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影<办公室的故事>是前苏联导演梁赞诺夫爱情,音乐、喜剧三步曲的第二部,影片通过描写机关办公室的日常生活,演绎了一场不打不相识的爱情喜剧.喜剧大师梁赞诺夫将其独特的视角、巧妙的构思,以及鲜活的时代特征注入影片当中,使得该影片外在严肃、内涵无尽张力,打破了传统的喜剧特征,开创前苏联喜剧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
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是前苏联杰出的悲喜剧导演,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苏联女权运动的大背景下,梁赞诺夫通过自己的视角,用喜剧表达了自己对女性的认可、男女平等的观念以及对爱情的追求.本文通过分析梁赞诺夫的爱情三部曲中的女性形象,剖析梁赞诺夫的女性观.  相似文献   

3.
王家卫导演的电影作品在中国影坛始终代表着电影艺术的最高成就,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大胆的剧作逻辑,浪漫的情感表达,令香港乃至全世界为之称奇称赞。在王家卫的电影作品中,通过独有的影像表征展现了香港都市人的情感孤独。本文就王家卫电影作品的情感主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和理解,并对某些作品中有意味的形式作出自己的阐释。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电影10年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批以家庭为题材的作品。这些作品的家庭叙述以喜剧化手法透视了时代风貌、侧重家庭的温情抚慰与个人成长,在冲突中展现和解。中国电视电影的家庭叙述呈现的主流情感与中国电影的社会关怀倾向一脉相承。在肯定电视电影积极作用的同时,我们也真诚呼吁中国电视电影实现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喜剧小品一直活跃在荧屏上。其中,电视喜剧小品(如天津电视台摄制的《哈哈集》中的许多作品)是用纯粹的电视手法拍摄的,可说是电视艺术的正宗产品。实际上,就是那些看起来保持了一种舞台演出环境的喜剧小品,无论从题材选择、结构方法、表演风格还是从传插方式上来看也同样是电视文化的产物。可以说,喜剧小品的生存绝对离不开电视,当然,它也以自己迷人的艺术风采为当今中国电视增添了几分魅力。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喜剧小品以逐渐成熟而又多样的艺术风格确立了自己的荧屏地位,赢得了观众的心。一和早就在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秦秀宇 《今传媒》2016,(6):99-100
在内地电影市场充斥着青春题材和喜剧题材的当下,首执导筒的陈思诚以让人耳目一新的《唐人街探案》,刷新了观众对华语推理电影的认识。作为一部本格推理入门级作品,本片并没有止步于简单模仿,也实现了经典基础上的再创造,而结构性喜剧类型的融入,让阴差阳错的情境和故事结构形成笑果,再精心炮制近年来颇为走红的异域风情,以饱满瑰丽的色彩呈现东南亚热带唐人街图景,成功进行了一场异域奇观下的喜剧推理实验。  相似文献   

7.
喜剧本质是属于喜剧美学中最深层的问题,显得抽象些;而喜剧美学中的真善美则比较具体,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可以感知、感受到。对真善美有了认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地理解喜剧本质。 分析喜剧作品,首先看它是否真实,真实与否是喜剧作品的基础。从喜剧美学的意义上说,就是“真”。所谓“真”,就是指喜剧作品所反映出来的生活现象和生活流,要与客观世界的实际相吻合。  相似文献   

8.
只有运用电影的手法、注重喜剧的叙事情节和具有讽刺功效的电影才可以被称之为喜剧电影。喜剧电影的精神内核和戏剧意义上的喜剧一样,同样是"不协调",其在喜剧电影中外化于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营造喜剧方式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喜剧的烦恼     
郭德纲来了,可相声未必变得更好了;赵本山走了,春晚小品却真的没着落了;《泰囧》火了,中国的喜剧电影会更好吗?问这句话时,电影人哑了;喜剧怎么了?是我们变得笑点高了还是喜剧不再好笑了?没有了讽刺,相声、小品、戏剧、电影,这些平时娱乐我们的最主要的产品,在网络作品、微博段子和现实环境的挤压之下,还可以继续逗笑我们吗?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阐述"开心麻花"系列电影在风格和创作理念上的特色,结合布鲁斯音乐与此类充满流行元素的小主题喜剧之间的相通之处,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电影类型"布鲁斯"式喜剧,并分析了此类电影中的不足之处和在未来电影市场上的走势。  相似文献   

11.
作为美国主流体制中的独立电影导演,韦斯·安德森几乎参与到自己电影作品摄制的各个层面,而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几乎涵盖了其所有鲜明的创作个性,虽然在视听艺术上延续了以往的“形式主义”,但在叙事层面上却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将欧洲古老的历史、文化、艺术、美学等融入在具有好莱坞娱乐精神的喜剧情节之下,这种具有浓厚隐喻意味的叙事方式使得这部影片极具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12.
侯丹丹 《视听》2016,(1):55-56
电影《天注定》在叙事、视听方面突破了贾樟柯以往作品的风格,尤其在声音设计上独具匠心。《天注定》延续了贾氏电影引用媒介声音、运用多种方言对白、极少出现原创电影配乐等特点,并在此基础上作了多种全新的尝试,用传统戏曲的框架建构人物,在现实叙事空间加入写意声音,用四段式的、"连环画式"的叙事对应四种不同的声音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3.
江琳  周德良 《今传媒》2016,(9):114-115
近年来,我国电影产量、票房、观影人次和屏幕数量持续增长,电影产业呈现出迅猛发展的可喜态势。同时,一些互联网公司纷纷涉足电影产业,对电影产业链环节产生了巨大冲击。但互联网趋利型经济模式无法改变甚至加剧了影片题材和类型的单一的现状,爱情、喜剧、动作三大类型电影依旧独占鳌头,而作为以作品艺术性为衡量标准、拥有内容蕴涵的艺术电影,却很难在这个看似拥有广袤空间的电影市场内施展拳脚,我们不乏看到一些优秀的艺术电影甚至难以收回成本。本文试图梳理当下艺术电影的发展现况,并从中找出导致艺术电影踽踽难行的原因,对艺术电影的营销策略以引玉。  相似文献   

14.
一部喜剧作品的喜剧性从构成作品的诸多元素中体现出来,其中人物的台辞起着重要的作用。喜剧台辞的艺术功能多种多样,我们感受较多的是讽刺与幽默。喜剧台辞所具有的讽刺与幽默,有时各行其道;有时也相互交融。它们有时也内含夸张的成份。在我看过的喜剧作品中,发挥台辞的讽刺艺术功能并能达到上乘艺术境界的,当首推俄国著名讽刺喜剧《钦差大臣》。有一种是剧中人借题发挥,讽刺周围对象的。戏  相似文献   

15.
王立斌 《视听》2023,(9):42-45
电影《满江红》融合了喜剧、悬疑、古装等多种类型元素,将单一喜剧类型进行“亚类型”变奏,在迎合观众审美趣味的基础上拓宽了电影的叙事元素,从而使得电影艺术的表达具有了更大的可能性。并且,《满江红》还采用文化叙事的策略,其中民俗意象的运用既扩展了电影叙事元素,又使得影片具有了民族性的风格特征,进而使电影以诗意化的表现方式将文本中“家国同构”下的东方情怀进行抒发与升华,以此来实现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电影的商业性、民族性与人文性的多重建构。  相似文献   

16.
电视电影     
【爆米花式电影作品】★《王牌播音员》这是一部反映美国上个世纪70年代新闻人生活和烦恼的影片。尽管好莱坞喜剧很少合美国国内观众的口味,但老美却相当喜欢这部电影。本片在故事上有大胆突破,能够在无厘头搞笑的同时,让辛辣的讽刺深入人心。★《小姐好白》《惊声尖笑》的导演  相似文献   

17.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后期开始主要为"文华"电影公司进行电影剧本的写作,正是她的介入开创了"文华"电影创作的成功范式——"都市生活喜剧"样式。一直以来,中国电影史上对她的探讨显得过于凋零。今天在重写电影史的时期,重新认识张爱玲在电影创作中的影响也日益显得必要了。本文着重从张爱玲作品中的女性意识入手,探讨张爱玲如何将她的人生体验、生命意识彰显在她的"去父"文本之中。  相似文献   

18.
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运用好坏取决于音乐创作者和影视编导的编辑水准和对音乐的选材、认识,运用什么音乐形式,要按照影视作品情节需要、人物内心世界渲染去设计电影音乐,影视作品配乐的过程就是电影音乐影响作品的过程,电影音乐会受到影视作品特点和性质制约。所以,创作者必须要具备驾驭音乐艺术风格和表现手段的能力,在研究把握好声音、影视语言、画面关系之外,还应该从整体结构对音乐音响等进行精心设计,这样才能够把握好不同影视作品中电影音乐的特征,才能配好音乐,电影音乐也才能更好为影视事业服务。主要讲述了电影音乐在影视作品中的影响,即突出电影的主题、烘托环境的气氛、推动情节的发展、塑造人物的内心。  相似文献   

19.
综艺栏目的对象是普通大众,但这不等于大众对大众文艺的品格要求流于一般和平俗。大众对于艺术品格的追求极致是高雅,大众文艺的发展极致也是高雅。这在艺术实践中不乏其例。比如,电影喜剧大师卓别林及其作品,既是大众喜爱的大众艺术,又是品格卓然的高雅艺术。其大众化,可以达到妇孺皆  相似文献   

20.
喜剧的忧伤     
即使在主打艺术电影的欧洲,在本国市场能与好莱坞"叫板"的,也主要是中小成本喜剧电影。但在中国的实际情况是,不管是导演还是演员通过喜剧成名后都想转型以证明自己的实力,投资人更是只想拿喜剧挣钱。这是中国喜剧无可奈何的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