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概率计算题型中,解题时经常要我们分清“有序”与“无序”、“有限”与“无限”、“有放回”与“无放回”等条件的影响,笔者将这些问题形象的概括为“三有”与“三无”问题,对这些问题进行简单剖析,供广大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易错点扫描"可能"与"非等可能"不清致误.混淆了"互斥事件"与"独立事件".混淆了"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有序"与"无序"混同,导致基本事件的个数求错.混淆"无放回抽取"与"有放回抽取"而出错.忽视对所求出的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的检验,期望和方差的计算出现错误.易错题诊断例1掷一对不同颜色的均匀的骰子2次,计算点数和大于7的概率  相似文献   

3.
<正>有关概率的题目通常都比较难以捉摸,在解题过程中没有特别多的规律,在得出结果后也很难自我检查。因此需要掌握相应的概率解题方法,从不同的题目中总结规律和方法,还要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一、审清题目,学会辨析读懂题目,认真审题是解答概率题的第一步,同学们要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有放回""无放回""至少""恰好"等词语,如果解题时没有格外注意这些词汇,那么解答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对比"有序""无序"的问题有这样一道题目:10件商品中有3件为次品,要求从  相似文献   

4.
<正>概率题是高考常见题。摸球模型或类摸球模型是求概率的常见题型。摸球模型分为"一起取"、"无放回地连续取"、"有放回地连续取"三种题型,分别应采用组合数、排列数、乘法原理求概率。许多同学在做题过程中常因分不清哪种题型或不会排列组合知识而对求概率的题望而却步。笔者在做题过程中,发现摸球模型不管哪种  相似文献   

5.
刘素梅 《高中生》2009,(2):40-40
一、无放回的摸球概率问题 例1 设袋中有4个白球和2个黑球,现从袋中无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求这2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考概率题考查的不断深入,概率问题的创新题目也百花齐放,令人目不暇接,出现了一些背景更丰富、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概率题型.概率问题从之前的考概念、考定义、考计算,向兼顾考阅读理解、考实际应用的方向发展.这些都对考生在今后的备考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列举中考题中值得玩味的四种概率题型,以引起关注,增进学生备考的信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有放回”与“无放回”、“排列”与“组合”、“相同”与“不同”三类概念区别的分析,避免了在概率计算中概念的混淆  相似文献   

8.
在连续两次摸球游戏的概率问题中,常见的两种摸球方式:有放回摸球和无放回摸球.下面向同学们介绍这两类题的解法.  相似文献   

9.
概率中“开锁问题”有两个常见类型:一类是“逐把不重复试开”,另一类是“有放回的随意试开”.下面举例说明“开锁问题”的解题方法.  相似文献   

10.
<正>概率是高中数学中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内容,每年必考,且分值比例高于课时比例.一般是中低档题,题型为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古典概型的计算是概率统计的基础,因此,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试题经常与对立事件的概率有关.一、考查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有关遗传概率计算的题目中,我们常常要对某种类型个体的基因型频率作出调整,即非典型的孟德尔式的分离比,如"2/3"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此掌握不够灵活,导致原本不同的问法却得出相同的答案,抑或同一问题因解法不同而得出截然不同的答案。鉴于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对此类遗传计算中的"概率调整"问题进行总结和梳理,以使学生掌握答题技巧,提高解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的思维结构比较单一,缺少有序思维,在解决问题时也经常无序。为了突破这个障碍,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在"问题解决"背景下,阐述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重要价值,着重提出了小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3.
"华约"概率试题的考试题型基本趋于稳定,逐渐成熟,且具备以下特点:1.注重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的整合;2.注重概率问题和其他数学知识的综合;3.注重对概率问题发生过程以及处理概率问题的基本方法进行考查等特点.概率备考中,建议平时下工夫,做到厚积薄发,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相似文献   

14.
求等可能事件的概率时,经常遇到是否有序还是无序的问题,根据学生暴露出的一些问题,以及学生思维方式的形成,归纳为以下几点.一、抓住基本事件的确定基本事件的确定要符合等可能性.按照定义,一次实验中的每一个结果作为一个基本事件,就是为了保证每一个基本事件出现的机会均等.  相似文献   

15.
韩林奎 《甘肃教育》2008,(12):23-23
近年来,概率问题是中考的一大热点,中考试题中与概率知识有关的考题分值约占全试卷分值的5%~10%。考题题型有填空题、选择题,也有中档难度的解答题,这些中考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利用概率知识来解决现实中诸如抽牌、摸球、摸卡片、转圆盘等具体问题的能方,题目多设置为生活中的情境问题。这类题型的出现使中考试卷充满活力、焕然一新,也更加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16.
在排列组合与概率的内容中,有一类重要题型,即“传球”问题.当传球人数及传球次数较少时,用树形图可以求出满足条件的结果数和相应的概率,而当传球人数及传球次数较多时,这种方法就行不通了.  相似文献   

17.
在概率计算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易混淆问题。本文通过实例列出一些易混淆的相关问题,接着通过具体分析有关放回逐次抽取当中的概率计算的相关。该分析的过程,充分体现了相关的抽取方法和这类检验手段间的联系,同时突出了其最基本分析问题的思路。进而将概率计算中出现的易混淆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特定群体中某种类型的概率计算,存在致死情况的群体中概率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的计算等几种易错题型进行归类分析以明确遗传概率计算中如何定位整体。  相似文献   

19.
概率预测中,有一类诸如摸球、抽牌之类的问题.对于类似于反复摸球或抽牌的问题,有三种不同类型:有放回,无放回,和一把抓.许多同学一直都没能弄清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从而造成误解.这类问题的解决,常借助树状图和列表这两种方法.在此,再介绍一种方法一“连线法”.首先请看2010年中考试题中出现的三道关于摸球问题的考题:  相似文献   

20.
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计算中,我们首先要认定基本事件,并需要注意基本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即在一次实验中,各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等.在很多资料书中,经常会遇见把不等可能的事件当等可能事件来计算概率的错误.请看以下引例.有6人报名参加2008年奥运会的观光接待工作,他们的入选条件是至少会英法两种语言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