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征稿启事     
<正>为展现教师的教学风采,促进"同课异构"课题的深入研讨,我社将对以下章节进行广泛征稿,其中高效、精彩的教学设计案例将在2011年第12期—2012年第8期陆续推出,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高中生物课题必修1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必修2第2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物教学》2016,(8):52-53
<正>在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邂逅了一次预设外的生成,经过智慧处理,促进了学生思维的飞跃,教学目标因而高水平达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安排了如图1所示的一道技能训练题。  相似文献   

3.
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体现美的教育,渗透美的教育一直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下面是1节由市教研室组织的大市公开课,课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必修2第6章第2节"太阳与行星之间的引力"和第3节"万有引力定律",采用的是最原始的粉笔加黑板施教方式.教学过程中执教者充分挖掘了教学内容的美育方面的资源,很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了设计,有效地凸显了以下4个层面的美.  相似文献   

4.
一、教材分析(使用教材:人教社2007年2月第3版)学生在必修《化学2》(人教社2007年3月第3版)中学习了由锌片、铜片和稀硫酸溶液组成的简单原电池,初步了解了原电池原理。本节内容以必修《化学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为基础,通过学习  相似文献   

5.
《中学生物教学》2016,(16):60-61
<正>1教材分析"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有3节内容,第1节主要说明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及为什么具有选择透过性。而第2节内容又是解释第3节内容"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基础。这3节内容的内在联系是:功能—结构—功能。由此可见,本节在第4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架起第1节和第3节的桥梁,体现出了结构决定功能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正>本文以苏教版教材必修3第4章第1节"种群数量变化规律"为例,阐述笔者在课堂教学时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及一些具体做法。1课题的导入笔者通过实际问题情境:"假设你父亲承包了一个水库养鱼虾,如果一次投放的幼苗过多或延迟捕捞,由于环境的负载能力有限,不能达到效益的最优化;相反,如果大量捕捞,使鱼虾数量大大减少,其种群往往要经过相当长的延滞期才能进入指数增长期,  相似文献   

7.
<正>1教材分析"营养物质的作用"是苏科版第3章第2节的内容。本章共分4节,其知识结构和认知结构见图1,通过该图有助于学生概括认识"营养物质的作用"一节在第3章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在第3章  相似文献   

8.
<正>作为2014年"杏坛杯"苏派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展评活动的评委,我对荣获一等奖的南师附中徐慧老师的一节课印象颇深。这节课的课题为必修2第七章第九节"动能和动能定理",众所周知,"动能和动能定理"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整个动力学的重点:"动能定理"更是解决动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它所起的作用不仅仅  相似文献   

9.
<正>1教材分析浙科版生物必修3第3章第2节"特异性反应"是在学生学习了人体对抗病原体感染的非特异性防卫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了机体的第三道防线——特异性反应(免疫应答)。本节内容包括"特异性免疫  相似文献   

10.
1 问题的提出 1.1教材实验分析 人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19年版)在第2章第2节"氯及其化合物"中没有提供氯水漂白作用的实验装置,只是以文字的形式阐述"分别将干燥和湿润有色布条或纸条及有色鲜花放入干燥的氯气中",并没有相关的实验装置图.苏教版普通高中化学教材必修1(2020年版)在专题3第1单元"氯气及氯...  相似文献   

11.
一、背景人教版新教材《必修2》第七章第一节为《追寻守恒量》,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国家级示范高中"的高一年级学生.考虑到教学内容及授课对象的特征,笔者设计并实施了本节课的教学,展示如下.二、教学过程1.引入师:从这节课起,我们开始学习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这节课的任务是完成本章第一节内容的  相似文献   

12.
<正>1问题的提出人教版教材中有关囊性纤维病共出现3次,其中介绍病因的有2次。在《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一节"与社会的联系"栏目(P.73)中提到"在这里说囊性纤维病是由于有的细胞中某种蛋白质结构异常,影响了钠离子和氯离子的跨膜运输。"在《生物·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4章第2节"基因对性状的控制"(P.70)中提到:在大约70%的患者中,编码一个跨膜蛋白  相似文献   

13.
《中学生物教学》2019,(24):49-50
<正>分析2015—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的生物选择题,我们不难发现,部分试题涉及了教材中课外小资料及旁栏小知识的考查,这是一个高考新动态。2015年高考全国卷Ⅱ第2题的A项"端粒"是必修1第3节"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最后一段的小知识;2016年高考全国卷Ⅱ第4题C项"红外光和紫外光"是必修1第5章第4节的旁栏"学科交叉"课外知识;2017年高考全国卷Ⅱ第2题D项"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必  相似文献   

14.
北师大高中数学必修5(2007年5月第3版,2009年7月第3次印刷)第二章"解三角形",其中的第二节"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的习题2-2B组题第1题,题目如下:如图1,有三点A,B,C,点C在点A与点B之间,点P是此直线外一点,设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将漫画应用到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导入新课、设疑过渡、突破重难点、情感教育、小结巩固等5个环节的意义,以及漫画教学的4个注意事项的同时,以人教版《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第3章第2节"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为例详细说明如何开展漫画教学。  相似文献   

16.
<正>1.教学分析1.1本节课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地位"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是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与细胞》第二章第2节的内容。内容抽象,难点较多,其中的相关知识涉及高中生物学全部教材。如必修一中酶的知识涉及蛋白质的催化功能,载体蛋白、血红蛋白等涉及蛋白质的运输功能;必修二中染色体的相关知识将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与生命活动的承担者联系起来;必修三和调节有关的物质如激素、抗体等又涉及蛋白质的信息传递及免疫功能。可见本  相似文献   

17.
<正>在珠海高中生物学教师培训会上,人教社专家对新版人教版普通高中教科书(以下简称"新教材")的修订做了详细介绍,强调新教材的修订是以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宗旨,将全面实现"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教材修订在汲取现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稳中有调。通过阅读新教材,笔者认为必修1《分子与细胞》变化最为明显的是将原第3章第1节"细胞膜——系统的边界"和第4章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完全整合为新版第3章第1节"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该节内容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新教材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作者基于对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的教学思考和总结,探讨在新课程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培养的各种教学方法,以提高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2005年宁波市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与观摩活动”中的一节展示课,本文是笔者在此基础上,对这一堂课的重新设计.1教学课题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六章第五节“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第一课时.2教学对象浙江余姚中学(省一级重点)  相似文献   

20.
陆俊 《中学生物学》2010,26(6):39-40
1 教学目标的确定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普通高中新课程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第4章第1节的内容.本节在本章中的地位是通过水和其他物质的跨膜运输的实例,使学生建立物质跨膜运输的感性认识,从而理性地认识到细胞膜和其他生物膜是选择透过性膜,为第4章第2节"膜结构"、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学习奠定基础.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是全书的第一个"探究实验",为学习后面的探究性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