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大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在"象牙塔"的庇护下保持着学术独立、自治、自由的历史传统,并长期徘徊在社会的边缘。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关系愈来愈密切,社会要求大学走出象牙塔并为社会提供服务的呼声越来越高,从而使大学面临一系列难题:大学究竟要不要走出象牙塔?假如要,该如何走出象牙塔、如何保持其基本学术价值?。对于这些问题,博克认为大学既要坚守象牙塔,又要走出象牙塔,更要超越象牙塔以维持两者的平衡。对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我国大学象牙塔精神的重构。  相似文献   

2.
《辞海》对象牙塔的注释存在着许多问题,这种注释反映了对人、对知识的诸多片面看法。中国有几所大学里耸立着象牙塔?有可能长出象牙塔的大学里有几座象牙塔?寂寞是大学的核心概念,是象牙塔无声的语言。如今,有多少位乐于在象牙塔里长期呆着的?博克的《走出象牙塔》可不可以翻译为《超越象牙塔》、《俯视象牙塔》?  相似文献   

3.
浅析博克的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大学商业化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德里克·博克( Derek Bok,1930—),美国当代高教 界杰出的教育思想家和活动家。1971—1991 年任哈佛大学校长。先后出版了《走出象牙塔》(Beyond the IvoryTower, 1984)、《大学与美国的前途》(Universities and theFuture of America,1990)及《市场中的大学》(Universitiesin the Marketplace, 2003)等著作,[1]形成了较为系统的高等教育思想。有学者指出,博克的高等教育思想“不仅是哈佛大学立校治学之本,也是整个美国高等教育的精神”。[2] 在博克的高等教育思想中,关于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和大学商业化的思想是一脉…  相似文献   

4.
维护大学的自由和服务社会,是现代大学力求同时实现的目标。但这两者是互相冲突的:为了自由,大学需要保持自治的本色,与社会保持距离;不可回避的社会责任,又呼唤大学走出象牙塔,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处于进退两难中的现代大学,能不能找到平衡点呢?德里克·博克在他的著作《走出象牙塔》中做出了肯定的回答,并给出许多中肯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笔者阅读美国著名教育家德里克.博克的《走出象牙塔——大学的社会责任》一书后,对我国大学自主招生的有关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提出明确自主招生中谁在招生、招生的目的是什么、招生的结果如何等三个问题。在自主招生中,一定要体现各大学院系、专业招生的自主权利。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后,大学、“象牙塔”和社会之间的关系愈加复杂。作为哈佛校长和享誉世界的高等教育专家德里克·博克对现代大学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博克眼中的现代大学是巨型和多元的;大学既要保持象牙塔内的学风,也要满足社会需求;但最重要的是要寻找到最合理的方式服务社会,同时养育大学自身。新时代的社会责任内容在变化,结合最新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公报中的观点来看,博克的思想仍显示着勃勃生机,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德里克·博克是美国当代著名高等教育学家,其高等教育著作主要有:《走出象牙塔》(BeyondtheIvoryTower)、《美国高等教育》(HigherLearning)、《大学与美国的未来》(UniversitiesandtheFutureofAmerica)、《与哈佛学者的对话》(ConversationswithHarvardScholars)。他既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实践家。在他担任哈佛大学校长时,正值大学的性格发生改变的时期。由于知识的快速积累,新领域和新方法的发展,以及学术专业自身特点的变化使得教育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发展知识的主要地方的大学也逐渐成为社会的一种重要机体,在整个社会中的…  相似文献   

8.
博克的鸿篇《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在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环境背景下,对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进行了深刻阐发,从中可以大致凝练出大学的几项重要社会责任:对社会资助的倚赖,要求大学推动学术研究的社会化;对特殊地位的反思,要求大学引导社会道德文明的进步;对教育公平的呼唤,要求大学促进种族与教育机会的均等;对技术创新的需求,要求大学推动技术创新的校企合作;对政治利益的忧思,要求大学选择对外技术支援的理性化.从多维视角理解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对思考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伴随大学从社会边缘进入前沿的历史过程,大学是什么、大学的功能和使命、大学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成为大学校长热心探究的命题,也成为高等教育哲学不衰的主题。由19世纪末英国红衣主教纽曼的《大学的理念》滥觞,传世之作如西班牙加塞特的《大学的使命》、美国克拉克·克尔的《大学的功用》、英国阿什比的《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美国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的《走出象牙塔》等等,香港中文大学校长金耀基也出版了一册《大学之理念》,而国内则除了研究上述著作的著作外,并无学者和高校领导者的个人写作。张维迎…  相似文献   

10.
博克论大学的社会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扼要分析了美国著名教育家博克对大学社会责任的论述.作者认为,博克在大学与社会关系日益密切的背景下,提倡大学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是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卓见.文章具体分析了博克对大学研究的社会责任分担、大学的学术与非学术的社会服务方式等观点.  相似文献   

11.
德里克·博克是著名的美国高等教育家,在他所处的时代。美国的社会环境和大学的发展都经历着新的变化并且面临着新的挑战,也就是在这特殊的外部环境下,才凸显了博克在高等教育方面的独到见解与杰出才能。博克对现代大学的见地既吸取了传统大学的精华,又紧密地联系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实际,在美国乃至世界都极具影响力。主要从大学的学术原则、社会责任、现代使命三个方面阐释博克的现代大学观,以期领悟博克的现代大学观,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大学与象牙塔:实体与理念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大学与象牙塔在语言指称与意义联系方面存在着许多混乱,诸如大学为何被称为象牙塔、象牙塔有何蕴涵与意义、大学人对象牙塔有何情结。大学与象牙塔之间有着历史渊源,象牙塔是大学的精神家园。但在当代,象牙塔遭遇到了现实危机和重建派、走出派等不同的态度派别。其实,大学的象牙塔取向和向社会开放的取向之间并不存在必然冲突,而是可以互相促进的,这一点对于大学而言就意味着要走“内圣外王”之路。  相似文献   

13.
早期的西方大学为叮维护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与社会保持一定的距离,而被称为象牙塔.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日益紧密,大学正逐步走出象牙塔,走出的同时却造成了大学理念和精神的缺失.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强烈呼唤大学在走出象牙塔的同时更要注重象牙塔理念的重建.  相似文献   

14.
哈佛之光--德里克·博克的大学教育思想及其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里克·博克是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和活动家。就任哈佛大学校长期间,博克在总结哈佛办学经验的同时,形成了自己系统的大学教育思想体系。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博克的大学教育思想:现代大学的基本特征,现代大学的主要职能,现代大学的学术价值,现代大学对社会的反应。最后,简要分析了博克的大学教育思想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以来,大学的责任、使命、价值再度引起了人们的思考,要求大学既要走出“象牙塔”,又要超越“象牙塔”。所谓走出“象牙塔”,就是大学不仅停留在育人与传承学术价值的层面上,更要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  相似文献   

16.
大学之魂:象牙塔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日趋功利化,导致象牙塔精神缺失。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需重构象牙塔精神。另一方面,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已走出象牙塔。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所产生的这种矛盾如何调解?有必要重新审思大学的象牙塔精神的内涵,探索大学在现有发展矛盾下的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7.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学术界日趋功利化,导致象牙塔精神缺失。按照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大学需重构象牙塔精神。另一方面,大学与政府、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早已走出象牙塔。大学自身发展与社会对大学的需求所产生的这种矛盾如何调解?有必要重新审思大学的象牙塔精神的内涵,探索大学在现有发展矛盾下的改革之道。  相似文献   

18.
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哲学博士(PhD)教育以其高质量著称于世,但哲学博士教育是唯一对学生不进行专业培训的专业教育,且太多的哲学博士生中途辍学。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长期关注哲学博士教育,通过梳理其任内校长年度报告、访谈及其新著《大学的未来》,整理和分析了博克关于改革哈佛大学和美国研究型大学哲学博士教育的思路与举措,并据此提出我国研究型大学学术型博士生教育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一、美国私立高校的多样性 多样性是美国私立高校的一个显著特征。 哈佛大学校长博里克·博克在《美国高等教 育》一书中指出,美国大学的多样性远远超过 其他国家。它有小规模的大学、宗教的和世俗 的学府、专为男性和女性办的学校和男女同校 的学院、公立大学和私立大学、专业学院和文 理学院,种类之多,不胜枚举。虽然博克这 段话是针对整个美国高校而言的,但仔细考 察,与公立高校相比,私立高校则更适合博克 所说的情况,更具有个性,更为多样。  相似文献   

20.
大学在发展中铸造了"象牙塔",并在"象牙塔"与周遭世界之间游移。在游移中,大学在不停地打量着周遭世界,这种打量可以划分为三种阶段:在"象牙塔"中凭窗瞭望,走出"象牙塔"四处张望,再造"象牙塔群"审慎守望。当大学由瞭望、张望进入到守望状态时,更接近社会的头脑和良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