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正一年级苏教版数学教材(2011版)中对于问题解决除了要体现解决问题的完整过程,更追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渗透。画图是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之一,因此,要从小培养学生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帮助学生建立起"表象"特征。低年级学生必须借助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思维,而"表象"就是"问题情境"与"数学模型"之间的一座桥梁。下面笔者通过分析画图的策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谈三点看法。一、读图、画图——让题意理解更清晰  相似文献   

2.
策略是遇到问题时经过大脑的积极思维而形成的一种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在解决各种各样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积累的,同时还需要学生自己自觉地不断进行内化,并在具体运用中乐于接受、感觉到这些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是高效的。  相似文献   

3.
唐学敏 《考试周刊》2014,(99):78-78
<正>数学建模思想就是把现实世界中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通过转化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并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求得解决的一种数学思想方法。在解决"替换"问题时,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模型,在模型建立的过程中,让学生更好地解决问题。下面我以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经常发现学生的思维结构比较单一,缺少有序思维,在解决问题时也经常无序。为了突破这个障碍,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的有序思维,对学生的思考方式进行指导,以此提高学生思维能力。本文主要在"问题解决"背景下,阐述了培养学生有序思维的重要价值,着重提出了小学生有序思维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5.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通过运用一些解题策略可以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其中,利用不变量原理就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6.
学习数学需要运用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而数学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因此,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策略解决问题,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获得不同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一、背景呈现小学数学教学中,实际问题形式多样,抽象成数学问题,有的结构比较特殊,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能直接发现其中的数量关系。教师如能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将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思维水平。苏教版教材从第二学段开始,每册均设有一个"解决问题的策略"单元,以唤醒学生的策略意识,提高运用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自觉性。  相似文献   

8.
在解决数学问题中,正确灵活地运用思维策略,对于解决问题成功与否是很关键的,同时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正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专题安排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内容,意在打破过去以"类型"为主线安排教学内容,以巩固训练为主要方式的教学状态,力求通过相关策略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见,促进学生策略的形成与运用才是解决问题策略教学的核心,而成功地解决给定的某一具体问题并不构成教学的主要目标。厘清这一点,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就有了正确的定位,不至于陷入解题的窠臼,而应让学生基于解题的经历,注重于体验、反思、形成和运用策略。现以"画图策略"的教学为例进行说明。一、在解决问题的需要中催生"画图"策略  相似文献   

10.
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巧妙运用"假设法"可以找出隐藏的条件,理顺数量关系,是帮助学生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的一种敏捷性思维。因此,在小学中高段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假设,经过合理的推理与演算,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准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际生活中问题解决策略和数学解题策略的相互关系,探讨了五种解题策略。即建模策略、特殊化策略、整体策略、中介点策略、分解与重新组合策略。这五种策略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要灵活地运用。  相似文献   

12.
策略是经过思维而形成的一种高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它具有较强的价值性。小学数学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不仅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的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为学生解决相关问题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同时,解决问题策略的理解和掌握,对小学生的后续发展举足轻重。  相似文献   

13.
在数学解题中经常遇到有关恒成立问题,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很多,但都离不开一些基本的数学思想。由于这类问题能较好地考查学生运用数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故在历年高考中经常出现。本文举例介绍解决这类问题的几种常用方法。  相似文献   

14.
现行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不同于老教材中的"应用题",它把重点放在策略的使用上。在四至六年级的教材中依次安排了画图、列表、列举、倒推、替换和假设,而转化则是六年级下学期学的一种策略,也是解决问题中最常用的一种策略。转化是指把一个数学问题转变成另一类已经解决或容易解决的问题,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的一种策略。在数学规律、数的计算和公式推导的学习中都  相似文献   

15.
问题解决策略的意义在于减少错误的任意性、盲目性,节约解决问题时间,提高解决问题成功概率。本文从方法和思维两个角度对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解决的策略进行探析,旨在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主体性发挥。  相似文献   

16.
正在策略教学过程中,学生解决问题的价值并不局限于获得问题的答案或结论,更在于学会解决问题。《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为达成这一目标,在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单元的相关内容时,教师要自觉地把重心放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时的策略意识以及如何使用策略解决问题上,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获得使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化归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基本方法。在解决某些数学问题时,常将待解决的问题归结为其他相对较易解决的问题,因此,选择恰当的转化手段和进行正确有效的化归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就简单介绍了几种化归策略。  相似文献   

18.
解决问题是数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所有数学知识的学习都是为解决数学问题做铺垫的。因此,在解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理清解题思路、制定解题策略并对题目反思迁移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以波利亚的"怎样解题"表为基础,提出四个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本身出发,理清思路,理解问题;借助画图列表建构思路,拟订计划;合理尝试和猜想,转化思路,实施计划;提高思维层次,迁移方法,回顾反思。通过对解题思路和解题策略的分析,找出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9.
"解决问题"是近年来数学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问题"是学习数学最好的载体,"问题解决"是学生思维发展的最高层次。《数学课程标准》中把"解决问题"作为课程的目标之一,并在"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中指出: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  相似文献   

20.
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是一个逐步渗透、深化,螺旋上升的过程。低年段数学教学应注意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感受策略、优化策略、理解策略,从而形成策略意识,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下面结合平时的教学,谈谈我们是如何进行解题策略的启蒙教学的。一、创设情境,初步感受策略策略的丰富内涵是"镶嵌"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只有在具体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才能亲身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