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汤姆叔叔所处的历史背景中我们可以分析得出 ,“忍耐”是汤姆叔叔不得已才采取的求生途径。但忍耐不是灵丹妙药 ,它照样把汤姆叔叔引向了死亡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中成功塑造了很多人物形象,典型人物不胜枚举,其中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莫属王熙凤。王熙凤,是小说中的"圆形人物",拥有着多样的性格特点。文章通过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外貌、口才、服饰等外在形象进行分析,展现出凤姐容貌的精致、口才的出众、出身的高贵背后的与众不同的性格特点,突出凤姐是一个雷厉风行、能控制大局的人,也是一名罕见的胭脂堆里的英雄,进而阐述她的悲剧命运,让人们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3.
通过小说的环境和故事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揭示祥林嫂在封建社会里的悲惨遭遇,封建社会里劳动妇女的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4.
本文剖析了小说《呼啸山庄》主人公的悲惨命运及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小说《艰难时世》中两个典型的功利主义者—葛擂硬和庞得贝以及其他主要人物的悲惨命运,揭露和批判了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盛行的功利主义对人性的摧残,并最终导致这些人物的悲剧性结局.  相似文献   

6.
在英国文学史上占有显著地位的小说《简·爱》,因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向往自由,爱憎分明,具有强烈的反抗精神的新女性而蜚声文坛。 小说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深受我国读者欢迎的外国作家之一。《简·爱》通过一个孤女简·爱一生的故事,反映了当时英国妇女的悲惨处境,提出了妇女平等权利的问题。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命运,对当时英国社会发出了强烈的抗议。  相似文献   

7.
《卡斯特桥市长》是哈代"性格和环境"小说的代表作之一,作品人物形象丰满生动,心理描写细腻深刻,表现出了哈代小说的独到之处。小说主人公亨查德的性格复杂多变,并且随着故事的发展而发生变化,在不同的环境下,他展现出的性格特点也各不相同。他一生的命运和最后的悲剧都是由其性格所决定,因此其错综复杂的性格是许多文学研究者关注的一个...  相似文献   

8.
莱辛因为处女作《野草在歌唱》而广为人知,被认为是二战以后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历年来,不断有学者和批评家从女性主义,后殖民主义等理论角度来剖析这部作品,主要关注男权社会下女性的悲惨命运以及殖民白人与土著黑人之间的尖锐矛盾。本文则试图从神话原型批评的视角出发,通过运用弗莱的魔怪意象理论来分析小说中的荒原意象,由此来解读女主人公玛丽悲剧人生的成因,可以看出莱辛在小说中对女性命运的关注。  相似文献   

9.
斯坦贝克是美国为数不多的关注女性生活及心理状态的男性作家,他的小说《菊花》就是一篇典型的从女性角度出发描写一个在男性社会中挣扎、觉醒却最终失败的女性形象。本文力求分析女主角伊利莎的心理历程,为众人展现女性主义精神的萌芽情形,并探讨男性社会里女性的压抑与悲惨命运。  相似文献   

10.
《悲惨世界》描绘了法国大革命后长达近半个世纪的社会现实。动荡的岁月,黑暗的社会铸造了小说中一个个人物的悲惨命运。雨果借助冉阿让这个苦役犯宣扬了其人道主义救赎社会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豪门春秋》是美国著名作家伊迪丝·华顿的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文章讲述一名来自没落贵族叫丽莉·巴特的女主人公,想要依靠婚姻游走于上层社会但是最终失败走向死亡的故事。本文通过福柯的凝视理论和凡勃伦的"炫耀式消费"理论对当时男权社会进行剖析,以及对丽莉自身性格特点的分析,简述了丽莉最终死亡的悲剧命运成因。  相似文献   

12.
斯托夫人是十九世纪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一八一五年,她出版了她的第一部废奴小说《汤姆叔叔的小屋》并一举成名。除了像谴责奴隶制那样明显的主题外,斯托夫人在小说中所试图表达的观点一直是学者们多年来研究的并提出了多种假设理论。本文试从伊格尔顿的新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角度入手,分析斯托在文中展现的社会意识形态里对母性理想化的描述是她诉诸反奴隶制思想的手段,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3.
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复仇女神》讲述了美国犹太裔巴基·坎托与脊髓灰质炎疾病和随之而来的诸多苦难相抗争的故事.以邱紫华的悲剧精神理论为指导,分析小说主人公巴基·坎托与悲剧命运、民族苦难和悲惨爱情抗争的历程,不仅能够较全面地展现主人公巴基的悲剧抗争精神,达到深刻揭示小说主旨的目的,而且能够拓宽该作品的研究视角,丰富对该作品的...  相似文献   

14.
《德伯家的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重要著作,主要描述的是生活在19世纪英国一个心地善良的农家女孩苔丝悲惨的一生。导致苔丝悲剧命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包括19世纪末资本主义蓬勃发展导致农村急剧变化的历史背景,传统的道德准则,安吉和亚雷这两个男人的影响,苔丝自身矛盾的性格等。基于这些因素深入探讨导致苔丝悲惨命运的原因,并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5.
曼努埃尔·普伊格是在拉美文学“后爆炸”中崛起的阿根廷小说家。《蜘蛛女之吻》是最具影强力的小说。本文基于解构主义,以“性”“同性恋”等为中心议题展开讨论,揭示这些敏感话题的目前研究状况及以往关于“性”的研究,作者本人对“性”的理解及对“同性恋者”所持的态度,小说主人公同性恋者莫利纳的情感经历和命运及造成这种悲惨结果的社会背景。  相似文献   

16.
威廉姆.福克纳是20世纪美国公认的南方最伟大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生动地再现了美国南方贵族的没落与衰败。《献给艾米丽的玫瑰》就是这样一部短篇小说,它记述了南方贵族格尔生家族中最后一个成员艾米丽小姐一生孤僻的生活。在这部短篇里,福克纳运用了不同的叙事技巧,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艾米丽小姐一生悲惨的命运,揭露其悲剧的根源。  相似文献   

17.
聂华苓与鲁迅有着极其相似的人生历程,二人都将自我生命体验融入在自己的小说创作中,使小说带有了一种自传色彩.在作品中都塑造了一系列的孤独者形象.二人有着浓重的故乡情,向往美好事物的感情.在小说中,都有着以对故乡的回忆和以故乡为背景的创作.小说都浸透着作者的感情,为读者展开的是一幅幅悲欢离合的图画.特别表现在对妇女的悲惨命运的揭示上,关照她们自身的精神病痛.但这并不是二人的创作意图,二人都旨在揭示其病痛达到启蒙主义的目的.在文学创作上他们都善于博采众长,突出表现在对现代主叉意识的接受上.表现出小说格式的别致和象征与写实有机结合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纳撒尼尔·霍桑于1850年出版了长篇小说《红字》,许多评论家及作者对其进行了评论。多数作者评论这部作品时都是从孤独、悲惨的角度论述,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因果效应方面进行阐述,从故事的发展总是前因、后果相互照应这一现象出发,分析《红字》主要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19.
马尔罗的小说《人的命运》是以1927年上海工人的第三次武装起义和蒋介石"四·一二"大屠杀为背景的政治性题材小说,通过对主要人物之一"京"的形象解读,探讨《人的命运》中人物塑造的特点,能够展示马尔罗通过此著作向读者们展现的一个男性的世界,里面有爱、有恨、有死亡、有孤独。  相似文献   

20.
《汤姆·索亚历险记》是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之一,其主人公汤姆·索亚聪明活泼、勇于冒险、善良而又机敏的形象给无数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长期以来该作品也成为文学评论家和探究者所研究的对象。以往的研究大多从语言艺术等角度对该作品进行分析。本文拟从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的角度出发,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内心中"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斗争以及相互调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