片爆发集中审美疲劳和国产中等成本影片异军突起的原因。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逻辑是市场因素在电影工业中的大获全胜,其制造出的影像世界折射出的社会症候和文化困境清晰可见。当消费成为电影世界的伦理,电影在艺术和文化上的意义应被深思。  相似文献   

11.
电影宣传是当代电影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它对票房的作用已经被世界所承认。大成本的电影可以依靠宣传得到更好的效益,小成本的电影可以依靠宣传使观众知  相似文献   

12.
《新闻界》2016,(11):40-46
随着数字新媒体的产生和发展,全媒体时代诞生了新的传播环境,我国小成本电影要想取得票房的成功,采取全媒体推广成为必然。本文以电影《小时代》的全媒体推广实践为例,通过对其全媒体推广模式的探析来找出国产小成本电影推广的新方式,以期作为国产小成本电影全媒体推广实践的参考,来为我国小成本电影的生存发展寻找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13.
邵盈  徐旭 《东南传播》2012,(3):45-47
光棍节上映的电影《失恋33天》,在上映两周之内,票房已达到2亿以上,这部成本仅仅为900万的小成本电影,着实成为2011年底电影市场的最大黑马。而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巨大的市场成功主要归功于高效率的网络传播与营销。本文将用传播学的理论,对《失恋33天》的成功进行理论上的分析与解剖。  相似文献   

14.
国产中小成本电影的成功营销以消费者心理需求为主展开,重视市场调查、精心挑选档期、以网络营销作为主要营销的手段,具有主动性和创新性。华莱坞大片品牌营销存在对市场定位重视程度不够、忽视消费者需求、档期选择存在被动、营销手段创新性不足等问题。随着产业环境、传播环境、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华莱坞大片品牌应该建立以下营销观念:重视市场调查,满足消费者观影需求;努力提高电影质量,减少对热门档期的过度依赖;关注pasomo营销模式发展趋势,积极创新营销手段;注重品牌维护,适度营销,避免品牌被过度消费。  相似文献   

15.
随着大数据、web2.0时代的到来,电影营销技术不断革新,内容不断创新。这使得小成本电影能够借势而为,挖掘优秀的电影题材、进行精准的观众定位和有效的整合传播。本文将通过开心麻花电影三部曲的成功,分析为何这三部小成本电影可以获得优秀的票房成绩、优良的口碑,以及其电影营销环节中的亮点,由此得出一些关于小成本电影如何玩转大银幕的反思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刘广亮 《青年记者》2016,(11):108-109
如今,投资少却能够赢得大票房的小成本电影屡见不鲜,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新媒体时代的电影营销.过去铺天盖地在传统媒体上进行宣传已经不适用于电影市场,如果说传统电影营销时代营销的重点是告知是什么(what)的话,那么在新媒体营销时代,如何告知(how)将成为更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7.
潘曼 《新闻前哨》2013,(10):60-61
过去三年,中国电影市场票房收入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总票房达27亿美元,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据EBOT艺恩日票房智库数据显示。2013上半年国内电影市场总票房已达109亿。中国目前正以一天新增十块银幕的速度发展电影产业,未来三年,票房将持续年超过50%的增长。  相似文献   

18.
近日一部根据同名歌曲改编的电影《同桌的你》在国内各大影院上映,短短几日就取得了票房过亿的好成绩。近年来,主打怀旧青春的小成本投资电影总是不断在国内刷新票房纪录。抛开看热闹的心态,怀旧青春电影为何受到如此高的推崇?观众为何百看不厌?其中所蕴含的消费主义美学值得人们的关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以成熟市场广州和新兴市场深圳为主力的广东省电影市场发展迅猛,票房收人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省市院线电影票房前列。广州市飞扬影城票房收入连年位居全国影城之冠,2009年票房有望突破8000万元;深圳市2008年电影总票房突破2.4亿元,2009年仅一、二月份总票房就达3799万元,已成中国电影市场发展速度最快的城市。为学习其先进经营理念和做法,嘉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市电影公司利用2009年12月初在广东召开的全国电影协会年会的机会,考察了广东电影市场及产业发展情况,当地的电影业态及市场盛况给考察组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0.
2010年中国电影的百亿票房,构成了重要的市场信号和产业指标。中小成本电影通过爱情片类型叙事、挪用好莱坞续集模式以及“大明星+小导演”制作模式,竞相突围。《唐山大地震》、《山楂树之恋》、《赵氏孤儿)、《让子弹飞》等国产大片,则继续沿用强势宣传的策略来夺人眼球,并通过各种平台展开激烈而不乏启发意义的“争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