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地名是一定地域的标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地名的生成,既受一定地域自然条件的影响,又有一定地域历史文化的作用.地名的许多内容都与民族文化、社会生活、人类情感心态等密切相关.文章从三个方面对荔浦县地名成因的文化因素进行了深入的探析.  相似文献   

2.
洪秋月 《现代语文》2007,(9):124-126
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解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一个可以流传下来的地名,总会有一定的文化含量.因此衡量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地名是其中的尺度之一.  相似文献   

3.
地名是地域文化的典型体现。长沙作为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其地名的形成与长沙以致湖南的历史地理文化有莫大关联。从文化的视角考察长沙地名,可以揭示出长沙的地理文化、历史文化以及人们的心理特征,展现出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同时,长沙地名的变迁也是时代发展与人们文化心理相交融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地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折射出历史痕迹和社会变迁。从文化学角度看,它既有一个时代文化特征,又具有相对稳定性,彰显一定时期的历史信息,对一个地域的文化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价值。蒙城是皖北文化的缩影,蒙城地名研究是蒙城地域形象重要识别元素。蒙城文明可上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地名类型大致分为十种。新中国成立前主要为姓氏、地理、民间、宗教类命名,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以经济种类、政治新貌等命名。蒙城地名文化如实反映了蒙城的历史进程、区域经济、多教信仰、家族血亲等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5.
地名是一种指示符号,不仅简洁地指示了一定的地域,也暗含了当地的历史文化特色以及风土人情。本文以江阴市澄江镇地名为研究对象,从文化的角度进行分析,重点从地理性、历史性和人文性三个方面入手,探求其地名的文化内涵,从而呼吁人们保护地名这一历史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绥化市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位置和悠久的多民族文化融合传统,辖域内每一个地名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文化含义。通过概述绥化地域的自然和社会历史发展状况,对绥化地域内地名命名的文化特征进行了分析、描写与归类,从文化语言学角度对绥化地名进行了语言文化含义阐释。  相似文献   

7.
王晓 《现代语文》2013,(4):117-122
地名是地方文化的活化石,水是人类生存的命脉。远古之人,依水而居,逐步繁衍。兰溪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这一规律。地名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仅是注解地理实体或地域空间的一种符号,而且是一种既可视又可悟的文化景观。一个可以流传下来的地名,总会有一定的文化蕴含。兰溪的地名,大到兰溪市,中到街道、乡镇,小到村庄、巷弄,"水"的影子无处不在,每个地名都透出特有的水的韵味。  相似文献   

8.
李景生 《德州学院学报》2004,20(1):65-67,77
古时的鲁西北平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商贾贸易繁荣,文化积淀深厚,因此地名蕴含着表现一定地域的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其地名分析,概括出地名的人居文化、宗教文化、商贾文化的特征及人文内涵,从而探寻其地域文化绵延的脉络和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
地名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本文从语言与文化关系的角度考察了南海17个地方地名词汇所反映的地域文化的基本特征,认为地名中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这些地名词汇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保留至今,成为历史文化的见证。  相似文献   

10.
地名是在约定俗成的情况下逐渐形成的对某一地域的指称,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是人类活动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产物,是镌刻在地球上的历史。地名以语言文字为物质外壳,不仅囊括了语言、历史、地理、移民、社会心理等各方面的文化信息,还能为明确地域归属、维护国家主权提供佐证。将地名中渗透的语言、历史、移民、地理等科学内涵进行挖掘整理,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和继承,地名研究意义重大,地名应得到我们的尊重和保护。  相似文献   

11.
潜山县地名具有丰富的特点,既反映在语言方面,也反映在文化上。地名作为一种语言现象,它的结构方式与其他语言单位的构造基本一致。同时,地名的文化特征又通过其特定的语言结构反映出来。其地名与文化的相互联系,也充分体现出当地人民与所居环境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2.
《歙县地名志》中记载的738个方位地名大致可以分成四种主要结构,从结构特点上看,歙县方位地名以单音节方位词为主,并且方位词语序不同,表达的意思也不同。歙县方位地名具有主观性、原生性和内隐性的方位认知特点;在使用上具有不平衡性和不对称性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歙县的地理环境、人类方位认知的特点以及歙县人的文化心理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地名的典型特征是地域性、文化性和独特性。依照地名所反映的信息,可以分为山水地名、示位地名、寄意地名、历史地名、特殊地名等。河南现有县市地名121个。这121个地名,大致有山水地名26个,方位地名13个,祈愿地名12个,历史地名50个,特殊地名20个。这一数据不仅充分说明因历史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主流,其他原因形成的地名是河南地名的补充,而且切实反映出河南地名形成和演变的悠久与复杂。  相似文献   

14.
受少数民族、汉语方言和地形地貌的影响,广东地名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以往对这些特点的研究是一种定性研究,定性研究数据有限,存在一定的局限。文章作者对广东地名进行了统计,在近3万个地名的基础上进行定量研究。讨论广东地名的特点。广东地名用字2千余个,而且用字很集中;村级地名重名很多,镇级以上地名没有重名;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广东地名的区域特征明显,有些地名呈区域性分布;受地形地貌的影响,地形地貌类地名较多。  相似文献   

15.
本文较系统集中地对四川乐山(原乐山县)的6000多个村乡地名进行考察分析,解释一些乡土地名通名;从标记性、认知性、心理意向性三方面讨论乡土地名的形成与特点。从地名刻画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变迁和描绘的昔时文化生态环境.两大方面讨论乐山乡土地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6.
地名词汇的变化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新地名的产生,二是旧地名的消亡,三是地名的更改。而导致地名变化主要有两个动因,一是地名的自然改变,一是地名的强制改变。社会变迁是地名词汇变化的动因,地名词汇则是社会变迁的晴雨表,二者息息相关、时时互动。  相似文献   

17.
一个地方的命名总是有理据的,要么反映了该地的自然地貌特征,要么反映了该地的人文历史文化。山水园林构成了重庆独特的自然风貌;而重庆悠久的历史积淀,又赋予了重庆深厚的文化内涵;特殊的人文和自然环境,形成了重庆具有鲜明个性的地域文化。这些特点在重庆城市的命名中都得到了充分的反映。  相似文献   

18.
现阶段国内对古代时期(宋元时期至清早期)中国地名英译的系统性研究相对较少。通过对国内外现有英文版中国古地图资料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古代时期我国地名的英译以对各地方言的音译为主,拼写方法由最初照搬其他语系、语族语言的译名,逐步向以英语自身的语言因素和特点进行拼写过渡,最终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古代时期我国地名英文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9.
伊犁地名在新疆地名谱系中最具特色,学界对伊犁地名有过许多研究。拟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伊犁地名系统构建成果为起点,对近年学界有关伊犁地名的研究,特别是在伊犁地名史源学的探索为重点,进行评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