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少华 《新闻实践》2014,(8):102-104
43年前,金华老火车站票房厕所边一名弃婴凄厉的哭声,引起了正在附近拾破烂的张洪斌的注意,后他与妻子楼小英商量,决定收养这一弃婴。其弃婴就是今天的张美仙。此后,两位老人先后收养了20多名弃婴。这对靠拾破烂维持生机的善良老人的事迹,曾感动了无数人。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将这对以捡破烂为生的爱心夫妇称为"中国希望工程第一人"。  相似文献   

2.
5月23日,首都两家大报同时刊登了一幅新闻照片,题目为:破烂王用上了“大哥大”。说的是山东沂水县柳泉村村民靠捡破烂解决了温饱,有30余户破烂王装上了程控电话,一户还用上了“大哥大”,照片上正是这个破烂王手持“大哥大”讲话的情景。6月4日,《中国商报》(新生活周刊)在一版显要位置也刊登了这幅照片,不过,在照片前加了一个醒目的标题:这是一条假新闻。原来,商报编辑收到这幅图片后,发现有摆布的痕迹,让人生疑,便与作者牟某联系核实,结果证实破烂王手中的“大哥大”是作者一位朋友的,拍照时借与破烂王作了“道具”。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物以稀为贵.写稿也不例外.我有一位亲戚,在海南岛捡破烂,因不懂当地话,被人误当小偷,挨打后,他  相似文献   

4.
近日,我在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是《捡到一包烟 喜得两千元》。报道开篇点题:某月某日对于来我市以捡破烂为生的胡某来说“真是个‘幸运日’”。因为这天他在某处捡垃圾时,意外发现一包香烟。拆封后,“他赫然发现烟盒里放着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根根卷成香烟状的人民币。100元一根,共计 2000元。”“喜得胡某当即给自己‘放假’,回到暂住处请同乡们吃了一顿。” 最后记者没忘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胡某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哪位居民看到这则小消息后要后悔不已了。” 记者绘声绘色的叙述里充满了艳羡之…  相似文献   

5.
贾岳 《军事记者》2002,(2):48-48
去年底,我在某报读到一则社会新闻,标题是《捡到一包烟喜得两千元》。报道开篇点题:9月1日对于来京以捡破烂为生的胡某来说“真是个‘幸运日’”。因为这天他在某处捡垃圾时,意外发现一包香烟。拆封后,“他赫然发现烟盒里放着的不是香烟,而是一根根卷成香烟状的人民币。一百元一根,共计2000元。”“喜得胡某当即给自己‘放假’,回到暂住处请同乡们吃了一顿。”最后记者没忘加上一句自己的评论:“胡某得到了不大不小的一笔意外之财,只是不知哪位居民看到这则小消息后要后悔不已了。”真是天上掉下个大馅饼,只可惜怎么就没砸…  相似文献   

6.
今年10月13日,佛山两岁女孩小悦悦遭两车先后碾压,十余名路人见死不救。最后是在一名捡破烂的阿婆帮助下,血肉模糊的小女孩才得到救助。阿婆的援手让极度冷漠的社会有了一丝温暖,但马上就有人条件反射般质疑起来——阿婆是"想出名、炒作"。  相似文献   

7.
婆婆     
婆婆在她儿子8岁时守了寡,她靠捡破烂把儿子拉扯成人。我和她儿子结了婚,由我们供养她。可她“恶习”难改,看到易拉罐、塑料瓶都捡起来。那天我下班去幼儿园带孩子,看见她在校门口把  相似文献   

8.
忌‘过’     
“过”一者,过份也。这是新闻工作之一大忌。比方留职停薪,以至离职、辞职,本属改革允许之列,对于促进人才流动,也有那么一点好作用。但到了某些新闻里头,几乎成了灵丹妙药。于是“上边”发话下来,希望“不予提倡”。此言一出,新闻随即来了个人翻个,前两年,某地有三个职工离职,一个摆摊卖白斩鸡,一个捡破烂,一个贩卖水果,  相似文献   

9.
案例 最近有两件事看似无关,但媒体解读处理的手法却显得有些简单、相似。 一件是发生在安徽合肥的82岁老人为大病死去的儿子捡破烂还医药费,媒体称为"‘还债奶奶'李家鸾"的故事。不少媒体在报道中突出了"还债奶奶"的诚信——认为老人面对重重困难,不等不靠,用自己的辛勤劳动还清"巨额"债务,以自己坚毅、倔强和执着的行动,谱写了一曲诚信之歌。  相似文献   

10.
10多年前.3个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陌生人走到了一起,维系他们在一起生活的理由是雇用关系。一个主人。两个帮工,三人各负其职、各司其责,月底结账。6年前,辗转来到河南安阳的主雇3人因为一场车祸而彻底改变了关系,主人卧床不起.两个帮工却出乎意料地同时选择留下,一个打短工,一个捡破烂.挣了钱除养家糊口外,还要帮主人治病。这个已维持了10多年的互助家庭究竟是如何坚持下来的?这样的互帮互助能让这个家庭走多远?记者赶往安阳进行探访。  相似文献   

11.
徐东升 《湖北档案》2001,(10):33-34
"捡渣货儿(垃圾)啰"、"收破烂嘞"、"哎……收废纸呀"、"喂,收空瓶哟".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吃穿用不完,捡破烂的叫喊声此起彼伏,逐渐增多,有的还成了百万富翁.每当此时此刻,我总要想起七十年代前兴山县城唯一捡渣货儿的张跛腿儿.  相似文献   

12.
正小学四年级时,孙红雷得知,家里要推迟两个小时吃晚饭,因为母亲下班后,要去捡破烂贴补家用。一天,母亲轻言细语地对他说:"三郎,你放了学也和妈一起去捡好吗?""不,我要做作业。"他飞快地答道,不敢看母亲的眼睛。这以后,孙红雷开始变得孤僻、沉默。有一天,孙红雷放学回来,走到二楼楼梯口时,看到母亲正背对着他站在走廊里。"请问,家里有人吗?"孙红雷听到  相似文献   

13.
我爱读《红楼梦》。《红楼梦》是一本最经得住读,经得住分析,经得住折腾的书。《红楼梦》是经验的结晶。人生经验,社会经验,感情经验,政治经验,艺术经验,无所不备。《红楼梦》就是人生。《红楼梦》帮助你体验人生。读一部《红楼梦》,等于多活了一次,至少是多活了二十年。读《红楼梦》,就是与《红楼梦》的作者的一次对话,一次“经验交流”。以自己的经验去理解《红楼梦》的经验,以《红楼  相似文献   

14.
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一套《民国名刊简金》,共10本,以一刊一本或二刊一本的方式,分别选编了《小说月报》《语丝》《现代》《文饭小品》《太白》《杂文》《论语》《人间世》《逸经》《鲁迅风》《万象》《野草》等12种期刊的散文随笔,它们与通常以作家个人或以作品内容为中心的编法不同,别辟蹊径以期刊为中心来选编,不仅避免了编辑方法的雷同,也避免了所选作品的大同小异,突出了散文随笔刊物在繁荣散文随笔创作与促进散文随笔风格流派形成中的历史作用,同时也展示了不同散文随笔期刊的内在不同风格特色,因而具有其特有的价值与意义。这里我不想全面地来谈全部十本书,而只想就其中副题为“《太白》散文随笔选萃”的《寒水悲风》一本引发而想说的一些话。  相似文献   

15.
在《新闻战线》上,我是一名《新闻爱好者》,由于酷爱《新闻与写作》,对《新闻世界》中的《新闻通讯》《新闻三昧》,缺乏《新闻探索》和《新闻研究》,为了提高《新闻写作》水平,在《中国记者》老师们的帮助指导下,我考上了《国际新闻界》著名的《新闻大学》。在培养《记者摇篮》的大学里,我系统地学习了《新闻知识》《新闻采编》《新闻学论集》《新闻传播》《新闻业务选编》《广播业务》《电视业务》《新闻广播电视研究》和《对外报道业务》,进行了《新闻学探讨与争鸣》。毕业后我被分配到《新闻与成才》杂志社当一  相似文献   

16.
搞了多年新闻工作,我最钟爱的还是新闻性的小言论。它短小精悍,事理溶合,二三百字,通过一件小事、一种现象、一种倾向,说明一个道理,或褒扬新风,或抨击时弊,写起来有感而发,轻松自如;读后像吃了精美的风味小吃,回味无穷。难怪大报小报都应用这一新型评论文体。像《人民日报》的《今日谈》,《工人日报》的《职工论坛》,《文汇报》的《虚实谈》,《天津日报》的《津门小议》等,并放在一版要闻版,成为一枝亮丽的小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周易》一书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注意。研究成果迭出。这其中,杭州大学黎子耀教授的新著《周易秘义》独树一帜。《易经》自古被视为卜筮书。《周易秘义》作者断定它是一部借宗教之名而言革命内容的伟大著作,其中留下了殷周奴婢起义的史迹。解经的《十翼》突出地反映了这一点。《序卦》是一页殷周奴婢起义史,不啻是《易经》的纲领。《杂卦》是一篇殷周奴婢起义赋,因其全篇用韵,不啻是《易经》的总结。作者指出,《易经》在奴隶制社会里突出  相似文献   

18.
2006年德国世界杯引发一场媒体大战,许多报纸都推出世界杯特刊。在杭州出版的报纸中,《钱江晚报》有《过足瘾》,《今日早报》有《球动》,《青年时报》有《得意言志》,《都市快报》有《一球成名》,《每日商报》有《球胜之道》,《浙江日报》和《杭州日报》也推出了世界杯特刊。这  相似文献   

19.
新闻界发生了什么公元1992年1月4日,这一天与平日没有什么不同,除了它是一个周末,新年后的第一个周末。但正是后一点,使它与一件新闻界的新闻有了瓜葛。这一日,中国大陆众多有影响的报纸同时向世人推出了“周末版”,展示了新的一年报业发展的新特点。《经济日报》、《光明日报》、《解放军报》纷纷出版了“周末版”;《辽宁日报》、《陕西日报》创出“周末版”;《南方日报》、《福建日报》、《河南日报》、《大众日报》、《贵州日报》推出“周末扩大版”;《解放日报》则随报奉送四开八版的“周末彩报”;《四川日报》打出了“天府周末”,《吉林日报》则名之为“周末增刊”;《河北日报》为“周末刊”,《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亦由半个版扩大为一个整版,更名为“大地周末”;《中国消费者报》,《新闻出版报》等亦推出“周末版”。如果将这个日子向前推一日,还有《参考消息》的“周末增刊”,向后推一日则有《工人日报》、《安徽日报》、《江西日报》的星期刊……这是继1991年以来出现的第二次“周末版浪  相似文献   

20.
赵世惠 《军事记者》2008,(12):I0002-I0002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解放军报社不断拓展发展空间,从最初的一张《解放军报》和一份内部刊物,发展成了今天的三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中国国防报·军事特刊》)四刊(《解放军画报》、《军事记者》、《中国民兵》、《环球军事》)、一网(中国军网)和两社(长征出版社、长城出版社),变成了实际上的报业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