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承志在1994年出版的散文集子《荒芜英雄路》是一部在文坛引起了较大争议的作品,在这部散文集中表明了作者的文学态度和文学立场。本文主要通过简析这部散文集来关照张承志本人的文学理想,以及这种文学理想的成因,从而透析一个作家对文学本真意义的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
美点赏析以《班主任》走红文坛,以《醒来吧,弟弟》等"伤痕文学"名篇奠定了在中国文学史上辉煌地位的刘心武,于2003年出版了《眼角眉梢》这部散文集,有评论说这部散文集记叙了刘心武先生的生活感悟,"深邃老辣,催人泪下"。纵观文集,或描摹众生的活法,或探究新生事物的奥妙,或追索历史深处的玄机,或记录海外所见所闻以及建筑评论,每篇文章都从人或物的"眼角眉梢"的细微处着笔,用纯美的文字表现出来,让人得到诸种阅读的快感。其中的《眼角眉梢》是一篇极富生活气息的美文,它向我们阐述了在生活中要学会“察言观色”的人生道理。刘心武的“眼角眉…  相似文献   

3.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主题之一.男女两性的性别和谐又是其重要内涵之一.无论是生活还是文学都在呼唤两性和谐的构建.两性和谐是社会理想,同样也是文学理想、写作理想.本文以性别为视角,试在分析女性文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指出性别和谐与和谐社会的关系.进而阐明女性文学未来发展应该坚持的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龙宇 《初中生》2006,(25):29-31
<为你打开一扇门>是散文家赵丽宏为语文出版社和天津教育出版社联合出版的<中国学生必读文库·文学卷>写的序文.作者凭借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向阅读这部<文学卷>的青少年读者介绍文学.他用散文诗式的语句,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文学是什么,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文学的魅力,激起青少年读者对文学的浓厚兴趣,鼓励大家去打开文学这扇神奇的大门.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西部文学作品,特别注重主题的厚重,读起来总有一种沉重感。作家刘志成的散文集《一条歌的河流》就非常典型地体现出西部文学的这种主题特点和文化特质。如果说,作者在为这片有着如此深厚文化底蕴而又如此贫穷的土地唱着一首歌的话,那么这一定是一首深情而沉郁的歌。可以说,这就是这部散文集鲜明动人的思想情感基调。苦难的描写显然是这些作品的主要内容。作者就是在这片贫瘠土地上生长出来的作家。从散文集的许多篇什里我们知道他的贫苦出身,在西部农村的苦水里泡大,经过了许许多多生活的打  相似文献   

6.
《倾听叶尔羌》这部散文集创造了独特的审美效应,开拓了无穷的意蕴空间。以该散文集为例,探讨了喀什本土作家散文中蕴含着的丰富的思想价值、人文价值、情感价值。  相似文献   

7.
《白毛女》是我国歌剧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本文通过分析这部作品的女主人公"喜儿"的文学形象和音乐形象两个方面分析了"喜儿"的艺术形象.喜儿的文学形象从天真的农家少女到坚韧不屈的复仇者,作者分别用不同的音乐主题代表"喜儿"不同时期的性格.  相似文献   

8.
夏目漱石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卓越的作家,其所创作的众多作品对日本文学乃至世界文学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其中长篇小说<心>于大正三年在<朝日新闻>上连载,这部作品深刻反映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中利己主义者的可怜、可悲的内心世界.对主人公先生的人物形象的塑造可谓入木三分.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的文学理想“美在生命”,是沈氏文学批评的根基,是理解沈从文创作的一把钥匙;透过这种文学理想,我们可以看出沈氏的文学目的观——“无目的的目的性”,即这种文学理想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现代派文学中,审丑取向代替了审美取向,丑与荒诞代替了崇高与滑稽,构成了奇特的非理性的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1.
简·奥斯丁的<傲慢与偏见>在我国50年代被视为进步的现实主义作品,而使得这部作品的译介得以实现.这种重视作品思想性的解读同时导致了译作中的种种"偏见".类似的情况还能在一些西方国家的译作体现.这种情况表明了特定的社会政治因素对文学翻译产生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陆 《文教资料》2009,(21):21-22
哥特式小说是西方文学的重要样式之一,在西方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旋转的螺丝钉>是亨利·詹姆斯的一部哥特式作品,长期以来围绕这部作品存在很大争议,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这些争议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探讨了这部作品的文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3.
李春平的官场小说与"权力美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文学陕军"的新生代中,李春平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家.他的一系列作品使他在全国文坛声名日隆.新作长篇小说<步步高>着重表现了执政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这一主题,出色地塑造了一位富有执政智慧的现代领导者形象,而小说更重要的意义还在于首先提出了"权力美学"的概念,并进行了各个角度和层面的艺术表现.这部小说似已引发了新一轮的官场小说热.  相似文献   

14.
葵花宝典     
陈少华陈莉莉著《月儿在哪片云里》是一部母女俩合著的散文集。这部散文集大都描写校园生活。母亲在描写孩子童贞情趣生活的同时,反映了自己对教育的关注与对人生的认识;女儿的文章通过描写校园生活的苦与乐,表现了青少年追求个性的独立与精神超越的快感。散文集还展现了作者母女俩感情纠葛的故事,从中我们可品味到母女间血与乳交融的情感。  相似文献   

15.
"文学是审美意识形态"这一文学观念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创新和发展.该理论在"观念的整一性"、"文学客体"、"主体个性"等问题上存在疑窦.文学客体是有审美价值的社会生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客观存在.审美主体的个性和情感投入必须以高尚的审美理想为前提才是积极的.  相似文献   

16.
杨春艳 《毕节学院学报》2011,29(11):122-128
总体来说鲁迅的作品,表现得很理性,大多呈现出苍凉阴郁、抨击讽刺的意味,而在1926年创作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则风格迥异。从《朝花夕拾》的情感脉络来看,这部散文集表露出了一个伟大但又平凡的普通人的情感,触摸到作者内心最深处的爱,每一篇文章都有温暖融入。其温暖的文字主要源于其1925年与许广平开始的爱情,当然特殊的历史社会背景、已过不惑之年的年龄阶段及其特殊的心理也促成了这部温暖的文字。  相似文献   

17.
80年代以来,中国的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因素交织在一起给文学带来了又一次繁荣,其中“爱情理想”的书写就是这一转型时期重要的书写类型。文章就“爱情理想”的启蒙话语主题进行阐释和分析,旨在揭示“爱情理想”作为一种文学书写现象,其本质与内涵在转型期的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18.
杨学民先生这部专著对汪曾祺的文学史意义,汪曾祺在小说叙事语言方面的贡献、汪曾祺与中外文化艺术的关系等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作者立论之精辟独到,结论之客观持正,都使这部论著在近年汪曾祺研究中具有总结性意义.尤其是论者使用俄罗斯著名文学理论家巴赫金的"对话理论"解读汪曾祺小说的方法,恰如探寻艺术家独到品质的一把钥匙,找到了正确的钥匙,自然会有异于他人的收获.  相似文献   

19.
冰心“爱的哲学“中爱情题材的缺席,主要是她所接受的基督教义中博爱思想的反应,也同她对艺术和人生的独特审美理想以及她深厚的恋母情结密切相关.她对母爱、童真和大自然的爱的歌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宣扬,在“五四“时期文学和现当代文学的创作中独树一帜,形成了她个性化的文学风格.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20-30年代,随着"五四"的落潮,周作人的文学重心从社会性的人生关怀转向了个体性的人生关怀,表现了浓重的隐逸气.然而"隐逸"并不意味着作家就离弃了现实和"人的文学"观念,他的所谓"隐逸"其实是在既有"人的文学"观念框架内作出的一种调整,思想的实质倾向了"理想生活,或人间上达的可能性",仍沿续着"为人生"的文学轨道.这一变化的产生不仅和其"人的文学"观念的丰富性有关,还涉及到周作人现代和传统的二重人格以及这一时期社会境况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