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从我在首届出版研究年会上提出建立出版学的建议后,引起不少同志的兴趣,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许多同志发表了精辟的见解。思想的交流和观点的积累,对于出版理论的探索非常有益,使我受到启发,也受到鼓舞。现在,趁《出版与发行》创刊,愿借这个新的争鸣园地的一角,就出版学的对象和任务提出我们的初步看法。任何一门科学,都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出版学是人类长期从事出版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理论概括。社会主义出版学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出版工作及其发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出版工作,包括编辑、印刷、发行三个彼此独立、互相衔接的环节,以及出版事业的管理体制和发展战略。出版管理体制是国家对出版事业的管理制度,出版事业的发展战略反映  相似文献   

2.
文章站在出版业界观察的角度,对出版学研究对象基本范畴、出版实践基本规律、出版实践中基本问题和出版学研究基本方法论4个层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试图构建一个在定位理论概念下的出版学研究定位认识框架,以此推动出版学的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3.
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规律的研究。出版学研究中的不足与缺憾是十分明显的,对出版规律研究的忽视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像编辑学必须深入研究编辑规律(近十年来,编辑规律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受到编辑学界的持续关注),出版学研究是无论如何绕不开出版规律的。出版规律应该是属于出版学框架中的基本概念,是最重要的理论范畴之一。而现在的研究现状确实不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4.
罗紫初  吴亮芳  杨欢 《出版科学》2010,18(5):5-9,34
作为出版学知识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随着出版研究的整体发展越来越引起国内外出版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近几年来,研究者重点对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学学科体系、出版学与编辑学的关系、出版专业教育进行探讨。本文从以上四个方面对这些出版学基础理论重点内容的研究探讨情况进行综合评述。  相似文献   

5.
近五年来,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进展.本文从出版及其相关概念内涵、出版学研究对象、出版学学科体系与出版学研究方法四个方面,对此期出版学基础理论研究成果中的各种认识进行归纳与分析,并阐释了作者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出版学历来就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上世纪30年代,我国最早提出了出版学的概念,到50年代,日本人出版了他们自己的《出版学》,60年代韩国人也出版了他们的《出版学》.从三个国家出版学的产生来看,出版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有独立的研究对象,有自己独特的知识体系和知识构成,有完善的课程体系,有培养目标明确的专业方向.可以说,出版学是在众多的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少数科学技术知识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对其特有的研究对象的创造性的研究活动,并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而独立地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7.
吴赟  叶芃 《科技与出版》2022,(2):108-117
文章通过对英美出版学研究学术脉络的梳理,结合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当前英美出版学的核心研究对象、研究议题、学术体系和重要分支进行考察,从纵贯性和时效性两个层面描绘英美出版学的样貌,同时,通过中国与英美出版学研究对象、议题和学术体系的比较研究,考察中外出版学研究的异同,以期有助于出版学界理解国际出版学研究的整体知识地...  相似文献   

8.
科学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规律的研究。出版学研究中的不足与缺憾是十分明显的,对出版规律研究的忽视就是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像编辑学必须深入研究编辑规律(近十年来,编辑规律研究一直是一个热点,受到编辑学界的持续关注),出版学研究是无论如何  相似文献   

9.
现行出版学概论教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1991年彭建炎在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我国第一部《出版学概论》教材至今才十几年时间,我国出版学概论课程教材的编写与研究工作就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先后出版了袁亮主编的《出版学概论》,罗紫初著的《出版学原理》,余敏主编的《出版学》,张志强主编的《现代出版学》,罗紫初、吴赟、王秋林著的《出版学基础》等专业教材,这些教材初步建构起了出版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对我国的出版学理论研究,对培养合格的出版专业人才等都起到了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
顺应世界潮流推进比较出版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出版学是以跨国度的出版活动为研究对象的出版学分支学科。加强比较出版学研究有利于出版学研究的深化,有利于各国出版业与国际接轨,有利于各国的对外文化交流。比较出版学研究要坚持可比性、客观性、动态性原则,比较出版学的研究方法主要是影响比较与平行比较,研究程序是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相似文献   

11.
韩国出版研究所事务局长金羲洛在《韩国的出版学教育的现状与教育课程的开发》长篇论文中指出,“进行出版学教育,首先必须从理论上确定关于出版的课题,因此,需要综览韩国出版学研究的发展过程”。论文作者首先对“出版学研究”作了简要的历史回顾。文章说,1963年,安春根的《出版概论》和郑长澈的《编辑与校对》,分别作为出版方面的理论书和实务书被出版发行,之后,韩国开始了出版理论研究。1969年3月,韩国出版研究会成立,同年6月,韩国出版研究会发展为韩国出版学会,并开始发行学会刊物《出版学》。这是正式将出版作为一门学问研究的开始。出版学会的活动从1975年曾一时中断,1981年,中央大学设立了新闻广播大学院,其中有出版杂志专科,因此,学会的刊物得以继续出版。出版学会也随之再起,出版学研究开始活跃起来。 在谈到“出版学教育”时,作者说,韩国出版学教  相似文献   

12.
张志强 《出版科学》2010,18(1):101-104
回顾与韩国学者李钟国先生的交流过程。从以下三个方面:创设中韩出版学术年会、推动两国之间的出版学学术交流,撰文介绍韩国出版与出版学研究、帮助中国加深对韩国出版文化的了解,加大对中国出版学研究的介绍、扩大中国出版学研究在韩国的影响,介绍和评述了李钟国先生对中韩出版学交流所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我系书刊编辑专业在今年暑期举办了为期一月的在职编辑进修班。来自江西、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青海、黑龙江、内蒙、新疆、河北、北京等十四个省、市、自治区的出版社及大学学报的四十二名编辑参加了学习。这期讲学班主要讲授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编辑工作的理论与实践。上海市出版局党委书记宋原放同志一九八四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出版学的建议后,在出版界引起了很大反响。这次他也应邀来校讲课。他进一步阐述了出版学的对象和任务,提出了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基本规律,  相似文献   

14.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和经济规律的科学。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的生产和流通发展规律的科学。出版经济学是出版学与经济学相结合而形成的部门经济学,是研究出版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的科学。 出版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借助于经济活动的形式,出版物的生产和流通要受到经济规律的制约,因而必须借助于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来解决出版过程中的经济问题,找出出版活动的运行规律,合理配置  相似文献   

15.
出版经济学刍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社会出版活动是指现代社会中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它是出版学研究的对象。社会出版活动也遵循社会大生产的规律 ,表现为生产、经营、消费的过程 ,这些是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笔者认为 :应当把出版学和经济学两门学科结合起来 ,对社会出版活动进行研究 ,于是就提出了建立出版经济学的设想。   一、出版经济学的定义及分析1 .定义 :出版经济学是一门运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社会出版活动进行分析和研究的科学。2 .定义分析( 1 )社会出版活动出版是指将作品编辑加工后 ,经过复制向公众发行 ,而社会出版活动是指文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过程…  相似文献   

16.
与韩国其他出版行业协会相比,韩国出版学会成立的时间要晚一些,但从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出版学的研究,在破除“出版无学”的传统观念上功莫大焉,因此被誉为韩国“出版学研究的重镇”。  相似文献   

17.
对出版学研究过程的理解——以韩国出版学研究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疏理出版学概念、研究范围和学科性质。回顾韩国出版学研究的早期发展,评论韩国出版学会及其以学会志《韩国出版学研究》为中心的学术研究活动,并展望出版和出版学研究的未来。  相似文献   

18.
与韩国其他出版行业协会相比,韩国出版学会成立的时间要晚一些,但从成立之初就立足于出版学的研究,在破除"出版无学"的传统观念上功莫大焉,因此被誉为韩国"出版学研究的重镇"。成立过程韩国出版学会的前身,是成立于1969年3月的出版同仁组织"韩国出版研究  相似文献   

19.
突破以描述过程来定义出版的认识局限,探寻"什么是出版"这一出版学理论的核心范畴,分析出版学逻辑起点质的规定性.发现出版是人类知识活动范畴中的独有的文化现象,知识存在方式是出版学理论的起始范畴和始自对象,出版学应当以此为逻辑起点,以知识生产和知识服务为逻辑中介,以出版活动基本规律的总结和把握作为逻辑终点重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20.
出版的数字化转型催生了颇具规模的研究成果,但是当前出版学研究存在“四多四少”的结构性偏差。对出版学研究的深化既需要立足于现实出版生态的深刻变化,也需要积极主动地向其他学科学习。作为一种激发和彰显数字化时代社会学想象力的新研究范式,数字社会学有望从研究议题、研究视角、研究方法三个维度为数字化时代的出版学研究提供借鉴。研究议题层面,通过跨学科的问题意识迁移为出版学研究贡献学术增量;研究视角层面,倡导对研究对象进行综合性、能动性、批判性分析;研究方法层面,重视方法论革新,推动出版学研究从“思辨”为主转向“思辨”与“实证”并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