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高师院校从未来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和未来教师的学生的发展需要出发,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高师院校应从教师专业发展的终身性和全面性两方面考察课程体系改革问题;培养模式多样化是解决教师职业所需广博知识与培养过程有限课时的矛盾的有效途径;设置多样化形式开放和内容开放的课程是课程体系改革的正确思路。  相似文献   

2.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教育的不断开放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要求小学教育这个新专业在课程设置上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 ,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构培养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型小学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河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科学专业为例,就课程体系在课程定位、课程内容的整合、实践教学体系、课程模块及素质教育方面的改革与实践,探讨了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与优化问题。随着专业建设的逐步完善,未来课程体系应着重在增加专业模块和特色课程方面得到进一步优化,以寻求建立资源环境科学专业更为合理的课程体系,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服务。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专业教学改革是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办出高职特色的突破口,改革高职教育专业的体系已成为高职教育专业发展的大事.高职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可从加大技能教育课程的比例、注重教育实践课程的教育效果、改革专业教育课程的教学模式及教师教育专业化的培养等方面入手,准确定位高职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必须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大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力度.  相似文献   

5.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教师教育的不断开放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小学教育这个新专业在课程设置要以正确的原则为指导,通过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的建构培养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新型小学教育人才。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与高等师范院校课程改革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知识处于核心地位,教师的专业性问题主要是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专业情意等的发展问题。当前,教师专业发展范式的重心正在实现由"技术熟练"范式向"实践反思"范式、从"公共教育知识"到"个体实践知识"的转移。教师专业知识的培养需要相应的课程体系的支持,教师教育的各项改革最终也要以课程改革为落脚点。高师院校课程改革的课程目标与理念应回归师范性;课程设置与实施应突出实践性知识的积累与建构;课程伦理建设应关注专业态度培养,注重专业身份建构。  相似文献   

7.
构建开放式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作为新兴的教师培训模式,开放式教师培训在未来的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中将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开放式教师培训是指培训机制开放、培训课程开放、培训方式开放、培训时间开放。在实施开放式教师培训时,应构建以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核心的开放式培训课程体系,采用“校本培训”为主的开放式培训方式,采取自主、开放的多样化教学学习方式,运用信息化的培训教学和管理手段,建立开放式的教师培训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8.
陈菊 《教育与职业》2008,(3):130-131
教师专业化是教师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需要和方向。鉴于课程改革是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要素,广西师大在教师教育改革中将课程改革作为着眼点,构建了与培养、培训目标相符合的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力求满足不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需要,为逐步实现教师教育一体化和专业化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9.
教师专业化: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教师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潮流,也是我国教师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和努力方向。为推进教师专业化建设,必须对我国现行的教师教育制度进行改革:建立教师教育一体化模式,实现教师教育终身化;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优化教师教育课程结构;改革教师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打破传统的教师培养体系,建立多元化、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相似文献   

10.
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我国原有的教师教育课程体系培养下的教师素质已不能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以及儿童发展的需要,教师教育课程亟待改革。《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新一轮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培育合格的教师,最终实现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教师教育机构应着眼于教师自我角色的形塑、专业知能的获得以及实践智慧的养成,着手于教师教育课程结构、内涵以及实施方式的改革,努力实现教师的专业发展与儿童学习品质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