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果我们翻过西方文学史就会发现,《圣经》的题材和典故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都有着巨大而持久的影响。除了其自身的文学价值以外,它为西方文学的类型、形式及叙事等方面都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范式和诸多丰富的素材。文学与《圣经》的连接作为西方文学发展进程的一条主线延伸至今,并没有因宗教中的信仰危机和文学的现代化而自然中断。20世纪的西方小说继承了这一点,《圣经》情结依然是许多作家写作的渊源、是许多作品内在底蕴的基本构成,考琳·麦卡洛的《荆棘鸟》就是这样一部作品。文章将从结构象征、人物原型、爱欲禁忌三方面予以分析。  相似文献   

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20世纪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典范之作,这部小说既突出体现了西方传统流浪汉小说的艺术特征,又具有鲜明的时代印记,丰富、深化了流浪汉小说的思想内涵,对后世欧美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五册所选的四篇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为我们语文老师和同学打开了一扇通往陌生文学世界的窗口。作为上个世纪西方文学主潮的现代主义文学,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理性文学的特质文学。它的产生机制和美学特征,至今仍深深地影响着当代西方乃至世界文学的发  相似文献   

4.
新史学,广义上指20世纪西方各国各个新的史学流派,狭义上特指法国的《年鉴》学派,这里是从其广义上来讲的。当然,我们将着重谈谈《年鉴》学派,因为它大体上可以代表20世纪西方的新史学。 20世纪西方的新史学大体上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下面我们依次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5.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在西方文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文学潮流——"浪漫主义",随后在19世纪20年代音乐届也迎来了浪漫主义的变革。浪漫主义的特征是追求个性、强调个人感情的抒发,感情重于理智。诗歌《水上吟》是古典主义文学向浪漫主义文学过渡期间的一首代表作,之后被浪漫主义早期的代表人物舒伯特及浪漫主义中期的代表人物李斯特采用而创作了艺术歌曲《水上吟》及钢琴改编曲《水上吟—船歌》。李斯特对于诗歌《水上吟》的进一步创作,从器乐的创作领域为诗歌融入了新的音乐表现手法,进一步提高了诗歌《水上吟》的艺术价值,同时也为诗歌《水上吟》的广泛流传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水星》存在的时间虽然不长,然而它打破了当时北平文坛的沉寂,消除了南北文学观念的分歧,其在沟通学院派与文坛关系方面的功劳也不可忽视。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把《水星》小说作为研究对象,会发现京派作家、左翼作家、中间派作家在《水星》中形成了"三家鼎立"的创作局面,且展现了20世纪30年代文学合流的趋势。如此,探讨《水星》小说及其合流现象,有助于我们近距离触摸20世纪30年代文学多元共生的历史场景,有助于我们了解20世纪30年代文学发展嬗变的历史轨迹和真实面目,也有助于我们明确《水星》在文学史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7.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当我们回眸20世纪外国文学时,必须正视“战争与20世纪外国文学”这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战争使人的处境变得越来越难以理喻,人们在精神上普遍感到迷惘、痛苦、悲观。人的心理变得更加复杂。20世纪西方社会的种种困惑人心的问题以完全不同于19世纪传统作家的方式进入了文学。茨威格像20世纪其他许多作家一样,在其作品中很少像传统文学那样直接再现战争场面.主要是表现战争对人心理的冲击和影响。  相似文献   

8.
基督教文化是西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对20世纪中国文学造成深远影响。《圣经》中的内在结构“原罪与救赎”是西方文学的经典的叙述模式,同时也对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造成深刻启示。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分析曹禺的《雷雨》与北村的《施洗的河》。  相似文献   

9.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不单体现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更体现在外国文学作品的借鉴发展中.在日益开放的社会环境下,社会对于人才的传统文化素养要求越来越高,西方文学元素在中国文化教育体系中的表现形式也日渐丰富.通过对众多文学体系交融发展问题的研究,可以捕捉外国文学中的优质元素,促进中西方文化融合,进而为中华传统文化的弘扬开辟新的途径. 《外国文学教程新编》一书作为高校文学课程教材,汇聚了西方文学流派、发展史、文化思潮等诸多内容,是对西方文学发展历程的全面展示.该书共分为十二个章节,例举了古罗马文学、中世纪欧洲文学、文艺复兴时期文学、17世纪古典文学、19世纪俄国文学、美国近现代文学及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并结合各时期文学形态的核心提炼关键词,使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文学象征意义一目了然.此外,该书向读者展示了西方文学由感性到理性、由虚幻到现实的转变,使人在饱览西方文学魅力的同时,对中华文化的发展道路展开深思.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的今天,历史沉淀下的中国文学不仅仅将其所在的时代背景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也为我国文学发展做出了重要的奉献。尤其是《芙蓉镇》这部具有反思特性的文学,以它对个体劳动者人性美以及女性美的塑造,将"五四"文学西方现代主义以及浪漫主义原有的巅峰文学传统巧妙的打破。《芙蓉镇》这部瑰丽的宝藏,其"新时期"下的人性论,是对20世纪60、70年代革命斗争的正当性瓦解,从根本上形成了新生活政治。  相似文献   

11.
当下的《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存在很大遗憾:由于两岸政治的长期对峙,致使作为20世纪中国文学重要一翼的台湾文学在《20世纪中国文学》的课程教学中严重缺失。为此,我们急切呼吁台湾文学进入《20世纪中国文学》课程教学体系——台湾文学是20世纪中国文学不可或缺的一脉;吸纳台湾文学是拒斥文学台独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12.
陶德臻、马家骏主编的《世界文学史》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编写出版。该书共三册,上册为亚非文学,中册为古代至19世纪西方文学,下册为20世纪欧、美、大洋洲文学。这套书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体例新、容量大。这套书在体例上突破了同类教材的模式。已有的40余种外国文学教材都是以时间为序划分章,章下第  相似文献   

13.
高校不少外国文学史教材其编著体例、内容、风格等大都遵循一种模式,即时代(思潮)-国别-作家-作品-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分析,编著者的创作个性与审美评价很难表现,文学发展的历史规律也较为模糊。在众多有关20世纪西方文学史的研究中,由聂珍钊等主编的《20世纪西方文学》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建立了一种以文体为分类标准的外国文学史写作的崭新体例。本文对近年来外国文学教材(含CAI音像教材)的编写作了概括性的评述,重点对《20世纪西方文学》进行评论,以具体例证指出了该教材在编排体例上、内容处理上的创新特点,同时指出了其不足之处,旨在为外国文学教材的编写提供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探讨现代派文学巨擘乔伊斯《尤利西斯》与果戈理小说的相同或相似之处,以理清二者之间的承传关系,探讨乔伊斯对果戈理的继承与创新,有助于我们认识19世纪到20世纪人类思想观念和艺术观念的发展转变规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新时期文学“向内转”的争鸣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况 1986年10月18日,《文艺报》发表了鲁枢元《论新时期文学的“向内转”》一文。文章认为,“向内转”是新时期文学的一个总体的发展趋势,并且从19世纪末至20世纪整个西方文艺的发展史和“五四”以来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的描述中,论证“向内转”是“一种人类审美意识的时代变迁,是一个新文学创世纪的开始。”文章引起了文艺界广泛的兴趣和关注。时隔半年,在1987年6月  相似文献   

16.
细读卡夫卡的《变形记》和中国现当代作家余华的《在细雨中呼喊》,都能够感到强烈的父子冲突。作家余华在谈论到其创作时承认受卡夫卡影响深远,余华的写作具有西方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一些特色。这两位作家在塑造父子关系中带有颠覆传统的叛逆性,但是,由于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作家不同的人生经历,使得《在细雨中呼喊》这部作品较为成功地学习了西方文学的特点,又继承了中国文学传统中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孤女形象历来备受西方作家关注,以孤女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在西方女性作家创作中更为普遍。19世纪是西方女性文学发展的重要时期,探究这一时期孤女形象的意义尤为重要,因为西方女性作家通过孤女的塑造,形象地表达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更传输了不可避免的历史重负。孤女形象可以说是曲折、艰难的19世纪西方女性文学的缩影,我们从中也可窥视西方女性文学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8.
<正>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19世纪中期,达到了它的繁盛时期。那时,它是一股声势浩大的潮流,在西方文坛上独领风骚。到了19世纪后期,特别是进入20世纪以后,这种情况有了很大的变化。现实主义文学退出了它的主流地位,西方文坛呈现出一种多元化的格局。那么,在这样一个多元化的格局中,现实主义究竟占据什么样的地位?与19世纪的现实主义相  相似文献   

19.
马丽蓉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与伊斯兰文化》的问世填补了学术研究的空白。著者站在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高度,从中国文学与西方文化、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学交流碰撞角度展开研究,可谓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20.
“人若赚得了全世界,却丧失了自己,赔上自己,有什么益处呢?”(选自《圣经》)弗洛姆认为:同19世纪相比,20世纪的西方社会虽然在物质上更为繁荣,但人却陷入了困境。如果说19世纪的问题是上帝死了,那么20世纪的问题则是人死了,人丧失了人之为人的一切价值。弗洛姆的认真研究,将为化解我们国家当前面临的新旧价值冲突提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