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六月。芒种时节。北京:微风细雨,凉意宜人。坐在窗前,我整理着采访我国著名漫画家华君武的笔记,脑际却不时闪现出一些并不相关的记忆。——北戴河滩头。晨光熹微,拾海人纷纷。——静夜景山。北京城,万家灯火,透亮通明。——初夏。青草池塘。入夜,蛙鼓虫鸣。的确,有如富饶的海滩、辉煌的夜景、活泼的精灵,华君武的答记者问,思想深邃,妙语连珠,丰富多彩,非一题可以囊括,非数语可以道出,只好漫笔记之。华君武是从“新闻漫画”这个词谈起的:“新闻漫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叫法,以前,我们叫时事漫画。时事就是新闻,不是历史,因此,还是称时事漫画好。当然,我们不一定要为这个定义争来争去。漫画家的任务,最根本的是揭露现实生活中的矛盾,  相似文献   

2.
爱如佛法     
你退远了,像潮水一样退去,退到夜的深处,无声无息。你依旧是海,瘦的海。除了楼阑安在,月光如昨,什么都是新的,虚无而真切,抵触而陌生。微笑,是你留给我的最后的表情。潮水去了,你的微笑如沙。因果是所有过程的借口,繁华是对于苍凉的慈悲。我们小心翼翼,最终又欲说还休。那时,我们不懂,慈悲在先,因果在后。曾有的欢欣与忧伤都是真的,像镌字的碑,清晰却无从临摹。途经的路上,埋着那些风景与青春,供我们回忆,却不必回忆。现在的我,像你一样,无所恋恋。  相似文献   

3.
美式奖学金     
卿晨 《档案管理》2006,(5):93-93
卿晨,生于七十年代。卿是母亲的姓,晨是最爱的时光。外文是生活,外交是职业,飘泊是常态,写作是道小点心。奖学金确是美国大学生的重中之重。与国内短兵相接式的高考相比,美国孩子上大学,更像一场拉锯战。美国大学不叫考,叫申请。申请的基础是成绩。包括平时成绩的总评GPA,参考SAT(相当于我们的高考)成绩。然后考虑自己的兴趣、特长、学校所在地域,等等。而最后的决定性因素,往往是钱。一个钱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学费,这是你要付的;二是奖学金,这是你可得的。美国大学号称有两千余所,除去社区大学,高中毕业生们的申请,也无非两类选择:公立…  相似文献   

4.
杂音     
人们在议论一九八○年度的电影,往往与一九七九年度相比。说大好的,说较好的,说不大好的,说个别影片好过去年,而总形势不及去年的,都有。言人人殊,是好事。不同的意见可以启发进一步的思考。年与年比,对于物质生产是必要的、合理的。政策对头,工作跟上,即可每年递增,甚至大幅度的增加。对于精神生产,年年相比,从而探究规律性的东西,以利于除旧迎新,也是好事。但是这种比较不尽合理。工人一年年积累经验,发挥才智,可以一  相似文献   

5.
龙年,象征着龙腾虎跃。改革,催促着人们奋进。对于新闻界来说,形势喜人,形势逼人。新闻改革非搞不可,否则,广大读者不满意,新闻工作者本身也不满意。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更新陈旧的观念。观念的变革,起着一种催化剂的作用。新闻改革也不例外。过时的新闻观念不革除,新闻改革就不能深化和发展。因此,更新被实践证明已不大适用的那部分旧新闻观念,势在必行。比如,“新闻就是宣传”的观念。这适合于过去的战争年代。当时,对敌斗争残酷,你死我活,报纸就是要宣传革命思想,一切为战胜  相似文献   

6.
记者工作不太活跃。记者大部分是定点的。定点有定点的好处。满天飞的自由记者太少。满天飞可以上下左右地谈论、比较,此地和彼地比较,现在和历史比较,夹叙夹议,写一些这样的通讯。可惜现在没有这样的通讯,没有这样的记者。世界上著名的记者都有一个广阔的知识背景,视野非常开阔,写文章有叙述,有议论,有文采,能够纵横拌阖。他们写的东西读者爱看。我们的思路比较狭窄,很少能够把问题沟通起来考虑。记者要写些新鲜的,人们不清楚的东西,广大读者都不大清楚的东西。我们评论性的新闻很难每天有,每天有当然很好。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2002,(5)
6月26日某报发了这样一条消息, 文字不长,照录如下: 科健K200 律动的腰身,以诱惑的姿态出现。幽暗里乍现的冷光,不张扬,不轻狂,一种旁若无人的意境。听啊,像水妖放歌,想带你走,去那个暗蓝色的世界。感觉,像夜半的轻吻,在耳边呢喃,麻痹你的神经。你看像深幽的眸子,闪动挑逗的光,在说:等你。她,像暮霭里的猫,牵引着你,一直后退,来,来。我是K200。  相似文献   

8.
一看题目 ,就知道是一篇关于图书的文章。有书 ,就得有存放的地方 ,小的叫书房、书斋 ,大的叫馆、阁。还有私人藏书、国家藏书。国家藏书 ,有书 ,有馆 ,还得有人管。管理藏书的人 ,古代叫吏 ,现在叫馆员。此三者 ,互相依存 ,缺一不可。图书是图书馆的基础 ,藏书的质量和数量是图书馆价值高低的标志 ,一个没有书的馆就不能叫图书馆。与此同理 ,馆舍是发展图书馆事业的必备条件 ,没有馆舍 ,就如人没有衣穿 ,就没办法开展工作。有书 ,有馆 ,还得有人管理 ,这样 ,图书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对于这些常识问题 ,也有赘述的必要。图书 ,对于一个国家、…  相似文献   

9.
国威·军威     
黄彩虹 《军事记者》2005,(4):i003-i003
护 占几 直刀 披着朝霞飞翔, 穿云破雾巡航。 展翅蓝天舞台, 驰骋万里海疆。 锤炼钢铁翅膀! 挥洒蓝色海岸。 东南沿海放哨! 守护领空安宁。 大海风云变幻, 战鹰腾空翱翔。 空投鱼雷追浪, 水下搜潜正酣。 编队张开天网, 铁阵森严壁垒。 舰机协同作战, 来者葬身汪洋。 哪怕风狂浪打, 台独休想猖狂。 回归统一大业, 国人正义呐喊。 大海的呐喊 海上铁拳头 威武的新军舰, 水兵温馨的家。 成长的摇篮, 驰骋的战场。 狂风刮不倒, 恶浪摧不垮。 巡航走大洋, 护卫在海疆。 海上铁拳头, 钢铁铸长城。 雄鹰飞越天安门 一架架空中战鹰, 一对对蓝天银燕,…  相似文献   

10.
霜花满地     
冬天的清晨,常常会悄然飘落下霜花。地上,远远近近一片晶莹洁白。霜花不像雨水,雨水落下时有着潇潇的声音,霜花却没有。霜花的降临犹如柔软轻盈的薄雪,是寂静无声的,说来就来,直爽、简洁。初冬时节,我在故乡小住。一个寒冷的早晨,我早早踱出院外,恰巧又赶上下霜花。小村的街上,一片静谧,霜花飘在了我的身上,落进了我的眼里,有些清凉。  相似文献   

11.
在重庆血腥屠杀中雾漫漫,水悠悠。一只帆船,离开内江县城,沿着沱江顺流而下。年轻的范长江,站在船头,怀着急切的心情,辞别故乡。沿江的两岸,青山翠竹,被晨雾蒙上了一层深灰的颜色。渐渐地,深灰变成青紫,青紫转为浅红。阳光从远方射来,雾变成了透明体,发出白色的光,橘色的光,变化着、闪动着。  相似文献   

12.
选题的“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业内的一句俗语说得好:好图书选题,等于成功的一半。此话一点不假。要想编辑一本好书,其前提必须要有好选题。对于一个编辑来说,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抓好选题,要优化选题。能开发策划好选题的编辑,才是能力强的编辑。虽说选题的优劣的判断,有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还是有规律可寻的。以下提出的选题的“八性”,就是可以操作的标准。选题的时代性首先,要符合新时期改革开放的基本精神,不能与之相悖。同时,不论学术著作,还是通俗读物,一定要能吸收或反映这一时代的最新研究成果。选题的针对性好枪手,一定要瞄准靶子,开枪射击,才能…  相似文献   

13.
奚晓青 47岁,安徽当涂人。现任贵州教育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副编审。从事出版工作十七年,主持过刊物,策划出版过一些有影响的社科人文类图书。自白人生有限,而人时刻又在探索无限的可能性。思考与创造形诸图文,经由出版,绵延赓续,得以积累,得以传播。在人类浩瀚的文明里,出版是不可或缺的。变化的,只是出版的形式与载体。做出版人,有别于做学者。出版人须以开阔的视野关注人类社会的精神创造与物质创造;须以遭际古今智者为人生大乐事。传薪承命,立人达人,乐此不疲,出版人就超越了为人作嫁的自卑心态,从而享受参与文明创造的快乐。我做出版人,最希望的就是出版一至两本,为真正以思想和学问为生命的智慧者一生最想写的书。这样的书,以宏富的学识、自由的思想、精美的文笔、诚挚的情感,能给读此书的人以澄明的心境,豁达的胸襟,宽容的精神。从业十余年,尚未如愿,所以,我一边寻觅,一边守候。  相似文献   

14.
语言的节奏     
好的新闻报道,同优秀的文学作品一样,无一不讲究语言之美。而语言之美,就在于凝炼、精美、音乐性、节奏感!可以说,没有节奏的语言,不能算是精美的语言!什么是语言的节奏呢?节奏表现在音响上。语言是有声的。先有声音,后有语言。声音就是特色。我们凭声音辨别人,凭特色了解作者。一个作家,一个新闻工作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声音。声音就是风格。写作的技巧,说到底,是发扬风格的技巧。有的人写了一辈子,没有风格,  相似文献   

15.
四十岁祭     
当孤独的人生之旅走过生命的正午,如火的太阳灸烤着青春的脊背,向前眺望,那梦幻的巅峰仍遥遥无期,空蒙的远方一片迷茫,严寒酷暑,年复一年,那追梦的脚步疲惫了,奔放的热血平静了。蓦然回首,人生的四十年过去了。岁月的沟回,年轮般刻上青春的额角,那飘飞的黑发,让片片初霜飞落鬓角。哦,是谁,站在四十岁的伤感之野,面对苍穹点燃一支心香,遥记那掀去的四十年。那是诗与梦,笑与泪的四十年。梦幻的花朵缤纷绽放,青春的脚步步步生莲。回忆的宫殿里,到处是红帆船,蓝仙子和芝麻开门。在尘世的众生中,青春的头颅高高昂起;在岁月的激流里,年轻的臂膀逆流而上。未来的君主,梦幻的帝王,以青春为骄傲,把明天当作希望。在那流光溢彩的年华里,是谁,忘了把心中回荡的旋律谱成美丽的青春之歌,是谁啊,站在红烟绿雾的岁月河畔,却没有留下一幅人生的画图。回首青春,渺如蔚蓝的天空,美丽,而一无所有。岁月,象蛀虫一样噬咬着人的奋斗意志,泯灭着理想的火焰,偶然一天,当你走进从未去过的医院,竟一住就是四十天。你才知道,生命是如此脆弱。当你在牌桌上耗费一个又一个通宵而不能罢时,你才知道,生命的惰性是如此深重。当青云直上的童年好友面对你急切的请求冷冷一笑,你才知道,什么是世态炎凉。青春的明天就是这些吗?怎能料到,爱情的挫折,疾病的纠缠,生活的变故,人世的暗箭,更有生命的惰性和生活的负担。这一切,如一把把锋利的刀刃,削去青春  相似文献   

16.
流落异乡,当了看护兵病,跟长江结下了不解之缘。现在,他虽然摆脱了死神的威胁,开始从死亡的边沿向生的希望迈步。但是,痢疾未愈,疟疾时时发作,他几乎每天都拖着瘦骨嶙嶙的身躯,去求医治病。在治病中,他认识了一些医生、看护和病友。他们对于这个流落异乡、贫病交迫的青年,寄于深切的同情。病,使治病者与他这个病人的心,联系在一起了。寒冬已尽,春天来临。长江的身体,在友情的温暖中,开  相似文献   

17.
书之情结     
书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我崇拜书。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我需要书。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热爱书。小时候,我崇拜书,就像崇拜一个白胡子的睿智老人,一个神秘的古堡,一个奇妙的百宝箱一样。因为崇拜而与它接近,因为与它接近而得到无穷的快乐。少年的我,迷恋书,就像迷恋一处美丽的风景,迷恋一片绚丽的云彩,迷恋一湾深蓝的溪水,迷恋一片青青的绿草,迷恋细雨如丝,万物如洗。因为迷恋而忘我。书使我的少年时代多姿多彩,其乐融融,其情浓浓。现在,我更是钟情于书。它是我生命的主题,生活的全部。寂寞时,它送出温馨细雨;疲劳时,它洒出丝丝春风,清香缕缕;高兴时,它吐出如珠妙语,如智慧老人;燥热时,它流出股股甘泉,清爽满身。它是我青春的乐土,美丽的伊甸园……书到用时方恨少,我此时笔拙,但我明白,在书海里,我不会作暂时的停留,而是将与之终身相伴。因为,没有什么比书更让人值得去留恋,更值得去追求。书,我青春的伴侣,现实的最爱,选择与您一路同行,相伴终身,我无怨无悔。书之情结$河南省正阳县第一高级中学@李强  相似文献   

18.
年味儿渐浓了。城里头到处装扮一新,人们红红火火地正在准备过大年。到了夜晚,街市花灯璀璨,简直成了五彩世界,人间天堂,令人目不暇给。爆竹的声响,伴着车声,也此起彼伏。夜已很深,我坐在家里看着电视。忽然,一种别样的音声,时而高亢激越,时而低沉婉转,袅袅荡荡,如缕如丝,飘上楼台,又钻进我的耳膜。不待细辨,我立马就估摸出那是有人在唱,说的准确点儿,是有人在漫“花儿”。歌声来自楼下,来自低矮的工棚。那里是一大块空地,要盖新楼。漫“花儿”的人想必是农村的民工——一位离开了家,为着生计进城务工的人。家中也许有他年迈的双亲倚门而望,…  相似文献   

19.
用词要准确,这是对写作的基本要求。但在新闻写作中,用词不准确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其表现之一,就是错用近义词。 近义词是词义相近的词,语言中的近义词是大量的。近义词的词义基本相同,但又有细微的差别,在大同中有小异。所以,稍不注意,就容易用错。选词的困难主要表现在对近义词的选择上。只有把握住近义词之间的细微差别,才能做到用词准确。词义截然不同的词错用的情况虽然也有,但不多。 近义词的错用有以下几种情况: 1、词义轻重程度的错用。 有些近义词的细微差别表现在词义的轻重程度上。也就是说,有些词反映的客观现实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在程度上有轻重之别。我们在选词时,应该宜轻则轻,宜重则重,选择那些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我们本意的词,不能轻重不  相似文献   

20.
三、表现行云流水   写新闻,不应刻板地去雕词琢句,追求表面的华丽,这样的文章难免死板。如果把功夫下在自然的表现上,文章如行云流水般自然,可使纯朴之美跃然纸上。   文章中的行云流水的自然美源于节奏。节奏是一切自然美产生的原动力。冬去春来,昼夜交替,轻重缓急,新陈代谢等,都具有一定的节奏。缺乏节奏感的文章是平淡乏味的。   节奏存在于客观事实的演进之中,只要细心地观察和分析,是可以把握节奏的脉搏的。   1.结构上的跳跃感。   结构,是一种表现形式,是各个组成部分的和谐搭配和排列。衣服如果像布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