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石文俊 《广东教育》2009,(6):109-109
在学习文言文句式时,学生对倒装句这一知识点的掌握感到很困难,虽然老师在高一、高二学段,指导学生学习范文的过程中曾反复强调,但到了高三总复习,依然收效甚微。怎么解决呢?我想,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其实是就现代汉语而言的,用现代汉语的语序来解读文言文中的倒装句,这样就能化难为易了。  相似文献   

2.
文言文的特殊句式是相对现代汉语而言的,古代语言的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就成了特殊句式。这些旬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省略旬、倒装句、固定句式等。  相似文献   

3.
文言特殊句式一般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四种.它们与现代汉语的句式不同,颇有介绍的必要.  相似文献   

4.
2005年的《考试大纲》把文言句式纳入了考试范围,一般在文言翻译上设置试题。常用的文言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和省略句。  相似文献   

5.
要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继承祖国的文化遗产,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提高现代汉语的修养和表达能力。学习文言文,要求能阅读浅易的文言读物,文言远离我们的时代,许多词语的意义、语法特点,我们感到陌生;记载的历史文化、典章制度,我们又不熟悉,或者从来没有接触过。学习的方法就是去理解它。熟悉它。理解熟悉的重点是文言的常用实词、虚词和句式,其中句式是一大难点。  相似文献   

6.
文言倒装句,是文言特殊句式中的一种,也是高考语文考查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由于古今语言习惯的差异,学生经常混淆。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倒装句式与英语的一些句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7.
阅读文言文,往往会遇到许多各式各样的句子,比如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由于它们在句式上各具特色,句法上各有特点,因此被统称为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而省略句则是其中之一,同时文言是十分精练的语言,最讲究省略,因而省略句非常丰富,并且省略的情况也不一而足。  相似文献   

8.
黄建军 《新高考》2007,(1):10-11
《考试大纲》对文言特殊句式这一考点的表述为"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与用法",能力等级为B,2005年起列入了高考范围。考纲中"文言句式"的类型主要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等。虽然  相似文献   

9.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句式五个方面,知识面较广,需要掌握的东西较多。在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尤其是像主谓倒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等比较特殊的句式不熟悉、不理解,  相似文献   

10.
文言倒装句式是就现代汉语语序而言的,它是一种不同于现代汉语表达习惯的文言现象。文言文中的倒装句式主要包括主谓倒装句、宾语前置句、状语(介宾结构)后置句、定语后置句等几种类型。下面针对高考中经常涉及的几种文言倒装句进行分类详解,以期有助于广大考生的高考文言文阅读备考。主谓倒装,又被称为谓语前置或主语后置。古汉语中的谓语和现代汉语中的一样,一般放在主语之后,但有时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在一些感叹句中,会把谓语提到主语前面。例如:  相似文献   

11.
新的考试大纲中明确指出,文言知识有六项需要掌握的内容:判断句、被动句、疑问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文言句式中,倒装句是重难点。虽然考试大纲中句式这项加了"*"号,暂不列入考试范围,但了解它,有助于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2.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文言句式作了这样的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该考点的内容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习惯搭配五个方面。这一考点知识遍布全篇文章,阅读理解时许多句子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在文言文的阅读过程中,如果对古汉语中一些句式特点,  相似文献   

13.
倒装句,是文言句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文言文学习的一个重点。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状语后置、宾语前置、定语后置、谓语前置。由于古今语言的差异,这项内容的学习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种文言句式与英文句式是有相通之处的。  相似文献   

14.
张春兰 《新高考》2008,(2):11-13
由于语言习惯的不同,文言文中存在着大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而这些句式也恰恰成为阅读、理解古文言的关键所在。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省略句、倒装句、固定结构等。纵观近几年考生答题情况,文言特殊句式还是学生的一处软肋。其实,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将使你成竹在胸。笔者根据多年来的教  相似文献   

15.
孙华英 《新疆教育》2012,(14):50-50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了变式句或特殊旬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句式等。1判断句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6.
在文言中有些句式成分的“语序”和现代汉语的“语序”是不同的。 (一)倒装句:倒装句的句子成分,可以一字不异的还原,如需增减词语才能还原,或者根本不能还原的,那就不是倒装句。 1.主谓倒装句,一般可分五种句式: (1)陈述句式。在陈述句中,为突出谓语,将谓语放在主语前,强调陈述的重点。如:甚矣,汝之不惠。(《列子·愚公移山》)(谓)(主) “汝之不惠”是主语,“甚”是谓语,顺说应是“汝之不惠甚矣”。 (2)疑问句式。在疑问句中,为了突出谓  相似文献   

17.
【试题概说】 考试大纲中考查的文言特殊句式,包括省略句、判断句、倒装句(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主谓倒装)、被动句四类。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翻译是高考的必考点,也是难点,学生容易在这个题上"栽跟头",原因之一就是把握不住文言句式。把文言文翻译成流畅的现代汉语,做到"信、达、雅",需要练就一双慧眼,识别出文言特殊句式。文言特殊句式主要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状语后置句、主谓倒装句、定语后置句等。各类文言特殊句式都有其各自的特征,只要掌握了这些特征,熟读多练,"练就火眼金睛",就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进而"还原"其本来面目。在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学生对于定语后置句较难识别,成为理解和翻译的"拦路虎"。在文言文中,定语后置句有一定的使用习惯,只要摸透了这些使用习惯,就不难做出判断。那么,定语后置句有哪些"暗示"或者"迹象"可寻呢?  相似文献   

19.
在中学英语学习中,“not....until...”句式屡见不鲜,同时在阅读和习题中,我们也常见到该句式的倒装句结构和强调句结构。现简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在高考试题中有三个文言句的翻译,一般考查学生对文言句中的句式特点、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的掌握情况。而文言句式中被动句是不可忽视的,尤其是一种特殊的文言被动句,学生若没掌握其规律特点,就很难准确翻译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