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力 《声屏世界》2010,(3):25-26
叫好就是叫座,叫座就是叫好,这几乎是毋庸置疑的。可“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一旦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2.
“叫座、叫好”这两个概念被引入到电视经济报道中,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有的经济报道节目是“叫好不叫座”,有的是“叫座不叫好”。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从现象中拨云见雾;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3.
《军事记者》2012,(1):59-59
黄保才在2011年第7期《新闻实践》中撰文道,面对重大主题报道.一些媒体仅满足于“图解式”“脸谱化”的简单机械报道方式.以致报道开掘不深、立意不高,既不叫好也不叫座。主题先行。重大主题报道应突出主题,但并不等于“主题先行”。那种以“成就报道”来代替“建设性”报道的做法.既不符合当地实际,也可能将新闻亮点湮没在“假大空”报道里了.  相似文献   

4.
科普图书对于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质、促进科技与社会进步而言,其重要性毋庸置疑。近些年来我国科普图书的发展日益繁荣,但是叫好不叫座的窘境并未根本改变,究其原因仍然存在着三多三少的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白热化,越来越多的报人把新闻策划视为拳头产品和秘密武器。然而,纵观眼下的各种策划式报道,如何真正能做到雅俗共赏、“叫好又叫座”,却要认真探究。下面,笔者试就江苏法制报专题报道《超市短秤也惊人》的策划经过及如何实现“叫好又叫座”的,谈点感受。 选题要贴近而不要迎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居民的消费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开门七件事”有六件可以在就近的超市解决。超市以其旺盛的生命力和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电视节目市场竞争激烈的态势下,各省级卫视纷纷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来提升市场收视率份额。有的凭借新闻资源营造影响力,如上海东方卫视;有的以电视剧吸引观众眼球,如安徽卫视。湖南卫视通过策划大型选秀娱乐活动来提升收视市场份额,江西卫视则依托本土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策划和举办大型节目《中国红歌会》,提升了传媒品牌。目前江西卫视组织开展的大型节目《中国红歌会》电视品牌已经建立,巡演活动火热进行。《中国红歌会》的火爆现象消除了业界部分人士对其“叫好不叫座”、“业内开花业外不香“的担忧。《中国红歌会》的成功举办为江西卫视今后举办大型节目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相似文献   

7.
一部电影,若老百姓爱看,上座率很高,就“叫座”;若获专家好评,是“叫好”.一般地说,“叫座”与“叫好”是统一的,但也有这样的现象:百姓叫好的,评价并不一定高;评价高的,老百姓不一定爱看.在新闻报道中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要使新闻报道既“叫好”又“叫座”,就必须找好上边的精神和群众脉搏的结合点,即选好坐标点,写出领导和百姓共同关心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潘建中 《中国记者》2012,(11):21-22
主题报道是不是就是遵旨听令的命题作文?主题报道是不是只报喜不报忧?一些主题报道为何"叫好不叫座"?重大主题报道是一道必做的大菜,能不能同时做成美味可口的大众菜,这是一个难解而必解之题。一位既是一线指挥者又是实际操作者的传媒人的思考或许更具实际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收视率与节目品质之间存在明显错位:“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是什么导致了受众与专家对节目产生不同评价这种错位?本文从受众心理学出发,依据大量收视数据、满意度评价和电视媒体实践.全面深入地探讨了收视率与节目品质错位的根源。文章观点新颖,富于开创性,论述充分周密,行文条理畅达,对媒体实践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林峰 《记者摇篮》2010,(4):56-57
电视节目的质量评价是电视实践中每天都要面临的问题。由于电视节目是精神产品而非物质产品,因此不能够对电视节目用量化式的工厂产品质量评价来评判质量的高低优劣。同时,笔者对完全依赖用收视率调查来评价节目质量的办法也持怀疑态度,因为业内人士都清楚,“叫好的东西不一定叫座儿、叫座儿的东西不一定叫好”是做电视的人普遍经历过的窘境。  相似文献   

11.
余榴艳 《新闻世界》2008,(11):72-73
当充斥荧屏的电视谈话节目叫好不叫座或叫座不叫好的同时,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却持续6年多既叫好又叫座。因此,笔者从栏目定位、叙事风格、主持特色三个方面,解析了《鲁豫有约》的故事风格。  相似文献   

12.
嬗变与回归——纪录片的形态变化及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场无市”、“有市无价”、“有价无值”、“边缘化移位”、“夹缝中生存”、“叫好不叫座”、“可爱又可怜”……这是面对当前纪录片市场低迷业内人士发出的感叹。  相似文献   

13.
人们常常用“叫好不叫座”来形容大报,南方日报也曾面临这样的窘境。南方日报作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的主报和“旗舰”媒体,其发行量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全国省(区、市)党委机关报中高居第一,但在报业发展市场化程度很高、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广州地区,报纸广告收入长期徘徊不前,始终是南方报人的一块心病,叫好不叫座的阴影挥之不去。因此,南方日报毅然决然地加大加快迈向市场化步伐:从2002年8月6日以来,该报依据“高度决定影响力”的核心理念,经过六次改版,  相似文献   

14.
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以从现象中拨云见日、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5.
传统意义上的编辑是“加工匠”的角色,主要职能是对文稿的“编”与“辑”。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要求编辑转变职能,充当好“策划人”。编辑策划要求编辑要有创新意识、超前意识、现代意识、宏观意识和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6.
如何突破电视经济报道叫好不叫座、叫座不叫好的怪圈,笔者认为就要在另类视角中寻求突破,以从现象中拨云见日、把经济问题社会化、打造经济报道的微笑曲线三方面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节能建筑,降低能耗,节约能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利国利民、造福子孙后代的工程,在实际推进过程中却进展缓慢,出现“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  相似文献   

18.
在激烈的现代图书市场竞争中,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编辑,怎样使自己的生产出的产品“叫好又叫座”,处于不败之地?我认为,关键是要有“主动创新”思想,建立选题策划竞争的意识。选题策划竞争的核心是对纷繁芜杂的信息的获取、辨析、利用的竞争;是对市场脉搏把握的准确度的竞争;是对作者慧眼识别、正确使用、有效驾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编辑智慧的竞争。现代意义上的“编辑”二字所承载的含义早已不是对稿件作剪刀加浆糊的改造,或单纯对稿件作字斟句酌、修饰润色的加工,编辑功能中图书策划的含量已越来越重。1.选题新奇,捕捉卖点——第一具慧眼所…  相似文献   

19.
科技期刊的专题策划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雷琪 《编辑学报》2005,17(4):267-269
专题策划是策划人以某项内容为中心编辑成期刊的一期或期内一个栏目的实施过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期刊突出个性、提升质量、充满生机的有效活动.探讨科技期刊专题策划的实践意义、基本策划原则及组织好专题策划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丁嘉琳 《青年记者》2006,(15):66-67
对许多媒体来说,“尼尔森”左右了他们的咽喉。每天早晨,电子媒体主管观看从尼尔森传来的收视率调查表,决定一天的心情好坏;节目的走向、新闻的编排,也跟着那些上上下下的数字做调整,即便是口碑佳但“叫好不叫座”,只要收视率不佳,节目照样面临腰斩的命运。因为,几乎所有广告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