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高等植物的性别主要表现在具有专门的雌性和雄性生殖器官,在雌、雄单性同株植物中,性别是由性别决定基因控制的,雌、雄异株植物的性别通常由性染色体决定,有XY和ZW型性别决定方式;有些植物的性别与性染色体(X染体)与常染色体之间的基因平衡有关。  相似文献   

2.
鳝鱼,又名黄鳝,是我国南方各省区极为常见的鱼类。它不但营养丰富,食用价值很高,而且还可以药用,治疗颜面神经麻痹及中耳炎。但黄鳝的性别决定很特殊,在其个体发育中具有性反转现象。经实验解剖发现,黄鳝在体长200毫米以下时全为雌性,而体长530毫米以上的黄鳝则全为雄性。也就是说,黄鳝小时候是雌性的,长大以后就变成雄性的,下面就黄鳝的性反转现象作些分析,供同行参考。 首先,从性染色体来看,一般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如 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但长期以来,鱼类的性别决定和性染色体问题一直是悬而未决。在2万多种鱼类中,目前研究查明仅有30多种鱼类有异形的性染色体。一般的看法,鱼类性别的决定机制仍处于很原始状态,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在形态上很难区别。从目前对黄鳝的染色体组型分析及显带来看,其染色体数目为2n=24,染色体臂数为N·F=24,所有染色体为端着丝点染色体,没有具次缢痕和随体的染色体,也没有发现异形染色体。这里并不排除黄缮有性染色体的存在,因为黄鳝在鱼类进化上是一个已经特化的种类。但从黄鳝这种自然状态性反转来看,黄鳝是没有性染色体的。假设黄鳝属于XY型性别决定,有XY性染色体存在的话,那么具有XX和XY型性染色体的个体在其自然发育长为成体时应分别为雌性和雄性,这  相似文献   

3.
谈性别决定     
一、性别的决定雌雄性别是生物的一个特别明显的性状,动物尤其是这样.绝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类是雄杂合型,即XY型,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雌性的是XX;果蝇、鼠、牛、羊等高等动物和人类属于这一类型;另一类是雌杂合型,即ZW型,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ZW,家蚕、鸟类、蛾类、蝶类等属于这一类型.动物的性别决定除上述两种类型外,还有第三种情况,即取决于染色体的倍数性,即与是否受精有关.如蜜蜂、蚂蚁等正常受精卵发育的二倍体为雌性,而由孤雌生殖发育的单倍体则为雄性.  相似文献   

4.
性别决定一般是指雌雄异体的生物决定性别的方式。生物性别主要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性染色体的类型,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两种:XY型和ZW型。譬如,属于XY型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为XX,产生的卵细胞含X染色体;雄性的性染色体为XY,产生的精子含X染色体或Y染色体,两者比例相等。且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故后代雌雄比例相当。那么,  相似文献   

5.
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性基因的存在,就必然有性基因数量的存在.本文用各型生物各种染色体在性别决定中的相对作用来代表它们含性基因的相对数量,以此讨论性基因数量与性别决定的关系,从而揭示出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是在性型结构与性基因数量的双重机制作用下,由有效数量大的X基因或Y基因来决定的.X基因与Y基因的有效数量的比率──性指数X/Y和Y/X:为1.0时,发育为中性;小于2.0和为2.0时,发育为性发育不完善的雌性和性发育不完善的雄性及异常雌性和异常雄性;为2.0和大于2.0时,发育为正常雄性和正常雌性;为3,0和大于3O时,发育为超雌性和超雄性.这个理论能取代现有的性别决定学说,统一解释雌雄异体生物的性别决定,把它称之为“性基因数量决定学说”.  相似文献   

6.
人类的两性畸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正常性别分化包括染色体性别确定、性腺及附属性器官分化和外生殖器分化3个生理过程。大多数人性染色体和生殖系统发育一致,表现为正常的男性或女性。但也有一些人,其性腺、外生殖器、副性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两性特征,对于这部分人,不管其性染色体是否正常均被称为两性畸形,俗称阴阳人。  相似文献   

7.
鸭嘴兽的染色体系统和它的外表一样非常奇特.在大多数哺乳动物和鸟类中,个体的性别是由分别从父母身上获得的性染色体决定的,雄性哺乳动物各有一条X和Y染色体,而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鸟类是ZZ(雄)和ZW(雌)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研究方法:1.隐性雌性个体与显性雄性个体交配,若后代雌性个体全部是显性性状,雄性个体全部是隐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雌性个体出现隐性性状或雄性个体出现显性性状,则该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相似文献   

9.
生物课上,我给高二的学生讲《性别的决定》一课。其中有如下内容:生物是有雌雄之别的,这就是性别。而他们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由于染色体的概念学生们是知道的,所以我就请他们翻到书上的示意图,比较后回答问题。师:请同学们比较一下雌性果蝇和雄性果蝇有几对染色体相同,几对染色体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0.
一、判断基因存在位置1.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若已知性状的显隐性,则只需一个杂交组合,即雌性隐性与雄性显性杂交。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雌雄的表现型完全不同(雌性显性,雄性隐性);若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雌雄后代的表现型与性别无关(雌雄个体两种表现型都可能存在)。若不知性状的显隐性,若亲本都为纯合子,进行正反交实验,各选一对果蝇进行杂交  相似文献   

11.
《生物学教学》2005,30(4):69-69
据2004年10月10日《参考消息》援引美国(华盛顿邮报》10月8日文章称,美国纽约的康奈尔大学维尔医学院等的研究人员发现,移植后的胚胎干细胞能够用两种途径修复受损器官,即通过分化为相关组织细胞而填补损伤区域以及通过分泌能使组织自我修复的化合物两种方式使组织康复。科学家们以老鼠为对象进行了研究。他们将来自健康鼠的少量胚胎干细胞注射到带有心脏发育遗传缺陷的老鼠胚胎,结果发现虽然注射进去的少数胚胎干细胞确实变成了心脏细胞,  相似文献   

12.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 )教材P 1 82关于伴性遗传的定义是 :性染色体上的基因 ,它的遗传方式是与性别相联系的 ,这种遗传叫做伴性遗传。笔者认为这一提法有“只要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就是伴性遗传”之嫌。从生物界较为普遍的XY型性别决定的生物来看 ,在雄性个体的体细胞中有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和Y ,它们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但其形状大小却不相同 (如图所示 )。从染色体的结构可以看出 ,X和Y各自都有一部分不与对方同源 ,于是 ,这类生物的伴性遗传有了 3种情形 :(1 )在Y的非同源段上的基因 ,由于X上没有它的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  相似文献   

13.
在美国工作的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老鼠的骨髓干细胞能够转化成脑细胞,这意味着通常被用于治疗血癌的骨髓移植有可能用于治疗大脑疾病或脑损伤。 美国国家神经紊乱和中风研究所梅齐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将缺乏免疫细胞的转基因老鼠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老鼠还缺乏神经胶质细胞,如果不接受骨髓移植,它们在出生后很快就会死亡。梅齐研究小组特意选择了雌性患病老鼠,移植用骨髓则从雄性老鼠那里获取。研究人员在雌鼠的免疫系统和大脑中寻找携带Y染色体的细胞,因为Y染色体只有雄鼠才具有。结果发现,病鼠的神经胶质细胞中有携带Y染色体的细胞,而且在神经细胞中也有。美国斯坦福大学进行的另一个类似研究也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这两项研究的论文刊登在新近的美国《科学》杂志上。这两个研究说明,骨髓中的干细胞能够进入成年动物大脑并获得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细胞的特性。 研究人员认为同样的实验在人体上也会有同样的结果。骨髓是最方便的干细胞来源,骨髓能够产生红细胞和具有免疫功能的白细胞。  相似文献   

14.
以前,对苎麻和菠菜(具有相反光周期反应的典型雌雄异株植物)的实验证明:通过发育早期阶段的幼苗根和通过插条下端,引入生长调节剂,会使这些植物的性别表现,发生显著的变化。此外,还论证了:叶作为合成赤霉素的器官,参与雄性性别的表现;根作为合成细胞分裂素的器官,参与雌性性别的表现。具单性花的雌雄同株植物,其中有玉  相似文献   

15.
有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判定(在常染色体上还是在性染色体上),一直是学生在学习"基因在染色体上"以及"伴性遗传"这两部分内容的难点,也是高中生物整体内容中的重难点之一,还是历年高考的常考点之一。关于基因位置的判定,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解决。1根据亲本性状判断由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无关,性染色体上的基因与性别有关,所以又可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相似文献   

16.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 ,偶而遇到关于从性性状的遗传学问题 ,而这部分内容 ,书本上又没有介绍 ,学生有些疑惑。在此 ,将从性性状与伴性性状做一比较。伴性性状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对于XY性决定型生物而言 ,伴Y染色体基因所控制的性状仅出现于雄性个体 ;伴X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 ,雌雄个体都有表现。从性性状是指那些在雌性为显性、在雄性为隐性 ,或在雄性为显性、在雌性为隐性的性状 ,且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处于常染色体上。伴性性状的遗传 ,大家都比较熟悉。下面重点介绍从性性状的遗传现象。以羊角遗传为例 ,绵羊按角的有无可分…  相似文献   

17.
男女性的存在取决于两个过程:性别决定和性别分化。研究性别决定不仅对认识人类自身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人类性分化异常、性反转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都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1990年Sincfair等发现并定位了Y染色体性别决定基因(Sex-determiningrreionofYchrome,SRY),使得对人类性别决定和性反转有了崭新的认识。本文简要回顾这些研究。1假想的睾丸决定因子基因1922年,Painter发现了男女性别的染色体差异:男性的性染色体为XY;女性的性染色体为XXo但是,当时人们对Y染色体决定性别尚不知晓。30年代有人提出,X染色体的数目…  相似文献   

18.
人、哺乳动物和果蝇的性别决定同属于XY型,即雄性个体由两条异型的性染色体XY组成,而雌性个体由两条同型的性染色体XX组成的。它们在性别决定上的共同特征在高中生物学课本里已经讲得很清楚,这里就不再赘叙了。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是它们  相似文献   

19.
杜玲  张高峰 《生物学教学》2002,27(12):33-34
人类的性发育中 ,第一阶段是性染色体组成首先决定未分化生殖腺的发育方向 ,如为XY ,分化为睾丸 ,如为XX ,分化为卵巢 ;第二阶段通过性激素综合作用决定外观性别。性染色体异常会导致性别畸形。1 性染色体组成在性分化早期起关键作用性染色体组成首先决定未分化生殖腺的发育方向 ,其中Y染色体具强烈的男性化作用 ,在性别决定中起着关键性作用。不论核型中X数目为多少 ,有Y时 ,则性别分化趋向男性 ,体内出现睾丸 ,外貌也似男性 ;没有Y时 ,则性别分化趋向女性 ,体内出现卵巢 ,外貌似女性 ,如下表所示 :性染色体组成表型性染色体组成…  相似文献   

20.
家畜胚胎的早期性别鉴定技术,是家畜胚胎移殖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实际生产上,往往根据需要,人为控制家畜的性别及其比例。比如奶牛需产母犊,而肉牛需产公犊,因此,对家畜后代的性别进行控制,一直是畜牧生产及科研关注的热点。我们知道,家畜的性别是由Y染色体上的性别决定基因(英文简称SRY基因)来控制的,故而家畜胚胎的性别鉴定实质就是Y染色体(或SRY基因)的检测技术。目前,国内外采用的较先进、效果较好的鉴定方法是分子生物学方法。而聚合酶链反应(英文简称PCR)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应用于家畜胚胎性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