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奉贤沿革资料载,奉贤县地,即原华亭之东南境。明洪武初置青村所,设守御千户,属金山卫。洪武十九年汤和筑城抵倭。清雍正四年析华亭之北,置华亭县,即以青村堡为治所。查青村堡地,即今之奉城。奉贤设县建治于此,辛亥以后,移治于南桥镇。据史载,青村一地建置颇早,宋代已建青村南北盐场,置监官,隶华亭县,每年盐税收入为一县财赋之  相似文献   

2.
一上海地处东海之滨,是长江门户,也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历史文化名城。下辖黄浦、南市、卢湾、徐汇、长宁、静安、普陀、闸北、虹口、杨浦、闵行、宝山12区,上海、嘉定、川沙、南汇、奉贤、松江、金山、青浦、崇明9县。1988年全市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人口1262.42万,其中市区面积748.71平方公里,人口732.65万。上海春秋时属吴,战国时先后属越、楚。秦为娄县之南境,汉时属吴。南朝梁时为昆山县地。唐天宝十年(751年)置华亭县,隶苏州府。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始设上海镇,人烟浩(?),商贩积聚,  相似文献   

3.
嘉定一地,南襟淞浦,北带娄江,东抵大海(系指未析宝山县以前)。嘉邑地名及得名时间邑志记之颇详,援引如下:“宋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平江府知府赵彦櫹、提刑王棐奏分昆山县东郡、春申、安亭、临江、平乐、醋塘五乡二十七都置嘉定县。以纪年名,建治于练祁市,属平江府“为上县。”严格地说,嘉定县议置是在宋嘉定七年,于十年十二  相似文献   

4.
明清以来,江南地区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了当时全国经济发展最高水平。在自然经济的作用下,农民以田为生,因而农民从事农业生产成本和收益直接决定了农民的生活状况。本文以19世纪20年代松江府西乡的华亭一娄县地区为例,总结归纳了当时农民的主要生产成本和收益,使我们进一步认识清代中期农民的生活与生产水平的一般状况。  相似文献   

5.
松江区岳阳小学创建于1902年,前身是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娄县知县屈泰清为推行新学创办的娄县甘棠蒙养学堂,1907年更名城西高等小学堂。建国后,经过整理改造,学校面貌焕然一新。1955年起学校几易其名,先为江苏省松江师范附小、松江师专附小,后为岳阳中心小学,直到1998年撤县建  相似文献   

6.
清代中期,江南地区农民除了从事种植业外,还大量经营副业,松江华亭、娄县两地区农户大都以棉纺织业为主。农民生产成本和收益指农民日常从事农业和手工业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成本以及收益。除去生产成本,农户全年收益还得用于缴纳高额地租,这样下来所剩无几,只能勉强维持温饱,一些农户甚至不足以维持生计。  相似文献   

7.
陇山以东平凉地区南部古代地理地名探索祝世林本文探索的范围包括现在的华亭、崇信、灵台县境,兼及陕西省的陇县。时间以两汉为主。一、弦蒲薮、弦中谷、蒲谷乡西汉安定郡领21县。据《汉书·地理志》的简单记载与后人考证,这21县的大致方位,今华亭县与崇信县的南部...  相似文献   

8.
正华亭县素有陇东"煤城"之称,丰富的煤炭资源促使华亭县经济快速发展。在华亭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华亭县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目标,优化环境发展,实施"一轴两翼"工程,按照"小学抓规范,初中抓突破,高中抓提高"的总体思路,深化教学改革,着力办好每一所学校、发展好每一位教师、培育好每一名学生。在华亭,一项项涉及教育工作的重要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9.
正早在十余年前,华亭县教育局就向全县发出了课堂教学改革的倡议和要求,"三优三评"活动、学科竞赛活动、课堂教学大赛活动等教学活动的开展,推动着华亭县课堂教学改革工作稳步向前。2008年伊始,华亭县教育局就开始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开始强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目前已初见成效:一是涌现出了一些课改名校和课改名师。华亭三中、皇甫学校、马峡初中、河西初中、民族小学等学校课改工作有声有色,这些学校因课改而名声远  相似文献   

10.
尹湛纳希故居位于辽宁省北票县下府乡中心府村村内,该处建筑在一八九一年被金丹道夷为平地,如今,只剩下残垣断壁和零星遗物了。有关尹湛纳希故居的文字记载仅在《一层楼》中略见端倪,一般认为:书中记述的“忠信府”即是作者的故居。但是,从未有人专门考证过,大概是因文学作品与史无征的传统观念吧。  相似文献   

11.
《白蛇传》在今天已是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戏曲舞台上可以说到处开花,而以川剧、京剧最为称著。最近由于台湾摄制的《新白娘子传奇》电视连续剧的播放,这个故事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白蛇传》何以能广泛流传而不衰?何以能成为每一个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优选剧目?我认为清代上海市松江(当时松江府华亭县)人黄图珌作出了十分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高磊 《丹东师专学报》2008,10(5):102-104
《宋诗别裁集》是清代一部很有影响的宋诗名选。而对于其主编张景星的籍贯问题,学界迄无定论。通过对史料的钩沉。文章考定张景星就是松江府人,从而为呼声甚小的“松江府说”提供了坚实的史料依据,也让“江西奉新说”不攻自破。  相似文献   

13.
嘉庆《上海县志》在“沿革”及其注中,将古代华亭县东北的华亭海定为“盐场名也”。此说为前志所无,而于后则颇有影响。其实这乃是一种误解。查看《元丰九域志》中关于华亭的志文云:“州东北一百二十里。一十三乡,青龙一镇;一盐监,浦东、袁部、青墩之盐场;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从此原文看,说华亭海名称为盐场,只能是嘉庆志作者读错了断句,他把“三盐场”与“有金山、松陵江、华亭海”联起来了的缘故。这一说法系出自吴贵芳所著《淞故漫淡》一书。作者对此说还另有些佐证文字。  相似文献   

14.
《辅导员》2013,(6):2
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快乐生态场",构建"快乐生态链",建设"快乐生态圈"201 1年9月,实验小学优质资源拓展,在原来人乐校区、西林校区的基础上,新开办华亭校区。随着松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012年7月,实验小学华亭校区独立建制,成为第三实验小学。目前,学校有11个班级,近600名学生,42名教职员工;其中,上海市特级校长1人,上海市双名工程培养对象1人,松江区学科  相似文献   

15.
零陵地区,汉武帝元鼎六年(111)为零陵郡地。后汉移郡治泉陵。隋平陈,郡废,置永州。大业初年,又叫零陵郡。唐武德四年(621),又置永州。天宝初年,又叫零陵郡。乾元初年,又叫永州。宋亦称永州零陵郡。元为永州路。明洪武初年,改为永州府,沿明制,领一个州,七个县:道州、零陵、祁阳、东安、宁远、永明、江华、新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一九四九年十二月(据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日上海《大公报》的长沙报道)设零陵专区,仍辖八个县:零陵、祁阳、宁远、东安、新田、永明、江华、道县。一九五三年,零陵专员公署废,并入衡阳专员公署。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三十日经国务院批准,恢复零陵专员公署,领导原属衡阳专区的零陵、江永、道县、宁远、东安、江华瑶族自治早和原属郴州专区的蓝山县、新田县。共七个县,一个自治县。一九六五年划零陵、道县、宁远部分地置潇水  相似文献   

16.
治上海史志者通常认为纂成于南宋绍熙四年(1193)的<云间志>,是上海最早的一部志书.其实不然,一、华亭知县刘唯一曾于北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创辑<华亭图经>.此志记华亭事甚详,至景祐二年(1035)唐询撰<华亭十咏>时尚存.二、此志因与李宗谔辑一统志<大中祥符图经>体例不一,故被删成"简本",此本称为<祥符华亭图经>,至南宋绍熙四年编纂<云间志>时尚存.今两志俱佚,<云间志>中留有佚文若干.  相似文献   

17.
1904年(光绪三十年),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松江府,得“兴新学”风气之先,以“旨在维新”、“意在图强”为宗旨,在云间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一所在松江教育史上有着深远影响的新式学校——松江府中学堂。  相似文献   

18.
《辅导员》2013,(4):2-2
<正>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创建"快乐生态场",构建"快乐生态链",建设"快乐生态圈"201 1年9月,实验小学优质资源拓展,在原来人乐校区、西林校区的基础上,新开办华亭校区。随着松江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2012年7月,实验小学华亭校区独立建制,成为第三实验小学。目前,学校有11个班级,近600名学生,42名教职员工;其中,上海市特级校长1人,上海市双名工程培养对象1人,松江区学科  相似文献   

19.
中山小学是上海古城松江的一所历史名校. 清嘉靖七年(1802年),松江知府建景贤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兴新学,景贤书院改建为华娄官立高等小学堂.民国元年(1912年),改称华亭县立第一高等小学.  相似文献   

20.
张欣 《文教资料》2014,(16):100-102
清末民初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行政制度上也有所革新。民初,地方行政区划仍沿袭清代制度,实行省、府(直隶州、直隶厅)、县(散州、散厅)三级制,省和府之间设道,实为监察区,不构成行政区。民国二年,北京政府颁布《划一现行各省地方官厅组织令》、《划一现行各道地方官厅组织令》和《划一现行各县地方官厅组织令》、废除府一级行政建制,直隶州、直隶厅、散州和散厅一律称之为县。本文试图分析清末民初宣化府废府存县的原因,借以窥视清末民初地方行政废府存县的渊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