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福克纳是一位著名的美国作家,以其对人类社会的杰出贡献而荣膺诺贝尔文学奖。文章用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结合作品中的社会背景,阐释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历史辩证地分析福克纳创作中的反面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2.
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中存在着四个彼此之间有巨大差异的叙述人,且叙述人与人物身份重合。每个叙述人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颠覆他人叙述、建构属于自己的主人公故事,妄图建立自己的叙述权威,从而导致了《押沙龙,押沙龙!》叙事的虚构性和不可靠性。本文拟从叙述人身份的特殊性出发,勾勒四位叙述人对故事建构—颠覆—重构的叙述过程,从而见出《押沙龙,押沙龙!》独特的叙事。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来剖析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有主题和南方失败的必然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圣经主题在作品中的重述,来揭示和讽喻美国南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道德价值观沦丧的悲剧性下场。  相似文献   

4.
19、20世纪的美国南方是基督教盛行、父权制横行、黑人、混血儿又多一重种族压迫的世界,威廉·福克纳在《押沙龙,押沙龙!》中描写了萨德本的际遇兴衰,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涉及女性人物,在萨德本周围,有这样一些女子:妻子埃伦、妻妹罗莎、女儿朱迪思、被他凌辱的米莉、他的混血女儿克莱蒂等,她们囊括了福克纳笔下女性的几种类型,她们不是《押沙龙,押沙龙!》中的主角,就如同妇女也不是南方社会生活的主角一样,这些妇女是19、20世纪南方社会各阶层女性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5.
在批评家眼里,福克纳总是和失败,悲观连在一起,本文试图通过《押沙龙,押沙龙!》来解读作家意识中的“不朽的人”的精神,发掘其内在的人道主义思想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6.
《押沙龙,押沙龙!》的不可确定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历来的文学评论,都试图给予作品一个终极意义,并将其固定下来。而威廉·福克纳的小说《押沙龙,押沙龙!》却以其本质上的多元性使这种传统的批评意图难以奏效。本文以巴赫金的对话理论为基础,深入分析了小说中四位叙述者对斯特潘家族史的不同解读之间的冲突和他们各自的叙述中的内在矛盾,从而揭示了这部小说不可能确定于一个终极意义的复调性质  相似文献   

7.
威廉.福克纳于1950年获得1949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美国20世纪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且是最受误解的作家,其创作手法上的实验与尝试非常引人注目。其叙事手法别具一格且堪称一绝。本文试从多角度叙事的选取及小说的复调性质对于《押沙龙,押沙龙!》的叙事艺术进行剖析,在与福克纳的另一部小说《喧哗与骚动》的叙事技巧和效果比较中,来凸现其卓越的叙事技巧。  相似文献   

8.
在《押沙龙,押沙龙》中,福克纳打破了文学与历史的界限,采用了小说创作的虚构策略。在叙述层次的设置、叙述者的选择、叙述声音的迥异以及叙述的真实与否方面,充分表达了他对美国南方历史中黑人种族问题的深切关注。然而他所传递的“历史”却丧失了传统意义上的客观真实性,而凸现为新历史主义批评家所谓的“新历史”或“文本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9.
《押沙龙,押沙龙!》中,主人公具有充分价值的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叙述,全面且深刻的对话和意义的未来终结性成了其显著的复调特征。  相似文献   

10.
威廉·福克纳是20世纪伟大的实验主义小说家,其第九部小说《押沙龙,押沙龙!》是现代小说独一无二的一种实验,这突出地表现在作品对“时间”的创造性处置上。他在叙事领域实践了立体主义艺术的美学理念,《押》在叙事上通过时序交错,使不同时空发生的事呈现出共时化形态,重构了一个立体性的文本现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