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建江 《西江大学学报》2002,23(4):11-14,18
“楚风”在汉赋中的大量使用、促进了汉赋生命力的延长、推动了汉赋在文学的生命价值上的辉煌、也增添了汉赋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楚风”在汉赋中的上乘表现、与其皇室文学的地位和其悠久的历史及杰出的表现等众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汉赋起源于汉朝,被认为是文学自觉的起点,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汉赋具有散韵结合、专事铺叙的特点,其内容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对宫殿城市的渲染和对帝王游猎的描写在汉赋中最具代表性。鲁迅先生提出文学自觉后引起了文学界激烈的讨论,而文学自觉体现的是文学态度和文学观念的转变,这一转变使文学发生了变化并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因此,就汉赋的形成和发展进行阐述,从作家、观念、艺术、理论等四个方面,对汉赋与中国文学的自觉关系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学者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正> 近几年来,汉赋研究空前繁荣,论著迭现.章沧授先生的《汉赋美学》(安徽文艺出版社92年9月版)是其中一部颇具特色的汉赋研究专著。首先,该书是我国目前一本专门研究汉赋美学的著作.作为一代文学代表的汉赋,在其繁荣发展之后,接踵而至的就是其厄运,特别是汉大赋一度被贬斥为歌功颂德、粉饰太平的宫廷文学,是反现实主义的文字戏游,还谈得上什么美学价值。随着汉赋研究的繁荣深入,学界对汉赋的思想内容、艺术特征、语言风格等等  相似文献   

4.
王娜  党松 《教师》2012,(15)
《大学语文》的教学主线通常沿诗经、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这一基本脉络来纵向把握。其中,诗经、唐诗、宋词等经典篇目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容易掌握,而对于享有“汉唐盛世”美誉的汉代,其文学比较代表——汉赋,就因“劝百讽一”的特点历来饱受非议,有关汉赋作品的教学也常被教师淡化处理或忽略。然而,近年来随着汉赋研究的进一步深入,汉赋的文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不断被发掘出来,汉赋教学也理应受到重视。因此,加强对《大学语文》汉赋作品教学的重视和创新变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社会现实的艺术反映,汉赋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之文学",并且作为源于民间的艺术形式,它不仅仅是我们传统观念中的宫廷雅文学,必然也反映了当时的广大社会万象。汉赋作品中保存了很多关于汉代的人生仪礼、岁时节日及民俗信仰等方面的风俗文化记载,为现在研究汉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而且,这些汉赋作品也只有放在当时的风俗文化背景下进行关照,才能深切把握其特质。因此,理清汉赋与汉代风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汉赋这种文学样式,而且对于我们了解汉代人民的风俗文化,重新认识汉赋在汉代社会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 在我国文学史上,汉赋第一次兼容并包先前的诸体文学形式、诸家文学流派,从而造就了汉赋独异的文体特征,它既有如同《诗经》整齐划一的四言诗体,又有恰似楚辞的骚体,更有殆同诸子韵散相间的散文体。汉赋完美地统一了中原、南北文学,促进了自身的繁荣和发展,这不是人们主观上的好恶所能左右的,而是制约于文学自身规律的必然趋势。那么《楚辞》对汉赋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这正是本文讨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扬雄早年好赋,晚年悔赋并否定赋。通过对自己创作实践和他人辞赋的评价,他发表了对汉赋的看法。他从审美高度明确提出了汉赋的文学丽靡特质,从文学功用角度突出强调了汉赋的讽谕性,而这正是扬雄文学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
文学自觉是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古代文学的自觉时代究竟起于何时,学术界至今尚无一个一致的意见。文章认为,由于经学的强制的规范,汉赋不是自觉的文学,以汉赋为"一代文学"的汉代也不是文学自觉的时代。  相似文献   

9.
受儒家以“美刺”之旨规范文学,强调文学与现实政治、伦理的关系之观念的影响,自扬雄、班固以来,对汉赋的传统评价多侧重对其讽谏力度不够的批评。不能否定,汉赋作家的弄臣身份,制约了作品的批判性。然而两汉大赋也艺术地再现了汉帝国的统一和强大,表现了作家由衷的民族自豪感。并且,赋作对形式的偏重正符合了作为文学转型期,文学从学术中分化出来这一特别阶段对文学的要求。基于此,汉赋作为“一代之文学”是当之无愧的。  相似文献   

10.
汉赋是汉代最具审美意蕴的文学样式,它多维度、立体性地展现出大汉帝国的显赫声威,充满了人类文学童年时期的纯真、幻想和瑰丽.一代又一代汉赋作家用生命和心血创造着汉赋的辉煌,书写着个人和时代的双重变奏,异质同构.深厚的历史、悠久的文化和强烈的批判意识使汉赋成为一代鸿文.汉赋的审美意蕴表现在:浪漫精神,理性意识,多元、开放和兼容的艺术风格,功利性与审美性的渗透、融合,铺采摘文,体物写志,主客问答的成熟模式,华丽的语言追求.汉赋审美意蕴是复杂、多元扣开放的,体现了汉赋历久弥新的艺术价值和无穷魅力.  相似文献   

11.
汉赋批评论     
汉赋作为两汉文学的主潮,它的兴盛引起汉赋批评的随流演化和发展。汉人迷恋赋的创作.同时拉开汉賦批评的序幕.给后人提供了批评模式和理论框架。尽管汉赋的生成是有限的,然而业已生成的汉赋成为生命不会泯灭的审美对象,形成源源不绝的汉赋批评之流。  相似文献   

12.
赋是中国文学独有的文学样式,赋体叙事研究随着赋体文学研究的复兴而逐渐发展,也是赋体研究逐步深入的重要表现。综合学术界相关成果,可以看到赋体叙事研究在其文学体式影响、汉赋、唐赋及俗赋等若干点上有了初步成绩。以赋的文学成就来比照,汉赋叙事研究在广度和深度上尤其显得不足。  相似文献   

13.
汉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珍珠,堪称“一代文学”。历代学者都对它做过研究。本文试图从中国先秦两汉时期辟邪文化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汉赋的影响,来探究辟邪文化对汉赋创作中的尚奇思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罗高兴 《文教资料》2006,(11):87-88
国学大师王国维有一名言: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也就是说每个朝代都有它那个时代的文学样式代表,如唐有诗,宋有词,元为曲,明清是小说。而汉朝的文学艺术的代表是汉赋了。汉赋繁荣于西汉盛世汉武帝时代,这不是偶然的。这除了与当时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息息相关,以及受到历史文化传统影响外,汉赋的兴盛还和汉武帝的个人文学爱好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没有汉武帝的大力提倡就没有汉赋的繁荣局面。两汉辞赋是师承《诗经》、《楚辞》而创建出来的一种新型的文学体裁。它是一种韵文和散文的混合体,它的发展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自汉初至…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对汉赋的兴盛、流变及其文学特性进行历史分析,阐述汉赋的历史作用、表现手法、特色与文采;对赋体今用也提出了一些客观的评述。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重点分析论述了道家思想对汉赋的影响,认为道家哲学思想及文学特质不仅影响了汉赋以大为美、以奇谲恣肆为美。以质朴为美的审美趣向,而且也影响了汉赋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和汉赋作品批判现实的思想倾向。并对其积极和消极两种倾向作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汉赋是两汉文学主流,创作的繁荣带动了汉赋批评的兴起。汉人赋论尽管只是汉赋研究的起步,却已具备比较鲜明的特征:依经立义的批评标准;全面细致的批评内容;准确精到的批评结论。两汉赋论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有价值的理论收获之一,对后世的汉赋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商洛学院学报》2015,(5):49-52
作为汉代文学的代表——汉赋,以其详尽的语言、繁复的辞藻,可以让人领略到独具魅力的大汉文化。汉赋对园林建筑的记载,展现了汉代园林建筑宏大巨丽、独具匠心的特点,并体现出汉代帝王强烈地求仙思想。一方面,汉赋中灵台高楼的造园风格体现了昆仑神话的影响;另一方面,汉赋中仙山神水的造园体系的形成体现了蓬莱神话的影响。汉赋的描述中所呈现的求仙文化,对后世的园林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汉赋和汉代奏议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作者双栖、同时关涉政治和经学、文体互渗的现象,但汉人重奏议而轻赋,这说明汉赋独立的文学审美价值在汉代尚未得到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汉赋几次变体的文学现象为透视点,阐述了汉赋从源起到三次文体大演变的过程,从社会历史背景、文学文章概念的认识及文人在社会中所处地位的变化,总结归纳了文本体式变化的基本规律。作者认为从文体学的角度阐释复杂的文学现象及其变化规律,才能将今天的文学评论推向一个更深的、更为客观准确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