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区”一词最早来自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把德文的“社区”译成了英文Community,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的意思。二十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将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中文的“社区”。“社区”一词在我国社  相似文献   

2.
公安机关社会管理创新是整个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机关驾驭社会治安稳定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基层、体现在派出所、体现在社区和农村。因此社区警务机制改革是公安警务机制改革中不可回避、不能逾越的重要环节。在梳理现代警务革命的落脚点——社区警务发展脉络的基础上,从法律文化的角度,剖析中国古代社会基层治安管理思想和制度,希冀汲取传统法律文化的精华,指导新型的现代社区警务建设。  相似文献   

3.
在社区警务中建立警情通报制度是完善社区警务,有效打击、预防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一项重要措施,具有重要的地位和现实意义.社区警务中警情通报制度的构建,应根据社区警务的特点,加强警情通报制度的立法建设,确立和发挥其在社区警务中的功能,扩大其在公安工作中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4.
张华 《农村教育》2006,(1):61-62
“社区”一词最早来自德国社会学家弗?滕尼斯1887年出版的《社区与社会》。美国学者查尔斯?罗密斯把德文的“社区”译成了英文Community,是公社、团体、共同体的意思。二十世纪30年代,以费孝通为首的一批中国学者,将英文Community一词译为中文的“社区”。“社区”一词在我国社会学界被一直沿用下来.它的含义是指人们在地缘关系基础上结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用于区别局限于血缘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互助合作的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社区警务制度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开始施行,90年代开始移入我国的一种新型警务工作模式和理念.要把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社会融汇生根,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不得不考虑本土的环境等各方面条件.因此,本文从制度移植的一般规律出发,谈谈如何更好地让西方社区警务制度在我国适应.  相似文献   

6.
“零容忍”顾名思义就是零度容忍,不能容忍。“零容忍警务”是一种警务战略,又称“生活质量警务”,其核心是通过对轻微犯罪(特别是公共秩序犯罪)采取强有力的执法措施,以预防更为严重的犯罪,并最终促使犯罪率下降的一种警务运作方式。零容忍的理论基础是破窗理论,这一理论在西方以及我国部分城市均得到了有效的践行。在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如何正确对待零容忍制度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如何把握和审视二十世纪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丈学‘现代化”,文学史的研究存在三大理论范式,即意识形态范式,“整体”性范式,现代性范式。意识形态范式认为,一九四九年前后两个阶段的丈学属于不同性质的文学。“整体”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丈学是世界丈学历史进程中的一个“整体”,并非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一九四九年而中断。现代性范式认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是现代性在文学层面的一种表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8.
张馨心 《考试周刊》2011,(53):231-234
本文通过对社会管理创新必要性的阐述,引出社区警务正是社会管理创新所倡导的实践,并将十七大中关于社会管理新格局所倡导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原则应用于警务工作中,以寻求社区警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区警务的实施要求社会成员对警务工作树立一种新的理念。违法犯罪产生于社区,社会公众是防控犯罪的主要力量。社区警务的核心是改善和密切警民关系,通过服务群众,实现社区警务社会化,达到社会治安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言语社区理论是社会语言学的重要理论。本文探讨了言语社区的定义和“社区”与“语言”何者第一位的问题,分析了言语社区具有的要素,以及怎样从语言学的分类上来确定语言变体。言语社区理论的发展将有利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各类研究的有机整合。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范围内,社区教育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为了更好地发展我国的社区教育,了解国外社区教育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现向读者介绍以下资料。一、什么是社区教育由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的不同,在不同背景下所形成的社区教育有着不同的意义,因此,社区教育在国际上并没有统一的界定。在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里,联合国倡导“社区发展”,即指通过教育的力量,发动社区居民自觉主动地参与改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各种活动。由于这是一种教育过程,所以“社区教育”被视为“民众教育”。在日本,“社区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意义相近。日本《社会  相似文献   

12.
用生活教育理论构建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生活教育理论构建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黄云龙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先生毕生从事生活教育实践、呕心沥血创立的一部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社会学,是构建“生活与教育”、“社会与学校”一体化的教育理论。用生活教育理论建构社区教育的科学基础是社区教育发展与社区教育科...  相似文献   

13.
当今的社区警务已经形成为一种理论,有着丰富的内容。文章立足于天津市的社区建设以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实际状况,努力寻找社区警务基本理论和天津社情、民情之间最佳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4.
站在世纪之交的十字路口,《作家报》和《时代文学》提出“现实主义重构”的理论命题,以寻求中国当代文学健康发展的正确道路,绝非出于制造“轰动效应”的策略性目的.对于广泛影响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发展,并且曾经构成中国当代文学核心要素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重新加以认识,尤其是对近年来在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强力渗透方式企图消解和取代现实主义,因而从反面促使现实主义自身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的现实加以科学考察和理论总结、阐释,无疑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支配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发展的,外来主义的作用固然不可低估,但传统文化的力量似乎更为强大。从戊戌维新到辛亥革命,认同明末清初学者对君主专制的批判及其民族意识,成为世纪初社会改革思潮的原动力;从五四到四十年代初,各种思潮的代表人物皆分别从传统文化吸取资源,传统思想的精华在中国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中放射出更加夺目的光芒。二十世纪对中国社会发展起最大作用的是社会主义思潮,古老的大同理想成为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与毛泽东的社会主义理论之共同的传统文化底色,但毛泽东的理论和实践有着更为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在二十世纪五光十色的各种社会思潮背后,几乎都可以看到中国古代的圣哲在发着诡谲的微笑。  相似文献   

16.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必将进入人类社会文明的新时期——知识经济文明阶段。而作为这一新的社会文明基础的知识生产,将更加依赖教育,教育必将成为社会的中心。“教育是社会的中心、生产的中心”正是我国二十世纪“杰出的革命教育家”——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论的核心思想。纵观近十余年来,中国当代教育改革与发展,所产生的新的教育思想理念,无不反映并持续不断地证明着:徐特立“群众本位”教育思想的现代价值。  相似文献   

17.
“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概念是现当代文学重大命题的一个理论浓缩,90年代“现代性”视角的引入使它受到了系统批判。但这种批判是社会转型的结果,二者在方法论上有一致性,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不应简单否定,而应该坚持历史批判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培 《成人教育》2016,(9):14-18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持续加速,社会治理创新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社区教育作为国家基层组织从“管理”转向“治理”的重要抓手,在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激活社会组织活力、提升社会管理效率等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基于此,在对社会治理、社区教育理论综述梳理的基础上,解析当前社区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社会治理视阈下社区教育发展实现路径,以期为社区教育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陶行知是一位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具有世界影响的杰出的教育改革实践家。他首创生活教育的理论与身体力行的教育改革实践,不仅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诸多教育实验中独树一帜,鼎足而立,对我国的思想启蒙、文化教育与爱国救亡运动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而且以自己改造传统教育的特殊功绩,丰富了二十世纪初篷勃兴起的世界教育革新运动的内涵,从而在我国教育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与多方面的实践经验,直到今天还在对中国与世界不少国家的教育改革,程度不同地发生着积极的影响,因而成为我国…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们先后提出了“成功老龄化”理论、“健康老龄化”理论和“积极老龄化”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了“社区”模式、“自治自助”模式和“政府投资”模式老年教育.未来十年,中国的老年教育将向普及化、社区化、远程化、规范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