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思想意识的研究是神话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汉族神话《山海经》已经逐渐发展到了祖先崇拜的特定阶段,结合天帝崇拜到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与先民社会、祖先崇拜与巫医文化传承、祖先崇拜与中华文明互动影响这四个方面对《山海经》中的祖先崇拜进行探讨,为深化《山海经》祖先崇拜的研究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耻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特色之一。搞清耻感文化的形成,有助于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了解耻感文化的功能与机制。探讨耻感文化的形成,应当从中华文明形成早期的生产方式入手。耻感文化产生于集体主义的农耕文明之中,它发端于古老的祖先崇拜,由祖先崇拜形成的宗法制度和宗法意识使耻感政治化、社会化、伦理化,而儒家的推崇、传承、传播,最终形成了耻感文化,并使之成为中华文明的基本符号,广泛影响到周边各国。  相似文献   

3.
<正>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未中断,从古国文明到王朝文明,从西周“大一统”的理念到秦汉“大一统”的国家,国家统一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基本形态。中华文明,根在人民。中华各民族的民众创造,是中国国家统一、文明连续的根本动力。国家统一与民众创造,相辅相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双驱动。一、国家统一是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基本形态从传说中的炎黄部落联盟到西周的“普天之下”,从西周的“合众国”到秦汉的大一统,  相似文献   

4.
兴隆洼文化是中国东北地区距今8000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其文化内涵深邃厚重,与中华文明起源密切相关。在复合型经济形态和大规模定居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尚玉礼俗、崇龙现象及祖先崇拜等,构成了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因素。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一笔宝贵财富,有糟粕更有精华,存在一个如何对待的问题。课堂教学中要明确反对虚无论和保守论这两种错误的对待传统文化的观点和态度,坚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把握"批判继承"方法,科学对待,更好的传承中华文明。  相似文献   

6.
杜甫作为中国文学史中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人们对他的思想、作品、艺术成就及其深远影响,研究颇多。然对杜诗之卓越人性、人文思想及其深远影响,却缺系统地研究论述。而中华文明的传承光大,人类心灵的净化,社会环境的净化,恰恰得益于古圣先贤们卓越人性的传承光大,得益于他们言传身教的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史学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对中华文明发展影响深远。史学界对此也有不同的见解。本文拟从史学是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中枢、史学是文明性格形成的途径和史学是中华文明凝聚的纽带三大方面来谈史学在中华文明发展中作用。  相似文献   

8.
大冶"接太公"民俗是一种祖先崇拜文化,它既是一种民间信仰,又是一种心理需求。"接太公"祖先崇拜文化的现代价值主要体现在祭拜价值、教化价值、凝聚价值等方面。民俗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薪火绵延、世代相传并且历久弥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相似文献   

9.
日前,我作了一个专项调查。发现中学生阅读名著的现状令人堪忧。学生了解的有关名著知识,多是通过电视媒体的形式获得.而真正读过四大名著的学生寥寥无几。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肩负着传承中华文明的神圣使命.引领学生打开名著义不容辞。  相似文献   

10.
对教育投资的性质,目前有三种不同的观点,即生产性的、消费性的、生产和消费二重性的。笔者认为,它是消费性的,并从其来源、用途、种类、作用、范围诸方面作了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 ,但它究竟源于何时 ,看法不一。古文献多把黄帝、炎帝作为华夏文明开化的肇始 ,海内外华人也多以黄、炎二帝为祖。其实 ,60 0 0年前的太昊伏羲生活时代最早 ,建功立业最大 ,人称“人祖”。是他结网罟、教民渔猎 ,开创了渔牧事业的新时代 ;是他画八卦、创制数码和文字 ,揭开了科学的新篇章 ;是他正姓氏、制嫁娶 ,创立了媒聘婚姻制 ,进行了一场家庭伦理革命 ;是他建城邑、筑城墙 ,确立了城邦政治 ,发端了协作防御管理思想 ;是他开辟了华夏文明管理的新纪元 ,奠定了中华民族大统一的基础。一句话 ,太昊伏羲氏才是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智慧和力量的象征、开拓和创业的化身、华夏文明渊远流长的标志 ,华夏古老文明之源应该追溯到太昊伏羲所处的年代  相似文献   

12.
林甘泉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古代经济史学家和秦汉史学家。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所长、党委书记、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历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社会科学规划历史组成员,中国秦汉史研究会会长等。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7年7月17日下午笔者在本刊学术顾问宫长为先生的陪同下,就当前的国学热、马克思主义与国学以及治学方法等问题采访了林先生。林先生认为:"国学"这个概念的内涵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被炒得很热的"国学",其实也可以说就是传统文化。我们今天弘扬传统文化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不是要搞民族主义;21世纪儒家文明引领世界文明潮流的说法不正确;研究和宣传传统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作指导;历史研究需要勤奋,要处理好专和博的关系,要学点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3.
近几十年来,对华夏文明史之有关问题,大量的考古及其众多专家学者在对华夏民族早期历史的研究发现,与传统的史系特别是史前史框架发生了尖锐的冲突。为此,本文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说”、“中原文明中心说”、“昆仑神话”等问题之质疑、透析的基础上,对重构中国史前史问题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14.
论述中华民族在创造物质明、政治明、精神明的实践中积蕴,经化经典的总结,形成并世代传承的伟大民族精神,并经历党的四代领导集体率领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着、发展着。剖析国内外新形势,阐述在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弘扬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并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生活的活化石,具有传承性,《周易》中的一些用语至今还活跃在今天的语言当中。选择这一题目进行研究,尝试从语言方面把握我国古代传统文化对今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政治哲学的角度考察和分析中华帝国的兴衰,我们会发现在文明本质上存在四重悖论,即反政治的政治、反思想的思想、反文化的文化和反社会的社会。这四重悖论环环相扣,在取消政治基本问题和压制思想创造的同时,也使文化与自身相背离,并严重破坏了社会公共领域,以致中华文明在两千多年的时间里,社会生产方式、政治形态、人们的生存状态都没有得到根本的演进。总之,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扼杀了文明,对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早在更新世初期 ,就有人类在我国的土地上生活。最先他们生活在以昆仑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在距今 30 0— 2 0 0万年前 ,他们沿着黄河和长江逐渐向其中下游地区递迁和拓展 ,从公元前六千年开始至公元前二三千年的尧舜禹时代 ,城池和居民聚落及祭坛建筑遍及黄河、长江两岸的广大地区 ,形成了以长江为轴心的南方文化和以黄河为轴心的北方 (即中原 )文化的两大文化区。大量史实证明 :我国已有七千年以上的文明史。黄河、长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  相似文献   

18.
马桑树自古是一种灌木,但中国西南地区却流传着马桑树过去是高大乔木,且通天的传说。笔者认为此传说产生的原因是中华民族各地古老神话传说交流融合的结果。可能是荆楚地区的楚辞神话中扶桑(太阳神树)在现实中将马桑树当作原型,是华夏多元一体文化中的神话传说在传承过程中互相交融的产物,有着深厚的民俗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沉积深厚,朝代更替频繁。使用《中图法》在实际类分清、清以前政治制度史的图书资料时,难度较大,可通过删并、扩展部分类目,增加仿分及注释等办法进行改造,并拟就了该类目的修改方案。  相似文献   

20.
The culture of Chinese diet with a long history is extensive and profound.Its distinctive regionality shows different cultural tastes and connotations to people from all over the world.The cultural implication of Chinese diet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has been passed down and promoted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receiving the attention and acclaim from foreign guests.The purpose as to make foreign people learn more about Chinese diet is in need of translator's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translation.But the varied translated versions about Chinese diet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revealed many inadequacies which are worth reflecting, studying, and putting forward more complet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