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运用实恒法解题,实际上是利用物质在化学变化过程中,某些特定的量保持不变(如:化学反应前后遵循质量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反应中反应物所带电荷总数与生成物所带电荷总数必然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等)进行化学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所谓“守恒”就足以化学反应过程中存在的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子守恒、电荷守恒等为依据;寻找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总数绝对值相等,复分解反应中阴、阳离子所带正负电荷总数相等,离子化合物及电解质溶液中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相等,几个连续或平衡反应前后某种微粒的物质的量相等作为解题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3.
化学反应中有许多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等.其中电荷守恒是指电解质溶液呈电中性,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  相似文献   

4.
一、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或物质的量浓度必须满足三种守恒关系 1.电荷守恒: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溶液呈电中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守恒法类型(一)电荷守恒法溶液中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溶液呈电中性。  相似文献   

6.
<正>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有化合价升高的元素,就必有化合价降低的元素,失电子的物质与得电子的物质同时存在,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这两个对立的过程相互依存而统一于一个氧化还原反应中。在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等于化合价降低总数,失电子总数等于得电子总数,这就是电子守恒规律。在氧化还原反应有关问题的分析中,电子守恒是解题的基本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如果我们只以单一的思维方法解决问题,思维定式化,解决问题的方法可能会非常烦琐,一旦思维受阻更是一筹莫展。如果我们平时在解  相似文献   

7.
1.溶液导电与全属导电的比较二、几点说明1.自由电荷产生的条件金属内部本身存在自由电荷,不需要其他任何外部条件。而溶液导电是由于有些化合物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下发生离解,产生了自由电荷。2.自由电荷的性质金属内部的自由电荷都是带负电荷的电子,而溶液中的自由电荷都是离子,既有带正电荷的阳离子,也有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且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3.自由电荷的移动方向当接通电源后,金属内部的带负电荷的电子从电源负极向正极作定向移动。而在溶液中.自由电荷分两个方向作定向移动:所有带…  相似文献   

8.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原子或原子团间的重新组合,其中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某元素或原子团的质量(或物质的量)不变。例如,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总是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数;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总是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总是不变的。上述“守恒”关系若能运用到化学计算中,可使某些复杂的计算题达到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效果。下面就此谈谈具体应用。例1.硫酸按在强热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氨、二氧化硫、氮气和水,反应中生成的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  相似文献   

9.
一、电子守恒法解题原理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得失或偏移,在同一个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等于还原剂失去电子的总数,而电解或电镀实际上也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在同一时间内,阴极上物质得到电子的数目等于阳极上物质失去电子的数目,电子守恒法就是依据这种等量关系来解题的。 二、电子守恒法在解高考化学选择题中的应用 1.求元素的化合价 [例1](95年高考23题)24毫升浓度为0.05摩/升Na_2SO_3溶液恰好与20毫升浓度为0.02摩/升K_2Cr_2O_7溶液完全反应,则元素Cr在被还原的产物中的化合价是( )  相似文献   

10.
胡仕廷 《考试周刊》2010,(42):193-193
一、电荷数平衡关系 在电解质溶液中,无论存在多少种离子,溶液总是呈电中性.即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如NaHCO3溶液中存在着Na^+、H^+、HCO3^-、CO3^2-、OH^-,根据电荷数平衡关系.可得到:  相似文献   

11.
盐溶解于水后,若存在水解,则使得溶液中存在多种形式的微粒,微粒的浓度也因此而变化。其大小关系,有如下情况。一、相等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即各种阳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数的积的总和,等于各种阴离子浓度乘以该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的积的总和。2.物料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某种特定的元素或原子团因水解或电离存在多种形式,该元素或原子团的总数是不会  相似文献   

12.
利用守恒法计算西安市85中学苟郗平这里所谓的守恒就是巧妙地选择化学式中某两量(如正负化合价总数、阴阳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总数)始终保持相等,或几个连续(或平行)的化学方程式前后某微粒(如离子、原子、电子)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作为解题依据,这样可避免书写繁...  相似文献   

13.
电解质溶液属于混合体系.因电解质溶液能够发生电离、水解等反应,使得溶液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微粒,微粒的浓度也因此而变化. 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探讨,供参考. 一、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相似文献   

14.
化学反应遵循一个原则:电荷(电子)守恒。如果将这一普遍原理应用于化学题解之中,则会使解题快速、方便、准确。现就几个常规问题,从几个方面举例说明这一原理的具体应用。一、在非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应用关键: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数等于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数;酸中H+数等于碱中OH-数。〔例1〕0.8mol/L某金属阳离子Xn+的溶液10mL正好把30mL的0.4mol/L的碳酸盐中的CO2-3全部沉淀,则n等于多少?〔解析〕阳离子的正电荷应等于CO2-3所带负电荷。即:0.8×10×n=30×0.4×2n=3〔例2〕20mL0.2mol…  相似文献   

15.
在高考化学中,氧化还原反应比较典型的题型有求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或质量比,计算参加反应的氧化剂或还原剂的量,确定反应前后某一元素的价态变化等.解题的关键是依据“得失电子守恒法”列出守恒关系式求解.所谓“得失电子守恒法”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氧化剂获得的电子总数必然等于还原剂失去的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16.
<正>守恒法是我们解答化学试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通过守恒法可以便捷高效地解决化学试题,提高解题效率。本文旨在对高中化学解题过程中守恒法的具体应用加以探讨,希望能给同学们提供一些参考。一、电子守恒电子守恒是指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  相似文献   

17.
在中学阶段,电解质溶液中的三个守恒包括:电荷守恒、物料守恒以及质子守恒. 1.电荷守恒.电解质溶液中所有的阳离子所带有的正电荷总数与所有的阴离子所带有的负电荷总数相等.  相似文献   

18.
正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与化学平衡知识密切相关,是化学平衡原理的具体化,因此,本章又是化学平衡学习的继续与拓展.尤其溶液中三个守恒关系的应用更是难点和重点,也是学生易错的地方.我将对此作出分析,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以便让学生建构完整的平衡知识体系和更灵活的应用.一、基础的守恒关系1.电荷守恒电荷守恒是指溶液呈电中性,即电解质溶液中所有阳离子所带正电荷总数等于所有阴离子所带负电荷总数,而与溶液的  相似文献   

19.
丁国圣 《考试周刊》2010,(48):184-185
一配平原理:化合价升高的总数等于化合价下降的总数,即得失电子守恒。反应式等号两边阴阳离子所带电荷总数相等,即电荷守恒。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相等,即质量守恒。  相似文献   

20.
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电子对的偏移),特征为化合价的变化.一个氧化还原反应发生时,必然有电子的转移,且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一定等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即电子守恒.对于大多数同学来说,掌握电子守恒的内容容易,运用电子守恒解题却感到非常棘手.为此,笔者总结归纳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