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995年冬,我们成功地采访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商洛的这一重大新闻,并写出两篇获奖作品:其一.我与两位同行联合采写的广播新闻《总书记心系贫困山区农民》连续四次获奖——’95年度商洛地区广播新闻一等奖、商洛好新闻二等奖、陕西广播新闻二等奖、陕西好新闻三等奖;其二.我写的通讯《总书记翘起大拇指》于1996年荣获由中国记协国内部等单位联合举办的第二届中华“大地之光”征文二等奖。下面就谈谈自己的体会。凡是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大概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明明某处有好新闻,可偏偏有关方面不准采访,当事人拒绝采访,或是你没有“…  相似文献   

2.
淑英  邸兰 《中国广播》2006,(12):66-67
2006年12月12日,是唐山交通文艺广播开播十周年纪念日。十年中,这个仅有二十几名记者主持人的队伍,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精品意识不断增强,节目质量不断提高。十年奋斗,硕果满枝。消息《蒸汽机车载入史册》荣获中国广播奖三等奖、中国交通广播奖一等奖、河北新闻奖一等奖。现场直播《新年新希望》荣获中国新闻、中国广播三等奖。特别节目《无悔的选择》荣获全国抗击非典优秀作品;《300吨活性炭急送哈尔滨》、《跑车驶入玄武湖》荣获河北新闻奖一等奖。《乡音乡韵自多情》、《姥姥京城唱大戏》、《克  相似文献   

3.
《视听界》2012,(4):6-6
《视听界》多篇作品荣获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奖中国广播影视报刊协会2011年度优秀新闻作品近目揭晓。《视听界》的评论《善待学刊》(作者王晓明)、专访《第一财经频道的“第一梦想”——访第一财经频道总监谢力》(作者单文婷)获得一等奖,评论《停播商业广告=公益频道?》(作者金珠)获得二等奖。中国广播电影电视报刊优秀新闻作品是全国广播影视报刊业内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奖项。本次评选,  相似文献   

4.
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综合性年度新闻最高奖,第九届中国新闻奖中的新闻论文评选日前揭晓,共评出75篇论文。其中荣誉奖3篇。一等奖15篇,二等奖25篇,三等奖35篇。在获奖作品中,《新闻战线》杂志刊出的文章中共有14篇作品获奖,获奖率居于全国新闻专业报刊之首,其中《学习好、宣传好、落实好十五大精神》、《辩证抓新闻》等2篇作品获得荣誉奖;《关于组建报业集团的思考》、《北京青年报新闻改革的十个问题》、《新形势下的国际评论写作》、《新时期新闻理论探索的主要成果》等4篇作品获得一等奖;《收视率:启动中国电视改革…  相似文献   

5.
《新闻战线》编辑部和深圳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报业经济与管理》征文评选揭晓,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3篇,三等奖4篇。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篇)按市场规律的要求改革创新梁国标做大晚报品牌提升市场价值——从《深圳晚报》的探索看媒体资本运作的前景王田良二等奖(3篇)适度把握  相似文献   

6.
《中国广播》2008,(8):45-45
在5月22日结束的第九届伊朗国际广播节上,中央电台赵纯德、宋莉、赵子亮创作的作品《路之尽头——请节约使用土地》荣获主题类公益广告节目一等奖和专业类播音作品二等奖。  相似文献   

7.
《新闻记者》2005,(9):28-28
同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的全国优秀新闻作品年度最高奖——第十五届(2004年度)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揭晓,共有258件新闻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28件、二等奖89件、三等奖131件。本刊发表的新闻论文《讲究辩证法 推进“三贴近”》(作者尹明华 编辑吕怡然)荣获一等奖。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共有6件作品获奖,其他5件分别为:  相似文献   

8.
’96江西广播电视奖──优秀广播节目评选4月21日-25日在临川市举行。评委会坚持标准,民主审议,从123件参评作品中评出84件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12件,二等奖27件,三等奖45件。获得一等奖的作品是: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消息《京九铁路全线投入货物运输》《连续亏损24年的萍乡矿务局摘掉亏损帽子》;评论《希望在工业》《商城的回报》;新闻专题《人民的好警察邱娥国》《青山育忠魂》、少儿节目《红飘带飘起来》、庐山管理局广播站的消息《庐山申报世界遗产获得圆满成功》、乐安县广播站的消息《国家文物局和建设部专…  相似文献   

9.
龚波 《记者摇篮》2010,(2):38-39
《小妹说新闻》是沈阳都市广播(FM103.4)2007年1月1日推出的一档早新闻节目。“专讲咱沈阳自个儿的事儿”,传递沈阳本地最新最快的信息。节目内容本土化,编排区域化,主持风格轻松化,深受欢迎。开播以来,《小妹说新闻》收听率和听众占有率在同时段名列前茅,并荣获2007年辽宁广播新闻奖十佳栏目一等奖,2008年度全国生活节目二等奖,辽宁省社教二等奖和2009年度辽宁省第二届新闻“名牌栏目”。  相似文献   

10.
徐陵 《中国广播》2006,(11):61-63
童尧,安徽生活广播 LIFERADIO 的主持人。入行15年,主持过少儿、娱乐、谈话以及生活服务类的节目。她的主持播音作品曾经多次获得国家以及省内大奖,如《栗色小天使》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广播少儿节目二等奖、安徽广播新闻奖一等奖;《21世纪最珍贵的资源》获得中国播音主持作品二等奖、安徽播音主持一等奖、安徽广播新闻奖二等奖等等。今天的童尧,主持着一档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节目《童尧夜话》,这  相似文献   

11.
《新闻战线》编辑部和宁波日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报业经济与管理》征文评选揭晓,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2篇,三等奖3篇。获奖名单如下:  相似文献   

12.
《王幼辉下乡自费吃份饭》一稿先后被《衡水日报》、《河北日报》、《光明日报》等新闻单位采用,新华通讯社发了通稿,在1989年度好新闻评选中,荣获衡水地区好新闻一等奖、河北省好新闻二等奖,并在光明日报举办的全国短新闻有奖征文中获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这是我们当初没有想到的。庆  相似文献   

13.
汪贵 《中国广播》2008,(2):67-68
2006年,河北省承德人民广播电台的广播长消息《驮背上的希望》,荣获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三等奖。对于承德电台来说,获得中国新闻奖,这是第二次。第一次是在2004年,广播长消息《筷子树引发的环保警示》荣获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尽管两次没有拿到头彩,但就每年全国5000多个新闻单位竞争200多个名额,对于一个市级电台能在三年的时间内两次获得国家级新闻大奖,实属不易。作为这两稿的作者汪贵的感言是:爱到深处情自真。  相似文献   

14.
《图案里面也有法》这档农村节目在1997年度中国广播社教类节目评比中荣获中国广播二等奖,并荣获全国优秀对农广播节目一等奖。《图案里面也有法》是我和顾晓明采写的,其内容梗概是:通  相似文献   

15.
不久前分别在北京和新疆举行的第七届中国新闻奖论文类评选和新闻作品类评选传来喜讯:由山西省记协选送的2篇论文、6件新闻作品榜上有名。山西人民广播电台马德同志的论文《面向二十一世纪的广播由裂变到聚变》荣获论文类一等奖。临汾日报孙言兵的《如何搞好报纸的版面策划》荣获论文类三等奖。荣获新闻作品类二等奖的是:山西日报李士杰、赵春波采写的《干部嫌贫爱富最伤老百姓的心》,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罗庆东、邢保锁、陈俊采写的《西沟村贴出“安官告示”》,山西电视台段荣  相似文献   

16.
那天,报社老总电话告诉我,我采写的消息《五十九名农家女飞往毛里求斯务工》,获云南新闻奖一等奖了!可我的第一感觉就是“不可能”。电话那头,普云总编辑如他自己获奖一样的喜气打消了我的怀疑。此稿在获2004年度《楚雄日报》好新闻一等奖、第七届云南报业新闻奖二等奖之后,又荣获2004年度云南新闻奖一等奖。细想下来,这篇新闻之所以获奖,主要是因为抓住新闻事实的特点,高看一眼、深挖一层,提高了稿件的“含金量”。国际劳务输出,已是老题材了,要想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并非易事。在农家女出国务工当天的欢送会上,州和部门领导…  相似文献   

17.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1,(Z1):43-44
我在大学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搞新闻是半路出家、先天不足。但在新闻获奖方面,却一直“运气”不错:在南昌市一家企业报工作的三年时间里,得江西新闻奖二等奖1次,南昌新闻奖一等奖2次(每年全市只评3篇一等奖新闻)、三等奖3次;在江西日报杜主办的《江南都市报》工作的两年半时间里,获得江西新闻奖一等奖、二等奖各2次和好标题奖1次,全国省级晚报、都市报年度好新闻评选一等奖2次、三等奖互次,全国“保护明天”好新闻以及江西省政协好新闻、五四新闻奖、五一好新闻5次;在《深圳商报》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每年都有作品获广…  相似文献   

18.
在2005年由我主创的电视新闻长消息《左算右算,还是种粮合算》分别获得省新闻奖二等奖、省广播电视新闻奖二等奖、宁波市新闻奖一等奖、宁波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在新闻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作为一名基层的新闻记者,能在强手如林的好新闻竞赛中占有一席之地,我在感到欣喜的同时,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要留心生活处处有新闻。只要留心生活,才能发现好题材,写出好新闻。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编辑部和羊城晚报报业集团联合举办的《报业经济与管理》征文,近日评选揭晓,评出一等奖2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获奖名单如下:一等奖(2篇)经营媒体的逻辑起点——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文化体制改革路径选择王慰平孙晓彤童杰整合资源——媒体产业化运营的重要途径梁洪文支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奖是全国新闻界的一项最高的国家级大奖,涵盖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和论文,至今已评选16年,期间共计3105件作品获奖,一等奖423件,其中有不少可谓是传世佳品,如撰写邓小平同志骨灰洒向大海的通讯《在大海中永生》等。作为新闻工作者能有新闻作品获得中国新闻奖,是件梦寐以求的事。2006年在南昌评选出了2005年度中国新闻奖的作品。67位领导和专家参加评选,几百件作品参评,竞争异常激烈。通过优中选优,全国广电作品选出6件一等奖,二等奖15件,三等奖20件。在一等奖的获奖作品中消息类只有一条就是江西卫视采制的《地震灾区第一夜》。那么为什么这条新闻能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从对这条新闻的分析是否能看出些许中国电视消息的评奖趋势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