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情景教学就是要让学生爱学英语、乐学英语,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更主动、更积极地投身英语学习中。本文阐述了借助图片,营造直观情景;运用实物,营造对话情景;注重媒体,营造导入情景;展示体态语言,营造活动情景的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2.
要培养学生学语文的兴趣,方式很多,比如,创造教学情景,讲究授课艺术,培养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但是不管怎样,关键是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我觉得大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导入诱趣。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如能迅速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能诱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整堂课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如何使学生“愿学、乐学”是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亟需探讨的问题,笔者尝试着在教学中精心设置多元情景,去有效激发学生的各种情感因素、心理因素,充分调动其参与意识,使其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体,使其学习活动成为他们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多元情景有哪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点进行尝试:一、创设多元导入情景——激起兴趣创设“多元导入情景”,也就是在传统的口述式导入的基础上,引进了音乐导入、表演导入等方式,它们新颖、生动、活泼,且富有启发性,能很好地抓住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4.
<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材料、教学方式的兴趣是我们教学的关键,也是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所应考虑的最重要因素。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如何点燃学生求知火花,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呢?一、充分重视课前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良好的开始,等于成功的一半。"别小看课前导入的短短几分钟时间,导入的好,可以让我们的学生以最快的速度进入课堂,以高昂的兴趣、活跃的思维进入学习。激趣的导入方式有很多,常见的有:1.悬念设疑激趣法:设置悬念是燃起学生学习探究欲望的前提,能让学生达到"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不能"的愤悱情景,从而使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  相似文献   

5.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是通过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生活情景引入课堂,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怕学”变“爱学”,从而培养出真正能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要求教师将新观念、新理念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也不例外。思品课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爱学、会学,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那么,如何使思品课教学充满兴趣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精心导课,唤起兴趣每教一节课,教师都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以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要有不同的导入法:如直接导入、经验导入、旧知识导入、实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悬念导入。如在教学《我爱我家》这一课时,从介绍某同学一家人的照片说起,让学生…  相似文献   

7.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是说让学生想学爱学,对学习产生了极大的热情和渴望,就能开发学生的潜力,取得良好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兴趣如此重要.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该如何去培养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的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赵志远 《中学理科》2008,(5):133-134
实验导入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进而转化为一种兴趣、乐趣、志趣,变苦学为乐学.惊奇现象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魔术表演导入,令学生感到无比的兴奋;游戏导入,可调节学生情绪,使学生乐学;对比实验导入,使学生更直观、快捷、深刻地获取知识;实验竞赛导入,引起学生的持久注意,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学生演示实验导入,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如何运用“实验导入”,要依据不同的原则,处理好“注意点”.  相似文献   

9.
王靖 《青海教育》2004,(1):41-41
常见的导入新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悬念导入法:运用悬念会激起人的好奇心,启发人去思考.在学习中适当设置悬念,能激发起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年关>一课的导入:每当过年的时候,同学们都会沉浸在一派欢乐、愉快、祥和的气氛中,那么在旧社会劳动人民过年时是否也这样令人高兴、愉快呢?著名评剧演员新凤霞同志给我们讲了她小时候过年的情景,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年关>.  相似文献   

10.
现行的初中英语教材一改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体现了新的教学思想,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使学生获得英语基础知识和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下良好的基础。它强调在情景中教,在情景中学,在情景中用,坚持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它更有时代气息,更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学习的兴趣,他们才能自觉地去学习、钻研,才能在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课前要精心设计,唤起学生学英语的欲望;利用情景教学,培养学生学英语的兴趣;利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1.
一堂成功的数学课离不开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突出一个"巧"字.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兴趣,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能支配内在动力,促成目标的实现.学生只有对所要学的知识产生兴趣,才能爱学、乐学.相反地,学生对学习如果不感兴趣,教师不管讲得多好,也只能是自我陶醉,自我欣赏.因而,导入阶段的主要作用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自觉性,引导他们自觉主动地迎接新知、探求新知、理解新知.  相似文献   

12.
<正>新的美术课程设置了"综合·探索"这一学习领域,为此我们针对综合探索课型知识量大、知识范围广、任务多的特点,努力探求,初步勾勒出了一种合适而有效的课堂模式。一、课题导入,激发兴趣课堂导入以激发兴趣最为关键,力求通过不同途径充分调动学生愉快的情绪和学习积极性,以达到让学生爱学的目的。如游戏导入法、动画导入法、故事导入法、儿歌导入法等,都能引领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如学习《精彩的戏曲》一课,我们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创设各种导入,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设计有趣的、学生能产生共鸣的导入,让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学习角色,时刻处于求知的兴奋状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科学知识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教师从"一厢情愿"中解放出来。改变学生的厌学物理学科的态度,改变学生不愿学为愿学、想学、爱学,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4.
在《哲学与人生》教学中,教师如何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案例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极有益处。“案例教学法”能使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愿学,变被动地学习为主动地学习。  相似文献   

15.
教师巧妙导入新授内容,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处理好课的导入,能激发学生的热情,激活学生思维,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但怎样把导入适当地放到教学情景中去呢?结合过去的教学实践,笔者根据教学内容、体裁和题材的不同,采用问题、故事、简笔画、歌曲、游戏等多种方法来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16.
正课堂导入是课堂教学的序幕,也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适当地进行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那么,怎样在数学教学中设计适当的课堂导入呢?笔者介绍了自己在数学教学实践中的一点粗浅感受,希望抛砖引玉,能为其他教师提供参考。一、情景导入法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利用身边熟悉的情景进行教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让他们  相似文献   

17.
在历史课堂中,主题鲜明的歌曲导入,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引起学生的思考,活跃课堂气氛;通过视频再现情景,能引起学生注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图片导入,形象直观,能引起学生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活动导入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立刻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去,激发学生的"乐"与求知欲。热点事件导入,能提高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而且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和探究欲望。  相似文献   

18.
成功的语文教学能开启学生的情感空间,思维空间,使其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导入作为课堂前奏曲,重在激发学生的美感、调动学生的兴趣、酝酿学生的情感,使其产生愿学、爱学、乐学的心理趋向。愉快教学理念告诉我们这样便可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因此,语文教师应美化教学的导入;让它“未成曲调先有情”;以期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9.
大哲学家柏拉图曾说过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也曾说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两位哲人的话道出了兴趣在求知中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认真观察教学实践 ,就会注意到 :当一个学生对某种学习产生兴趣时 ,总是积极主动 ,而且心情愉快地去进行学习 ,不觉得学习是一种负担。有兴趣地学习 ,不仅能使学生全神贯注 ,积极思考 ,甚至会达到废寝忘食的境地 ,可以说兴趣是智慧和成就的起点。兴趣有天赋的因素 ,但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培养。怎样去培养学生学历史的兴趣 ,是每一个历史教师在深化历史教学改革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  相似文献   

20.
新课改下的历史教学要通过精心设计导入、创设教学情境、创造成功的机会、语言与情感等手段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的良好习惯,变被动接受为积极的探索,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