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做为现存最早的明刊元人杂剧集,其重要的文献价值自不待言。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1957)虽曾涉及此书,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多以为其独藏于台湾故宫博物院,所以不能不望洋兴叹。孙楷第、徐朔方等学者都细致比勘过现存各种元刊及明抄、明刊本元人杂剧,但因不能亲见《改定元贤传奇》,终引为憾事。而令人不解的是,多年以来尚未见有台湾学者论及《改定元贤传奇》,《改定元贤传奇》藏于台湾或竟仅仅属于  相似文献   

2.
《文献》2005年第1期所刊拙文《况周颐和暖红室(汇刻传剧)——读况周颐致刘世珩手札二十三通》,刊出后细读,发现存在部分疏漏,特更正于此。刘世珩《汇刻传奇杂剧自序》云:"今垂二十年,刊成传奇杂剧三十种,附刊六种,附别行一种,《西厢记》附录十三种,《还魂记》附录一种,都五十又一种。"实际上《汇刻传剧》中只收了传剧十六种,附录十四种,附刊三种,别  相似文献   

3.
从1907年4月到1918年1月之间,《申报》曾陆续发表传奇杂剧十七种。查检已出版的有关近代传奇杂剧的曲录曲目和工具书可知,《申报》所刊传奇杂剧绝大多数是以往曲目著作及有关工具书未曾著录、未为人知之作。揭示它们,必将丰富近代传奇杂剧剧目和有关戏曲史实,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仕国 《兰台世界》2016,(7):139-142
作为近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守扬州》、《沧桑梦传奇》、《仪莺殿》、《桃花源传奇》、《留守风流史传奇》、《大陆梦传奇》六种极为稀见的晚清民国传奇杂剧作品,在某种程度上体现晚清民国时期传奇杂剧作为案头文本的某些新变,其文学文献价值及戏曲史意义理应得到学界重视。鉴于此,考述作者及其剧作相关问题,为深入进行相关研究提供新的资料及线索。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论及的明清戏曲作家都是各种戏曲目录书中生平事迹不详或无考的,小文对这些明清戏曲作家的名号、里居、别署、生卒年、生平事迹等,进行了新的考证,供中国戏曲史研究者参考。一、刘珏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以下简称《汇考》)页二五二据《传奇汇考标目》别本著录刘珏《张解元墙头调莺燕》杂剧,并云:"刘珏,字远义,大都(今北京)人。"  相似文献   

6.
姚燧(1238—1313)字端甫,号牧庵,是元前期的著名散文作家,《元史》本传称:"盖自延祜以前,文章大匠,莫能先之。"但人们对姚燧的籍贯、家世却有很多歧议,其中不少成见悖谬于史实。笔者不揣谫陋,力图探明历史真相,以祈推进对元文的研究。一、姚燧的籍贯历来史书都记载姚燧是柳城或营州柳城人,然而柳城在历史上却有五种说法:(1)西域柳城,即后汉柳城(今新疆鄯善县),(2)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国已经出版了相当数量、较高水准的戏曲研究工具书,代表了古典戏曲文献研究的基本成就。如:阿英编《晚清戏曲小说目》(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8月)、梁淑安、姚柯夫编著《中国近代传奇杂剧经眼录》(书目文献出版社,1996年10月)、庄一拂编著《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12月)、《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3年8月)、郭英德编著《明清传奇叙录》(河北教育出版  相似文献   

8.
根据晚清以来的各种文献,整理出《赛卑田》、《梅花泪》、《绫带缘》、《尸香阁》、《鬼中仙》、《维多利亚花》、《斗山高》、《六德吟》、《红蟫梦》、《西河叹》、《奏雅亭》、《埃兰梦》、《新天河配》、《一梦缘》、《同命鸟》、《红绡梦》、《三挑记》、《下西洋》、《度桂宫》、《芙蓉屏》等二十种未见著录的传奇杂剧剧目,并对部分曲家的生平信息进行考订,以期为该领域的继续研究提供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茅坤之子茅维生于明万历四年(1576),卒于清顺治元年(1644)至康熙三年(1664)之间,先不得志于科举,后遭遇诬陷和社会鼎革。所作凌霞阁杂剧既抒发了作者独特的时代感受,又寄予了其作为才子的风流情怀;艺术上,由于受南曲传奇流行和好友臧懋循戏剧观的双重影响,在坚持元杂剧曲体结构规则的同时,对元明北曲杂剧体制又有明显的突破,呈现出传奇化的状态。  相似文献   

10.
余怀余怀字澹心,一字广霞,又字无怀,别号鬘持老人,福建莆田人。侨居南京。其戏曲活动有三项:一是撰有剧本《集翠裘》。周亮工《复余澹心》称:"读广霞君《集翠裘》,觉马致远、乔梦符一灯犹未灭也。纯用本色,绝去纤巧。广霞君不屑与世人斗巧争能,只欲以本色二字挽回风气耳!"(见《赖古堂集》卷二十)剧本《集翠裘》,今佚;二是著有《鸳鸯湖》传奇,今佚,陈维崧撰有《余澹心〈鸳鸯湖〉传奇序》,见《迦陵文集》;三是著《板桥杂记》,对明清之际南京的戏曲演员评介甚详。其友  相似文献   

11.
《文苑导游录》中曾刊载九种近代传奇杂剧,这一事实为以往学界所不知,本文对这些剧本的作者生平、故事梗概、版本流传等进行了考辨评述,指出这些新见近代传奇杂剧具有重要的戏曲史价值和戏曲文献学价值。  相似文献   

12.
《曲海总目》为清乾隆时黄文肠编纂,著录剧目凡一千零十三种,计分六大类,日元人杂剧、元人传奇、明人杂剧、国朝杂剧、明人传奇、国朝传奇。此书著录剧目数量众多,且不少无名氏传奇首见著录,对于研究明清之戏曲颇具参考价值。但也不免“庞杂无次”之讥,如“元人传奇”一类,杂收金清宫调、元杂剧作品即是。此后,《曲海总目》出了两种补编本,一为镇江支丰宜所补订之《曲目新编》,一为有传管庭芬所补订之《重订曲海总目》。 管庭芬,(1797-1880后),字培兰,号湘芷、芷翁,浙江海宁人。管氏擅书画、目录之学,著有《海昌…  相似文献   

13.
丁耀亢今存所著《丁野鹤集》,康熙刻本,内载《化人游词曲》一卷、《赤松游传奇》三卷、《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西湖扇传奇》二卷,皆戏曲著作。单行本有《新修杨忠愍蚺蛇胆表忠记》二卷,顺治十三年写刻本,《中国书店三十年所收善本书目》著录。其子慎行跋《西湖扇》,称其父另有《非非梦》、《星汉槎》传奇,并已刊行。此二种剧作,今未见有书传世。耀亢字西生,号野鹤,晚号木鸡道人,或署紫阳道人,山东诸城人。顺治中由贡生官惠安知县。与董其昌、锺羽正、龚鼎孳  相似文献   

14.
傅惜华的《元代杂剧全目》、《明代杂剧全目》、《清代杂剧全目》、《明代传奇全目》与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对古典戏曲存目进行了全面的研究整理,给戏曲研究者提供了诸多便利。然而由于明清史料浩繁,汇编时有遗漏。笔者把读书之时遇到的剧目与庄一拂、傅惜华剧目书进行核对,发现了一些未被收录或收录有误的剧目,这里把其中比较清楚的剧目予以考订,给从事剧目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5.
日本关西大学图书馆长泽文库藏曲选《新镌精选梨园杂剧万家锦绣海内曲魁》系孤本。该书由王錂编选梓行,选录32种杂剧、传奇共80出,其中有佚曲7出。此书当刊行于明万历年间,其出目内容和刊刻形态与《大明天下春》《乐府玉树英》《乐府万象新》《乐府菁华》《玉谷新簧》诸曲选较为接近。  相似文献   

16.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其诗文并茂,对后世文学影响极深。著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等。他的父亲苏淘和弟弟苏辙都是当时著名的敌文家。《黠鼠赋》是苏东坡少年(十一、二岁)之作。它虽名目“赋”,实际上是一篇绝妙的小品文。全文计二百八十七字,写得生动活  相似文献   

17.
本文首先考察臧懋循《元曲选》的特点和清代以后对该刻本的接受,随后介绍《元曲选》在欧洲、北美的元曲研究中所占领的主导地位,以及西方应不同时期的需要元曲译著的演变。《元曲选》的底本多直接或间接地来自明朝宫廷,但是李开先《改定元贤传奇》中六部杂剧的发现使我们得以一窥元杂剧流传的另外一个渠道。一方面,宫廷本应内廷演出的要求常常减少曲词并大量增加科白。宫廷审查还响应禁止搬演帝王的禁令改写杂剧中的"驾"角、减少社会谴责的成分,并加强君主作为政治中心的绝对权威。另一方面,李开先及其门人编纂的《改定元贤传奇》迎合阅读趣味,保留了十四世纪杂剧刊本中全部的曲词并添加了简短的科白,而现存的六部杂剧中四部都有皇帝一角的出现。李开先本与内府本在编辑方针上大相径庭,但却从两个不同的途径为我们提供了元杂剧在十六世纪经历大幅改写的案例。要研究元代的杂剧,则需要考察从十四世纪流传下来的本子,即所谓"元刊杂剧三十种"。本文结尾将考察对元刊杂剧和比《元曲选》更早的本子的日、英文译著。这些译本在近年的持续增加有助于海外读者了解杂剧从十三到十六世纪末期的演变。  相似文献   

18.
南宋朱熹写过题为《观书有感》的七言绝句二首,其一如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对读书、持静等有他自己的解释。他重视读书,并认为读书先要心定如明镜,才能照物,说:“心不定,故见理不得。今且要读书,须先定其心,使之如止水,如明镜,暗镜如何照物。”(《朱子语类》卷十一)这些说法都纳入他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如果我们对上引这首诗,剔除理学尘障,试予新解,其中似亦隐约体现着认识的辩证法,对读书治学或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9.
理事长 李宗伟常务副理事长 王运堂副理事长  (按姓氏笔画排 )李 军 李西宁 苏位智 周日光 赵炳武 蔡焱 薛贻康秘书长 赵炳武  (兼 )副秘书长 陶嘉今 王珊珊 韩子军常务理事  (按姓氏笔画排 )马 伟 王运堂 王珊珊 王效岳 刘海萍刘陵景 吕志正 李 军 李西宁 李宗伟李福贵 杨延廷 苏位智 陈永胜 周日光赵炳武 徐天真 徐启茂 徐家骏 栗祥忠郭秀海 陶嘉今 韩子军 蔡 焱 薛贻康理  事  (按姓氏笔画排 )马 伟  (济宁市图书馆 )      亓来笃  (莱芜市图书馆 )尤松安  (威海市图书馆 )王 云 …  相似文献   

20.
狸猫换太子的故事,元代有杂剧《金水桥陈琳抱妆盒》,清代有小说《七侠五义》,现今有三十集电视连续剧《狸猫换太子传奇》,加上历代传说绵延不绝,故而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