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幽默广泛地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语言,面部表情,身体移动等多种形式都能制造幽默。但最常见的的表现形式则是言语幽默。喜剧小品就是一种借助语言表达幽默的艺术形式。许多语言学家从关联理论、言语行为理论等视角研究过小品中的言语幽默,但是以语用预设为理论框架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运用孙茂玲在《近十年语用预设研究综述》中归纳的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为理论框架,从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和单向性四个方面对小品"今天的幸福"中的言语幽默进行研究,发现语用预设可以对中国喜剧小品中的幽默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语用预设与喜剧小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设”问题一直是语用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语用预设是相对于语义预设而言,从语用的角度对话语的预设进行分析,我们发现喜剧小品中经常运用各种语用预设手段。经过分析我们得出:使用这些语用预设手段不仅有助于塑造人物形象,推动剧情发展,而且也增强了小品的幽默特质和喜剧效果。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是近年来语用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出发,通过搜集、整理、分析一些经典的喜剧小品,发现语用预设策略在小品中的应用比较广泛,且能提升小品的幽默效果。语用预设的策略与特征密切相关。语用策略的运用对于提高喜剧小品的创作水平和人们的欣赏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一、引言小品,就是小的艺术品。随着小品的兴起,对于小品的研究也层出不穷。本文通过对赵本山在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四个小品——《卖拐》、《昨天,今天,明天》和《不差钱》进行转写,并对这三部作品中幽默语言背后的预设进行分析,考察语用预设在喜剧小品中的运用。这四部作品都是受到大家喜欢的喜剧小品,语言特点突出,幽默效果明显。二、语用预设理论预设(presupposition),也称"前提","先设",这一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赵本山的小品《就差钱》为例,从语用预设特点的角度分析幽默语言的形成机制,探寻语用预设理论在幽默语篇中的作用,浅析赵氏幽默形成的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6.
幽默对白的运用对于表现艺术作品的深刻内涵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合作原则、语用预设和礼貌原则出发,对小品《婚姻介绍所》的对白进行了语用学层面的剖析,并分析在语用学观照下小品个性化对白的幽默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探析喜剧小品《想跳就跳》的语言特点及其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语用学中的会话原则探析喜剧小品《想跳就跳》的语言特点及其幽默效果.  相似文献   

9.
赵本山是著名小品演员。在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联欢晚会上享有极高声望,被誉为"小品王",曾经连霸数年春节联欢晚会"最受欢迎作品奖"得主。赵的小品如此受欢迎是和小品幽默的语言分不开的,幽默是赵小品的灵魂。本文将结合格莱斯会话合作原则对赵小品中的幽默话语进行分析,力求探索小品语言幽默产生中的语用因素,希望对幽默语言研究和实际交际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0.
语用预设是一种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重要策略。言语幽默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技巧性地运用语言所实现的效果。因此,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关系密切,语用预设可以为言语幽默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英语笑话是言语幽默的表现形式,言语幽默寓于英语笑话之中。运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识性和可撤销性三个特点来解读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通过解读,旨在揭示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证实语用预设能够科学地解读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11.
语用预设是喜剧、小品、相声等艺术形式制造幽默的重要方式。以网络喜剧《屌丝男士》第一季中的幽默语言为语料,结合语用预设的特点来解析其幽默产生的机制。  相似文献   

12.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语用预设具有共知性,合适性,主观性,隐藏性和可取消性等.巧妙地运用这些特性可以使语言简洁,内容生动有趣.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中对语用预设的利用很大程度反映了这一点.本文从语用预设的角度探讨中文幽默祝福类短信的语用预设特点的使用情况,从而对语用预设的应用有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4.
喜剧小品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喜剧小品中的幽默语言更是令人难以忘怀。本文借助语用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如指示语、预设、合作原则、礼貌原则、言语行为理论等来分析喜剧小品中幽默语言产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刻意曲解作为一种特殊的语用策略,常常出现在人们的日常交际和文学作品中。刻意曲解是喜剧小品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在喜剧小品中,说话者往往会使用刻意曲解这一语用手段来实现某种交际目的,营造幽默效果。本文以一些著名的中国喜剧小品为例,对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现象进行分析,探讨喜剧小品中刻意曲解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16.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7.
小品是表演的艺术同时也是语言的艺术。小品的语言幽默风趣、滑稽可笑,其语言产生的幽默是由于会谈双方对相互的认知环境的理解存在差异。听话人在幽默话语的解读过程中势必会遇到"花园路径现象"。"花园路径现象"实际上是一种听话人对幽默经过语用推理而产生的心理反应。由此,我们可以从认知语用学的角度对小品语言产生的"花园路径现象"进行分析,从中找到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小品中的言语幽默是一种复杂的语言使用现象,传统的合作理论、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缺乏对其生成机制的阐释力,本研究从社会—认知这一崭新的语用视角阐述小品中的言语幽默。基于所收集的小品会话语料,本文从突显与关联、意图与注意、前经验与当前经验的相互作用深入解析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社会—认知语用理据。  相似文献   

19.
李若洋 《海外英语》2011,(9):336-337
手机短信因其廉价、便捷、异步互动等优点倍受人们青睐。该文从语用预设的主观性、合适性、共知性、隐蔽性及可撤销性五个角度对幽默手机短信进行分析,揭示语用预设与人类日常语言现象的密切关系,旨在丰富幽默手机短信的语用研究。  相似文献   

20.
小品话语是一种有准备的、加工过的语言,属于非真诚言语交际范畴,遵守幽默原则,这是小品话语幽默性的内因。与普通幽默相比,小品话语幽默的特殊性在于满足受众的语境认同,这是小品话语幽默性的外因。小品话语幽默性的实现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