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指出:要"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自主与有序是小班幼儿受益终身的品质。因此,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与实际情况,在《指南》背景下,让幼儿自主发展,有序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对于小班幼儿来说游戏是他们一日生活中的主要活动,是他们心目中的头等大事。如何在游戏中发挥小班幼儿的体性,是一个很值得探索的问题。笔者以为,教师在游戏中适宜指导有利于发挥小班幼儿的主体性。一、教师要善于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宽松的游戏氛围幼儿主体性的确立,离不开特定的环境。小班幼儿由于受身年龄特征的制约,他们在游戏中的表现更易受环境的影。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为小班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他们的主体性形成具有决定作用。因此在幼儿的一日生活,教师应注意为幼儿提供开展游戏的时间和空间,为幼儿创最佳的游戏环境…  相似文献   

3.
正小班幼儿的年龄小,情绪波动较大,因此,在幼儿园教学中创设一种自由、安全、轻松的教学环境更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娃娃家"游戏是以游戏方式模拟幼儿的日常生活,让其在游戏情景中再现生活,进而达到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教育目的。一、小班"娃娃家"游戏的现状分析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多次观摩"娃娃家"游戏的情  相似文献   

4.
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一定要冷静,不要轻易说"不"。我们可以尝试采取以下两种方法:一是依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创设生活化的游戏情境,满足幼儿再现生活经验的游戏需要。相同种  相似文献   

5.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教育,并不一定要求幼儿掌握多少技能技巧,而是看幼儿是否会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艺术创造。教师应精选来源于小班幼儿生活的内容,选择的材料要丰富又便于操作,采用游戏化的方法导入活动,用"做中玩"的方法进行教学,让小班幼儿真正学好手指印画。  相似文献   

6.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小孩子生来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为了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新环境,学会生活、学会探究、学会表达。作为一名执教小班的一线教师,我也更深刻地体会到游戏对幼儿成长的意义。因此,在幼儿一日生活活动中我们尽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创设适合本班幼儿年龄特点的游戏环境,发挥幼儿的自主性,动手、动脑,还幼儿游戏的权力,让幼儿在游戏中快乐成长,使幼儿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杜月花 《考试周刊》2014,(14):188+195-188,195
<正>陶行知说过:生活就是教育的内容,为生活而教育,在生活中找教育。小班孩子的身心发展水平决定了他们学习和游戏的内容是模仿真实的生活实践,与他个人的生活经验紧密关联。那么,如何把游戏融入小班幼儿生活中,把游戏作为"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并且更好地运用到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中,让孩子在"玩"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呢?带着这些问题我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与探索。一、创设富有生活气息的游戏环境对于小班来说活动室环境应该像一个"家",因为家庭般的舒适、温暖、愉悦的环境,对于心理和生理尚处在幼稚水平  相似文献   

8.
李琴 《教学随笔》2016,(3):33-33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少,所以扮演角色的能力不强,因此,游戏水平不是太高。那如何对小班幼儿进行指导来完成角色游戏,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获得收获?有五个策略:策略一,幼儿生活经验的丰富。策略二,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材料要适宜。策略三,在游戏角色选择方面要随时帮助幼儿。策略四,角色游戏扮演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正确的指导。策略五,进行游戏评价的时候要保证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小班是幼儿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在一日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的文明礼仪习惯,是需要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关注的一个重要教育课题。教师要注意发现小班幼儿文明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剖析,通过结合感恩教育渗透文明礼仪教育、养成文明用餐礼仪,在游戏中渗透礼仪教育三个方面培养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1.
陈洁 《成才之路》2014,(13):88-88
正爱玩、爱游戏是每个幼儿的天性。游戏不仅适合幼儿的心理特点,而且还能充分满足幼儿活动、探索与交往的需要。虽说传统的与近年来陆续开发的游戏的种类有许多,然而,最受小班幼儿欢迎的,可以说还是角色游戏。所谓角色游戏,就是游戏者在游戏中扮演社会生活的角色,依据个人的理解,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在常规情况下,角色游戏都会有主题。例如:娃娃家、快餐店、水果店、剧院、超市等,所以角色游戏又可以称之为"主题角色游戏"。角色游戏要为幼儿创设创造表现的环境。陶行知曾说过:"处处是创  相似文献   

12.
喻莉莉 《教师》2022,(9):87-89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活动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建构多元化的游戏主题、丰富游戏材料、创新游戏方式等都是提高游戏品质的重要途径.游戏是幼儿园教育中有效的手段,是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媒介.角色游戏受到很多幼儿的喜爱.文章分析小班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幼儿园小班教育教学目标,阐述开展幼儿园小班角色游戏的注意事项和各阶段策略...  相似文献   

13.
陈鹤琴说:"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然的倾向。"小班情境体育游戏"小蚂蚁运粮"把"手膝着地爬"的基本动作练习融入到游戏之中,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幼儿在扮演角色中获得真实的内心体验,激起了幼儿参与体育  相似文献   

14.
2013年1月,郑州某幼儿园为幼儿举办了一场隆重的"集体婚礼",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为什么该园园长口称的"顺应幼儿",符合幼儿"婚姻敏感期"需要,"性教育的有益尝试"的"集体婚礼"游戏会受到众多质疑和批评呢?我想,这一切与这位园长在有关儿童教育、儿童发展、游戏、课程等专业理论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可能有直接的因果关系。这里我想从游戏的角度来谈谈对这一事件的看法。幼儿园教师都知道"游戏是幼儿的工作""幼儿园教育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要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然而能说不等于真正理  相似文献   

15.
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受抚养者、教育观念、幼儿性别、幼儿性格等方面的影响。针对目前小班大部分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弱的现状,本文提出了教师要寓教于乐,通过游戏掌握技能;适时鼓励,通过学习让幼儿获得满足;开展竞赛,通过评比激发幼儿学习热情;因材施教,通过观察照顾幼儿个别差异;坚持训练,通过练习巩固幼儿生活技能;家园共育,通过沟通提高家长教育意识等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活动设想:《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活动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我们通过与家长的交谈,观察幼儿日常的游戏活动,联系教学活动"藏在哪里了",发现小班幼儿对"捉迷藏"很感兴趣,同时结合孩子喜欢看的电视节目,因此我们设定了"爸爸去哪儿"作为此次小班活动的定向运动主题。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活动,我国学前教育改革也把"游戏活动"作为一个重要命题,同时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去小学化"和"去学科化"。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要让孩子从经验中获得知识,而孩子的重要生活就是游戏。《指南》也指出:"幼儿园有必要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  相似文献   

18.
幼儿期是良好生活习惯形成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幼儿要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可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小班幼儿对于规范和要求的认识较为模糊,其行为常常随着兴趣而转移,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不稳定性。但小班幼儿又具有很强的可塑性,此时进行习惯养成教育最适宜。家庭对小班幼儿生活习惯的影响不容忽视,幼儿园不仅要在教育理念上与家长达成一致,更要在方法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通过有效的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  相似文献   

19.
幼儿音乐游戏活动的实践表明,将"玩""美"教育理念渗透于幼儿音乐游戏活动中,能够让游戏成为幼儿特殊的审美活动,能让幼儿在"玩"一样的环境中接受审美教育,培养审美感知,提高审美能力,是实施幼儿美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生活与教育是一个东西,不是两个东西。在生活教育的观点看来,它们是一个现象的两个名称。""从一定义上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同时,我国《幼儿园教师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两者结合来看,我们可以认为,生活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素材与来源,生活经验也是幼儿游戏的重要基础。一、发现问题自主性游戏作为一种培养幼儿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