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发展至今的近四十年里,我国内地电视综艺经历了晚会、娱乐节目、真人秀节目和文化节目四个阶段。电视综艺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面临着娱乐过度化和同质化等困境。综艺节目既要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也要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特别是要以价值观为灯塔,发挥主流媒体的价值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电视作为符号和影像生产与消费的重要媒体,迄今为止一直在大众媒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传媒市场化、产业化的日渐深化,电视呈现出过度娱乐化和商业化的发展趋势,电视荧屏充斥着"三俗"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电视媒体公信力不断下降。据此,本文试图在当前电视媒体生态下,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的合理性进行探讨,以期对电视娱乐节目公益化改革进行理论和实践指导,使其重新回归电视公益性传播与市场化发展并行的正常轨道。  相似文献   

3.
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是人们获得娱乐的最方便快捷的工具。近年来,为了人民群众对文化娱乐不断增长的需求,电视台的娱乐节目越来越多。但电视娱乐节目的增多并不意味着全盘娱乐,过度娱乐。过度,就会流于庸俗、低俗,甚至会对社会产生危害。因此,主持人在主持节目中,既要发扬自己的娱乐精神,同时也应警  相似文献   

4.
谢卫 《东南传播》2010,(6):146-147
中国电视娱乐节目盛行于上世纪90年代,很长时间内都呈现出单调、同质化竞争、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等弊端,在给大众带来欢笑的同时也饱受诟病。这几年,中国电视媒体迫于种种压力,从自身实际出发,进行娱乐转型,其中一些电视媒体已经逐渐走上了良性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5.
省级卫视如何走出娱乐低俗的周期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电视由功能单一的宣传单位转变为集喉舌、公共、产业于一身的传媒主体,电视的娱乐功能被唤醒,并滥觞于综艺娱乐节目。1997年,湖南卫视率先树起娱乐大旗,遂一发不可收,引发了一波波电视娱乐潮。特别是近年来,各卫视的游戏、益智、选秀、相亲等综艺娱乐节目遍地开花、此起彼伏,在娱乐大众和被大众娱乐的同时,也伴生了一些负产品——电视娱乐节目的文化、美学及道德品性日渐淡薄,呈现出娱乐过度、泛娱乐化、低俗化趋向。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内电视媒体掀起了一股娱乐化浪潮,其中成功的电视娱乐节目的确让人耳目一新。但过度的娱乐化也使得电视文化充满危机。目前电视媒体中普遍存在着一种收视为上、娱乐为王的倾向,泛滥的娱乐节目仅仅为了娱乐而娱乐、甚至更多的是为了金钱而娱乐,因此存在着不少庸俗、媚俗、低俗现象。  相似文献   

7.
“电视娱乐精神”的人文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休 《视听纵横》2009,(2):15-17
当下电视娱乐热的兴起与泛化,既是电视回归平民趋向之使然,也是大众娱乐文化强力驱动的结果。电视娱乐运动似乎已成为当今一种引人注目的电视文化现象。随着电视娱乐节目风靡荧屏,社会对娱乐热中所表现出来的一些负面效应给予了很大的忧虑和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媒界对电视娱乐精神的研究和探讨。因为电视娱乐精神的缺失正是导致目前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的一个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8.
前言在电视媒体的传播中,娱乐节目的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娱乐休闲定位的电视节目形式,娱乐节目的主持特色对形成节目的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在当前媒介市场化环境下,电视娱乐节目为提升传播效果、形成节目的竞争优势,在节  相似文献   

9.
为了顺应趋势借奥运东风,各大电视台推出了以《城市之间》为代表的大型体育娱乐电视节目。这些节目不仅丰富了电视荧屏满足了受众,更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特点鲜明的体育娱乐节目将积极健康的体育观念灌输给人民群众,在改变大众体育行为的同时,推动着群众体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电视的低俗化是伴随着大众娱乐的泛滥化衍生的。2005年的中国电视是一个被娱乐浪潮所淹没的舞台,娱乐形式在不断的更迭中变换着面孔,有一种一切都被娱乐化的趋势。我们打开电视,海量的娱乐节目在随时随刻地霸占着我们的视听。电视已远远抛弃了10年前的严肃与傲然,不惜以格调的下滑来拉动严酷的收视率,以所谓“大众娱乐”的姿态使电视媒体进入到一种“电视新化”的状态中。  相似文献   

11.
电视娱乐节目从诞生之日起就担负着娱乐大众、调节生活的功能。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在观众娱乐需求的推动下,形成了与世界接轨的风潮,随着《综艺大观》、《正大综艺》等第一批综艺娱乐节目的热播,到如今以  相似文献   

12.
当前,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档娱乐节目火遍全国,这对我国电视媒体娱乐节目的发展也有所启发。本文旨在通过剖析湖南卫视《爸爸去哪儿》这一档娱乐节目火遍中国的原因,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如何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发展娱乐究竟是至死还是治死。  相似文献   

13.
电视娱乐节目,即“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如今,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电视媒体在“娱乐至上”的理念指引下,着力打造了诸如“电视歌唱真人秀”“电视综艺娱乐晚会”“电视文化脱口秀”等类别多样且具有品牌号召力的娱乐节目.比如:湖南卫视近年来着力打造的电视歌唱真人秀《我是歌手》、电视亲子户外真人秀《爸爸去哪儿》,浙江卫视推出的电视音乐评论类节目《中国好声音》,东方卫视推出的综艺选秀类竞技节目《中国达人秀》等.  相似文献   

14.
国家广电总局局长蔡赴朝在今年8月召开的全国广播电影电视局长座谈会上强调,广电总局从没否定电视娱乐大众的功能,但我们要为全体人民服务,要为全体人民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服务,就要防止频道过度娱乐化。赴朝同志的讲话切中时弊,抓住了当前广播电视监管工作的牛鼻子。过度娱乐化,势必弱化喉舌作用和教育功能目前,中国电视界娱乐功能空前放大,娱乐节目异常火爆。开发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没错,但娱乐应当有度,更  相似文献   

15.
从娱乐至死的视角审视电视娱乐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电视媒体的娱乐化倾向明显,不仅娱乐节目在质和量上都泛滥开来,娱乐节目遍地开花,甚至新闻也出现了娱乐化的势头.当以《超级女声》为代表的选秀类节目余热未减,《非诚勿扰》、《我们约会吧》、《中国达人秀》等节目又开始炙手可热,电视在娱乐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然而,电视媒介娱乐化的后果是什么?我们又应该怎样看待当前媒体普遍的娱乐化倾向?我们是否会像波兹曼所说的那样,将成为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相似文献   

16.
电视娱乐节目是通过一定的中介形式和大众参与,在相互交流中形成一种娱乐氛围的节目形态①。节目的大众参与和互动交流使得娱乐节目很活跃。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中国的娱乐节目一直因为其肤浅、浮躁而被人们所诟病。近几年来却出现了节目质量相对较高且符合大众审美规律的娱乐节目,由此拉开了娱乐节目转型的序幕。文章以三个省级电视台播出的娱乐节目为例分析浅娱乐时代的电视娱乐节目之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症结;着重分析了《中国好声音》为什么能成为时下比较成功的娱乐节目之原因。同时指出尊重大众审美娱乐规律,从节目内容和形式的调整改变,到内容与形式审美性地融合为节目创意,这是我国当下电视娱乐节目发展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18.
罗攀 《新闻知识》2006,(9):48-49
当前我国电视娱乐节目吸引了越来越多人们的关注,并占据了人们相当大的娱乐空间,这种娱乐形式成为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吸纳某种化的重要途径。看电视是人们重要的娱乐消遣形式,电视媒体以其高覆盖率及快速传递信息的优势引领着大众的注意力,但近年来诸多频道同质化的节目反而使得注意力更稀缺。面对生活和工作的压力,唯有带来轻松和快乐体验的娱乐才能深入人心且吸引注意力,因此出现娱乐化的趋势是必然的。这种娱乐化趋势已不仅仅是一种影视现象、娱乐现象,更是一种化现象,它正引领着中国电视娱乐节目悄然发生着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19.
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引起社会强烈反响,政府管理部门高度关注。近日,围绕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问题,本刊组织学术界、电视业界、教育界人士进行了笔谈,内容涉及电视娱乐节目的价值选择、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新闻立台的经验介绍、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社会危害、电视娱乐节目低俗化问题、电视节目过度娱乐化的治理、国外对电视娱乐节目的管控、电视娱乐节目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分两期刊载,希望能带给业界启示和思考。  相似文献   

20.
娱乐节目作为电视节目最活跃的节目形式之一,以娱乐大众作为节目主要卖点,受到观众的广泛喜爱.但近些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信息接收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加上《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等网络综艺节目的纷纷崛起,电视娱乐节目的收视率开始出现下滑趋势,面临更加激烈的媒介竞争环境.本文主要从电视娱乐节目的节目定位、内容创新、传播渠道、营销手段四个方面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电视媒体工作者提高电视娱乐节目影响力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