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丁伟 《编辑之友》2011,(9):108-112
20世纪初叶,上海成为洋行开始销售唱机和唱片,成为中国最早出现唱片和留声机的城市之一,而留声机片是何时被国人灌制、并在中国被作为一种极其重要的教学工具来辅助语言教学的呢?使用留声机片作为语言教学媒介,这在中国语言教学史和教材史上具有重大的意义,探讨这个  相似文献   

2.
刘珊珊 《历史档案》2012,(3):107-113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国家思想的最早探索者,他对"国家"一词的界定经历了戊戌时期、赴日初期及1903年后三次变化。这种变化既有梁启超的思想层面的原因,亦有当时的国际形势与中国社会政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李智 《兰台世界》2017,(19):120-123
《北华捷报》、《大陆报》和《密勒氏评论报》都是在近代中国境内创刊发行的英文报纸,是记录近代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文献资料。1933年发生的哈尔滨"卡斯普绑架案"吸引了国内外舆论的关注。《北华捷报》等报纸对此持续关注,并对由此引发出的关于伪满洲国一些问题做出了揭示和分析。三份英文报纸对案件的报道表现了专业媒体的专业性、中立性,客观上揭露了日本殖民主义者的阴谋,起到了向世界介绍中国的作用,为学者研究近代中国问题提供了重要佐证。  相似文献   

4.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中外新闻七日录》是早年外因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著名报刊中的一种,也当是我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周报。由于难以看到原件,几部著名的新闻电专著中(见戈公振《中国报学史》、曾虚白《中国新闻史》、方汉奇《中国近代报刊史》),虽然对它都有著录,但都极为简略,且不甚准确。  相似文献   

5.
日本一家唱片公司,用厚糯米纸做成唱片,并采用现代音响技术,把优美动听的音乐灌制在唱片上,如不想再听了就可以把它吃掉。巴黎出版过一种不寻常  相似文献   

6.
在上海市余庆路和衡山路的交界处可以看见一大片绿地,绿地上竖着"徐家汇公园"的标记,在绿地靠近天平路的角落,有一幢独立的红色小楼,如今这里是一家法国餐厅,其前身便是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的所在地.最早这里是百代唱片公司所在地.  相似文献   

7.
查灿长 《新闻界》2006,(6):106-107
早在16世纪中叶,澳门就曾因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对外开放的国际商埠而闻名于世,它也曾作为中国近代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桥梁而被载入史册......同时,澳门亦曾由于它是“中国土地上出版的第一份外文报”和“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的发刊地①而在中国传播史与报业史上据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8.
图书馆权利的界定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中文的"图书馆权利"一词源自对美国图书馆协会<图书馆权利法案>英文"Libmry Bill of Rights"的翻译,目前中国大陆图书馆界对"图书馆权利"的定义主要有民众权利论、图书馆员权利论、公民与图书馆权利论三种观点.文章根据对<图书馆权利法案>的内容、美国图书馆协会智识自由办公室的使命、美国图书馆协会有关智识自由的定义等方面的分析,将图书馆权利界定为:图书馆权利是指民众利用图书馆的自由、平等权利.  相似文献   

9.
就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看,《中外新闻七日录》是早年外国教会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著名报刊中的一种,也是我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由于难以看到原件,以前的几部著名的新闻史专著中,虽然对它都有著录,但都极为简略,且不甚准确。如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将其归入“中文杂志”类;曾虚自主编的《中国新闻史》,也将它归入“外人在华发行之中文杂志”类,且有较详细的记载:“《中外新闻七日录》,1865年(同治四年正月八日)由查美司(chalmers)发行于广州。内容以国内外新闻及宗教为主。十六开,分上下两栏……创刊号上栏小引日:‘我侪耶稣教  相似文献   

10.
"外国传教士口译,中国人笔述"是中国近代早期翻译方法的基本特征,二者构成了近代早期的翻译主体。《谈天》并不是对原著进行简单、机械的翻译,而是为了使当时的天文学爱好者能更好地理解和接受西方近代天文学知识,在语言方面进行的再加工。在西方科技著作的引进和传播过程中,名词术语的翻译至关重要,但由于这些术语往往"条理极繁",这给西书中名词的定义和翻译造成了一定的困难。《谈天》作为最早翻译的天文学译著之一,其对天文学名词术语的译法进行了相关的界定。  相似文献   

11.
远东运动会起源于近代东亚地区,是亚洲地区举办最早的国际大型体育赛事。其赛事由菲律宾、中国和日本三国所发起,并效仿欧洲现代奥利匹克运动会的模式所创立。远东运动会从1913年创立至1934年解散,共计举办过10届赛事。中国在其间举办了第2、5、8三届赛会,赛会地点均在上海。远东运动会是中国在近代历史上最早参与并承办的国际体育赛事,这项赛事成功激发了近代中国社会民众对现代体育的关注与热情,也促进了近代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对近代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唱片作为我国近代史上最早的“音像出版物”,甫一出现,便通过“听觉书写”改变了中国人对声音的“知”与“听”,推动了“声音”作为一种知识性、娱乐性、消费性题材的大众化与日常化.民国较早出现的法商东方百代唱片公司,前后共出版唱片三千余种,对我国近代唱片出版业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与推动作用.以其为个案,从它影响下的“听觉书写”“听觉下的生活”“听觉与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与梳理,有助于探索技术发展与出版企业、出版物及社会文化变迁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而认知当下音像出版物发展.  相似文献   

13.
辜璟 《新闻三昧》2005,(5):19-21
近代报刊源于西方,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胫到了19世纪初,报刊已成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息传媒和舆论工具。当西方传教士来到古老的中国传教布道时,也带来了反映其意识形态的重要器具——近代报刊,中国最早的近代报刊是由外国传教士创办的。如,第一份中近代刊物《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境内最早的近代报刊《蜜蜂华报》等。  相似文献   

14.
通过全面梳理和挖掘国内外有关中国20世纪上半叶唱片文献的研究并对其展开述评,以期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一方面可以继续加大钩沉、甄别、整理中国20世纪上半叶唱片文献的力度,整合两岸三地尤其是海峡两岸的相关唱片文献资源的展开研究;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不同学科领域内研究唱片文献的新方法、新思路,并根据具体唱片文献的特点有选择、有鉴别地运用这些新的方法或思路,但不必形成对某一种研究方法或思路的迷信和盲从。  相似文献   

15.
"客邮"是指近代史上外国在中国境内设立的邮局。中国最早的"客邮"是1834年英国人劳律卑在广州沙面设立的邮局。其后,"客邮"逐渐在中国扩散开来,直至1921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通过了撤销列强在华"客邮"的决议,规定"客邮"在1923年1月1日前全部撤出中国。本文主  相似文献   

16.
(2001.12.15~2002.01.14)一、传媒行业资本运营动态与点评1 .传媒行业动态●2001年12月11日 ,我国正式加入WTO。根据相关协议 ,在传媒文化领域 ,国内音像发行领域将首先对外开放。外资可在中国境内设立中外合作音像制品分销企业 (外资比例暂时不超过49 % ) ,从事音像制品(包括录有内容的录音带、录像带、唱片、激光唱盘和激光视盘等)的批发、零售、出租业务。随着以世界五大音像集团为代表的国外音像集团的进入 ,国内音像 (发行 )业的合资、合作、购并等资本运作也将迅速升温。同时 ,在中国对电信业的入世承诺中 ,电信增值…  相似文献   

17.
吴秀娟 《青年记者》2012,(35):23-24
新闻报道亲和力的界定亲和力,最早是化学领域的概念,指"一种原子与另外一种原子之间的关联特性"。①《现代汉语词典》中将"亲和力"界定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所产生的互相作用力"。新闻传播学领域最早将"新闻报道亲和力"界定为"报道与受众之间的紧  相似文献   

18.
石芸  孟祥祺 《兰台世界》2012,(21):33-34
容闳是中国近代史上首位留学美国的学生,也是中国近代早期改良主义者。容闳胸怀祖国,壮志凌云,曾协助曾国藩创办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首次倡议并领导中国最早的官派留美教育运动,被人们尊称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相似文献   

19.
军国民教育是近代中国最早对国民性进行改造的尝试,也是民族自救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近代中国军国民教育的历史背景、国民性改造的内容及意义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号外"是报社为及时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而临时编印的出版物,以其不列入原来报纸的编号,故名"号外".一八八三年,英国人在上海出版的英文报纸《字林西报》(The North China Daily News),用"号外"报道了法国侵略越南的消息,一般人认为,我国境内第一张"号外"就是这样出现的.是否如此,尚待研究(编者按:据目前所掌握材料,在我国境内出现的最早的"号外",系在鸦片战争前由在广州出版的英文报纸《广东周报》印发).至于我国汉文报纸最早发行的"号外",正如有些书刊所说由上海申报馆在一八八四年八月六日下午七时发出的.内容是关于中法战争的情况.该报馆自接到驻福州记者所发来的专电到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