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4 毫秒
1.
心理契约是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是双方相互责任的期望与彼此义务的认知,是影响员工对于组织的态度和行为的决定因素。本文通过引入心理契约理论,明晰高校师资队伍的特点,探索如何利用心理契约理论构建良好的高校师资队伍,从而提高师资管理水平,提升高校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聘任制背景下中小学教师管理心理契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间的关于双方责任的各种内在信念和主观心理约定,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组织行为强有力的决定因素。文章分析了中小学教师心理契约的构建方式与管理方法,试图为学校人事管理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3.
心理契约在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组织与员工之间除了存在正式的合同,还存在一种心理契约。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从管理方式的变化和环境的变化分析了心理契约备受关注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近年来在管理领域中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出现了新的高潮。新一代的研究者对定量研究予以更多重视 ,研究主要沿着两条主线展开 :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 ;心理契约的动态发展过程。研究结果对于在组织中形成良好的雇佣关系、完善人力资源战略、制定薪酬福利政策、改进招聘及培训手段均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心理契约一直是组织行为研究的热门话题,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企业员工行为产生重要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开始把心理契约这一概念引入到营销情境,认为心理契约在营销情境下同样存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心理契约违背对顾客抱怨行为的影响,并针对服务性企业提出相应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高校后勤管理现状入手,提出心理契约为高校后勤的和谐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心理契约是后勤员工与学校及学校后勤管理部门之间非正式的、隐含的、未公开说明的心理约定,它可以有效激发后勤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后勤的管理水平,是规章制度的重要补充。高校后勤管理人员要建立公平的竞争机制,引导后勤员工做好科学的职业生涯规划,加强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交流,激励员工积极实现自我价值,逐步构建管理者与后勤员工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7.
心理契约是存在于员工与企业之间的隐性契约,却发挥着有形契约的影响。随着经济的高度发展和员工对自身权益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员工感到其心理契约并未得到履行或充分履行,导致心理契约破裂与违背现象的发生,从而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挑战。对该现象进行分析研究,为企业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拟对近年来组织心理契约的研究进行综述性的介绍.  相似文献   

9.
员工忠诚度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的健康发展,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是企业实现绩效目标和稳定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现实中造成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下降的原因,主要在于员工与企业的心理契约不协调。文章从研究心理契约与员工忠诚度间的关系入手,对如何提高员工忠诚度提出几点建议,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教师心理契约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员工与组织间的关于双方责任的各种内在信念和主观心理约定,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是组织行为的强有力的决定因素.为了更好地实现学校师资管理的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效能,必须创造和谐的心理契约,构建心理契约的动态管理模式.分析了教师心理契约的构建方式与管理方法,试图为学校人事管理改革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是维系与管理雇佣关系中组织与员工间协调合作的有效工具。将心理契约引入课堂教学便产生了课堂心理契约,它是教师与学生对于相互之间责任与义务的相互期望和主观理解。良好课堂心理契约的构建,为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教学管理的有序开展。本文阐释了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内涵与特点、必要性与功用,并结合课堂教学过程中问题行为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中心理契约的建设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心理契约理论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契约是指雇主与雇员之间的一种非正式的理解与契约关系,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种新视角,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心理契约通过对员工忠诚度的激励而改善顾客满意度,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核心能力与运作绩效。心理契约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同时,心理契约也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体系。心理契约的违背会对组织和员工造成消极的后果,导致雇佣关系的恶化。心理契约的研究在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促进了我国行为经济学理论与实践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员工之间的无形契约,它是组织能否行之有效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影响着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与发展。基于心理契约视角,组织要更好地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应该做到诚信至上、以人为本、有效沟通以及给员工提供培训和发展机会等。  相似文献   

14.
中小企业雇员心理契约破裂与组织效果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通过两组样本对中小企业雇员心理契约组织责任的结构进行探索和检验,得出其特有的心理契约四因素结构:发展、交易、关系和保健。然后通过相关分析和层级回归分析验证中小企业雇员心理契约破裂对各组织效果变量的消极影响,并发现交易因素破裂的影响最大,表明在中小企业,物质的补偿和激励是最重要的。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讨论并提出人力资源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5.
饭店业引入心理契约,以饭店与员工双方对于各自承担的义务以及应负责任的心理感知为基础,影响着饭店与员工的态度和行为。最终表现为对员工绩效及饭店竞争力的影响。本文以心理契约理论为依据.提出了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组织中完备心理契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契约是组织存在的基础。心理契约是组织和个体之间对责任和义务的相互承诺;企业应构建完备的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17.
心理契约是指组织和员工之间的一种主观心理约定,包括对相互权利、责任的期望及对彼此义务的认知。对部分在杭高职院校教师与学校之间的心理契约现状的调查表明了教师和高职院校两方面心理契约的内容构成和契合程度。高职院校教师和学校之间心理契约的特征是双方对彼此期望和义务认知的集合,其内容构成呈现动态性,并且处在较低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道德追求起源于善,善在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中分为:外物的善、躯体的善、灵魂的善。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的心理契约思想是来自于家庭事务管理中父权以及夫权基础上形成的一种伦理约束的心理状态的平衡。心理契约是起源于规范社会关系的需要,并且是通过人民及其统治者之间的一个契约所建立的。研究亚里士多德的心理契约思想,对于今天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最大的心理契约"中国梦"的实现具有理论和现实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心理契约研究述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心理契约这一概念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被引入了管理领域,从80年代末开始,随着Rousseau从个体层面对其加以界定开始,管理领域中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本文旨在对新时期、新经济背景下的心理契约相关问题的研究做一简要的介绍,主要涉及心理契约的内容、维度以及心理契约的违背.文章最后从心理契约相关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出发,对其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