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传统模式下的学习是建立在对人的依赖性、受动性和客观性基础上的,它使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处于被动状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依赖学生的兴趣,在学生"能学"的基础之上,再引发其"想学",教其"会学",以便让学生建立学习的责任感,从而"坚持学",从"要我学"彻底地转变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2.
徐小英 《教育》2012,(30):50-51
教学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否得到充分发挥。学生不愿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而愿主动地去观察问题,对各种信息进行分析吸收。所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把教学的"舞台"让给学生中外教育家都非常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课堂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阵地。教育实施者不仅要让学生在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教师清楚要教什么,为什么教和怎样教,而学生却不知道自己要学什么,为什么学和怎么学。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缺少方法,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得到发挥。让学生自主学习,学生才  相似文献   

4.
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师站在自己的角度精心设计教学的较多,而学生的"学"则相对单调乏味。教师过分强调"教"的设计,必然会将注意力聚焦在对"教"的路径设计上;过分追求"教的艺术",往往会津津乐道于所谓的教学技巧。这些体现教学设计的细密功夫,把一节课切得七零八碎,学生个性化的自主学习没有了时间和空间的保障。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落到实处呢?一、给学生创造尽可能多的自主时空,保障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学设计要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工夫,首要的还是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空。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把语文阅读课堂真正变成学生的课堂,小到一个字的读法,一个词的解释,大到学习目标的设立,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师都要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放手让学生参与。只有教  相似文献   

6.
外语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本文以反思性教学理论为依据,结合教学实际,探讨了教师如何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树立创新教学理念,重视解决教学问题,把教师要"学会教"和学生要"学会学"的目标有效结合在一起,以达到在我国教育部新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针对非英语专业学生提出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英语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王海科 《考试周刊》2013,(6):147-148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教学中,重视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和方法,尤其重视研究非智力因素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的运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学生未来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改革倡导"少教多学"的文言文教学模式。"少教"就是要把学习文言文最有效的方法教给学生,努力创设开放的、民主的、和谐的教学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挖掘学生的探究潜能,释放学生内在探究的能量,让学生学会学习。"多学"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一、激发兴趣——"少教多学"的前提孔子说得好:"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好之"、"乐之",他们的学习热情必然高涨,求知欲必会异常强烈,学习起文言文来就会以苦为乐,乐此不  相似文献   

9.
教和学是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架子,视己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10.
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发展准则,坚持"让教与学生,让学与学生,让权与学生",使数学在开放式教学这片自由的沃土中呼吸鲜活的空气而激发生命活力.  相似文献   

11.
语文教学中的“读”,从来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它是教师教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也是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主要方法。不管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学,要保证其效果、效率,就必须坚持正确的“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2.
吴静蓉 《学子》2013,(8):34+36
在初中阶段中英语是一门必修的课程,也是基础学科。对于老师的教学观念在新课标的要求是老师要有互动的观念,利用优化课堂的教学模式所起到作用会更加事半功倍。教学初中英语的过程中,采取小组互动的教学模式能创造出比较活跃的环境让学生进行学习,将传统教学中用"教"、"学"针对着"教"的方式进行改变。将现代化的教学观念加入其中,激起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学生对英语知识  相似文献   

13.
李康珍 《考试周刊》2013,(47):123-124
<正>叶圣陶先生曾说:"教是为了不教。"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学。教师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最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学。这样在老师不教时,学生仍然知道怎样学,很自觉很有效地学习,这应该是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无疑,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  相似文献   

14.
卢秋雪 《考试周刊》2014,(45):111-112
陶行知先生主张"教学做合一",主张教与学都以作为中心,主张以行求知、手脑并用。在英语课堂中,将教与学统一在做上,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实践操作进行学习,能切实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教学做合一",即通过布置如手工制作、搜集未知信息、汇报学习成果等,强调事情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而是教人学做事。要教得好,学得好,就必须做得好。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语文教学,面临着十分重要的现状,就是语文教师要不要教的问题。比如现在叫得最响的口号,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要让学生"自主学习"。甚至具体规定"教师讲课不得超过5—10分钟",教师要做课堂的隐身者,要站在课堂的角落里。很显然,这几乎是要取消教师的教了。难道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真的不该教了?所谓教学,本就包涵着教师教和学生学这两面。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强调学生学,而忽视教师教,则此种教学,实际上是自学而不是教学了,教师在教学中就失去了自己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王素娟 《语文天地》2012,(24):43-44
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理念已逐渐深入人心,学校也实行了自主分层教学的模式,目的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教师教为学生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这一模式中,课堂上有一个环节,就是"析疑解难",很多时候,当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了疑难的问题,向老师请教时,有些  相似文献   

17.
1 不教是为了教 高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目标是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如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即"教师不教"?"不教"的目的是什么?这是值得我们研讨的问题. "不教"不等于撒手不管,不等于"放羊","不教"的目的是"为了教".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的立足点必须由"教"转为"学",同时要体现学生的全体性,面对所有学生。教学中要提供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观察、分析、类比、猜想、实验、概括等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自主的去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任何一个学科的教学,要想取得实效性,不仅需要教师的"教",还需要学生认真、主动的"学",只有"教"与"学"有效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目标。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做好基础知识的传授工作,还要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使学生乐于学习并积极投入到学习之中。在本文中,笔者就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当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20.
傅利花 《成才之路》2022,(4):139-141
"先学后教"是指每一节课要从学生的"学"开始,这个"学"是学生带着教师布置的任务、有既定目标的自学,学生的自学成为一堂课的起点.将"先学后教"模式运用到农村初中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农村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英语学习方法,形成英语思维,有效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文章分析当前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的困境,明确"先学后教"模式在农村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