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极高的普及率和广泛的用户群体,让手机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其影响也越来越广泛。近年来,随着通信与网络技术在手机上的应用,手机也从传统的即时通讯工具变成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特性于一身的移动媒体终端。手机媒体的受众相较于传统媒体的受众,具有鲜明的特点。同时也对受众特别是年轻的群体产生了负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OPPO手机自2008年进入中国市场后,至今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的领军品牌。OPPO手机的快速发展和OPPO手机广告密切相关,但是,纵观OPPO手机广告,也存在着影响其稳定发展的诸多问题,从根本意义上而言,OPPO手机品牌传播所面临的机遇与压力均是来自对广告受众的分析,因此,深刻理解当前经济形势下受众对于手机广告的认知、态度与偏好,对于OPPO手机品牌以及其他手机品牌广告策略的选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持节 《新闻界》2007,(3):94-96
手机电视被称为新媒体先锋,一路走来,受到了业界的青睐,北京、上海和广州等地的媒体纷纷上马手机电视业务,以期抢占潮头,争夺先机。其实,任何一种媒体的诞生及其生命力,都要通过传播效果来反观,受众作为影响传播效果的重要因素,向来受到传播学者关注。手机媒体想在媒体生态中获得一席之地,并求得更好的发展,必须从受众因素分析入手,探求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苏军会 《今传媒》2013,(5):103-104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手机媒体高速发展,手机受众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人们使用手机已不仅仅是为了满足即时通讯,更多地是出于信息共享的需要、职业的需要以及满足某种心理的需要。受众对手机的依赖性不断增强,手机媒体在人们的生活中地位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手机互联网的现实受众。针对手机互联网在对农民工传播时存在的低满意度、低信任度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手机互联网这一媒体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强强联合,创新内容;要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农民工所切实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手机互联网要认识到这一受众群体,完善技术和服务,努力实现"双赢",既满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又挖掘手机互联网的受众空间,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本文在梳理手机拟态环境与现实环境互动关系的基础上,从传播者与受众两个方面分析了手机拟态环境建构的主客观特征,提出了在手机媒体定位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主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对广州市农民工进行实证调查的基础上,认为农民工这一群体是手机互联网的现实受众。针对手机互联网在对农民工传播时存在的低满意度、低信任度问题,笔者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手机互联网这一媒体要积极寻求与其他媒体的合作,强强联合,创新内容;要进行市场调查,针对农民工所切实需要的信息进行有针对性的内容传播;手机互联网要认识到这一受众群体,完善技术和服务,努力实现"双赢",既满足农民工这一弱势群体的信息需求,实现社会效益,又挖掘手机互联网的受众空间,实现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3G时代下我国手机电视节目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电信业已全面进入3G时代。作为3G业务的主打应用,手机电视已成为业界、学界乃至政界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受众的视角,结合用户需求,对手机电视的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进行调查,分析3G时代下的手机电视节目及其制作应注意的事项,为手机电视节目的探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赵莉 《新闻传播》2012,(2):132-133
手机,作为全球新广告形态和传播载体杰出的新媒体代表,是终端也是介质,更是信息反馈和扩散的集合,拥有巨大潜力的广告市场。然而新的手机时代的到来,其广告服务已愈来愈凸显出与受众需求的不适和不足。针对我国手机广告目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传播学和创新管理相结合的视角,在全球手机媒体技术革新的大背景下,从理念创新、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三个方面分析手机广告如何从受众需求出发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0.
梁国庆  陈佳美 《大观周刊》2011,(31):202-202
手机新媒体的开发利用前景广阔,因其具备广阔的受众优势,将是新媒体开发上的成功之作。  相似文献   

11.
手机电视在火热的概念背后,是缓慢增长的市场和冷眼旁观的消费者,这场悄然而至但注定影响深远的变革对传媒企业而言,是挑战也是机遇。传媒企业如何更科学地分析手机电视受众的特点、需求,把握受众心理与时代的脉搏,成为其保持竞争力、争取话语权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作为数字出版的新形态,手机出版近年发展迅速,这对传统出版业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理性看待手机出版,抓住手机出版与传统出版业的契合点,从受众需求和手机媒体特征的视角出发,更好地挖掘手机出版价值点,是传统出版业未来发展手机出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与手机直播等信息传播形式的崛起,给地方台提供了更多传播方式和创作机会,为地方台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短视频与手机直播的新媒体形式对地方台信息传播及受众的影响,然后探讨了基于短视频与手机直播的信息传播形式对扩大地方影响力、强化受众观看体验的策略,以期提升地方台信息传播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传统电视媒体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14.
昝再利 《新闻知识》2013,(1):62-63,101
近年来,手机已成为与人们日常生活亲密相伴的新媒体,相伴而生的手机广告也凭借自身优势吸引了各界的眼球,手机广告得到了发展。但在发展过程中,手机广告也遭遇了瓶颈,亟需寻求突破。本文着重从技术、受众、运营三个层面探讨了使手机广告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以促进手机广告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5.
唐建兵 《传媒》2008,(11):100-101
手机具备了无限的双向交流潜力,但这一潜力需要我们去深入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的开掘将历经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传统媒体节目利用手机短信与受众互动。各大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纷纷开通手机短信互动平台;第二阶段。手机与传统媒体整合,各自改变了原有的形态,出现了手机报、手机小说、手机广播、手机电视、无线手机网,这样传统媒体在手机上得以延伸,  相似文献   

16.
赵莹 《今传媒》2014,(8):123-124
2014年,4G网络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其传输速率大大提升,手机媒体的传播力呈现增强态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受众加入到智能手机用户行列,使手机媒体具备了坚实的受众基础。4G网络实现了实时地理位置或GPS信息共享,为精准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大大提高了传播效果。4G网络带宽的提升,使图片、视频成为传播过程中的主要信息形式,通过图片、视频提供真实信息的同时手机媒体的公信力也得到了提升。  相似文献   

17.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18.
现在人们打开报刊,满眼都是短信服务的广告;打开广播、电视及互联网,满眼都是通过手机短信来参加活动或与节目互动的邀请。媒体与受众之间的沟通方式已经从书信、电话渐渐地让位于手机信息。手机对媒体传播行为的介入使受众的积极性被更有效地调动起来,传受双方之间的界限进一步变得模糊。起初,手机定位于通讯行业,缺乏作为一个真正意义  相似文献   

19.
李华 《出版广角》2013,(17):30-33
移动互联网技术在出版行业的应用,改变了信息传播渠道,改变了内容传播形态,改变了受众的阅读习惯。移动互联网高于桌面互联网的用户群体,意味着数字移动出版业将比传统出版业拥有更为广泛的受众。数字出版的移动化转型成为环境驱使之下的必然选择。手机视频是指基于移动网络,通过手机终端,向用户播放的视频。传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视频是以光盘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手机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传媒形态,受到业界和受众的关注。何谓手机电影?任何一门新兴艺术的出现,人们对其特征都有一定的认识过程,手机电影也不例外。关于手机电影的定义,人云亦云。一说是指通过网络付费方式传输到手机中进行观赏的影片;一说是运用手机拍摄的并通过手机实现观赏的视频短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