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陈桂玲 《山东教育》2002,(34):46-46
小学数学教学的任务不但是使学生获取基础知识,而且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自觉地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注意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方法的能力。一、精心设计问题,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因此,我在课堂教学中不仅给学生精心设计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而且注意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如教学“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我问学生:“看了这句话后,你们有什么问题?”有的学生举手提出了下面的问题:“为什…  相似文献   

2.
一、指导课前预习,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中解决那些自己能解决的问题,要让学生知道,这样做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助于培养他们发现重点、难点的能力。可是,就算这样反复叮嘱,仍然只有部分学生在课前预习。针对这种状况,我们课题组精心设计了语文预习卡,以富有逻辑性、启发性的自学提  相似文献   

3.
语文教学一定要“目中有人”。小学低年级是阅读学习的起步阶段,一定要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一开始就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本课设计以激发兴趣、人景生情、读中感悟为突破口,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韩文 《考试周刊》2013,(83):27-27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部分教师习惯于课前精心设“教”,而忽视了要精心设计“学”,引导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研讨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授之以渔”,安排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从而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学习能力。那么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研究讨论问题的能力呢?笔者谈谈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方法中,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显得尤为重要。文章试从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摒弃一切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提问,让学生的思维“跳一跳”才能“够得着”,使课堂提问具有启发性,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6.
语文是最基础的学科,语文教学如何打破旧模式,建立新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创新意识来自质疑。“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学中,教师应充分鼓励、启发、诱导学生多提问题,多质疑。如教《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可先设问:“小女孩为什么在大年夜去卖火柴,而不在家里过年?她爸爸为什么要打她?”这样提出问题,有利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兴趣是创新的动力。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导语,以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带着这种积极的欲望参与学习,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记忆,发展智力,培养创新意识。因此,教师应注意…  相似文献   

7.
文章论述了自己在语文教学中怎样通过“提倡课外阅读、丰富知识储备”、“指导预习过程,培养预习能力”、“围绕预习重点、精心设计训练”来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正>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学生学习的过程中,疑是深入学习知识的起点,有疑才能有问,有问才能有思考,才能解决疑难问题。要使学生“有疑”,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质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致力于提“问”的艺术。每堂课教师都要根据学生自读中所”惑”之处精心设计富于启发性的问题,为学生创造恰当的自己活动的机会。问题提的好,犹如一颗石子投向平静的水面,能激起学生思维的兴致,激发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这说明设计语文作业,要能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从多方位、多角度来设计语文作业,既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优化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既重视语文素养的提升,又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语文练习的设计和训练怀宁县雷埠乡牛店小学李耀林新《大纲》指出;“教师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分量要适当,不要让学生机械抄写,以利于减轻学生负担.”如何精心设计练习并有计划地组织训练,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情况下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课堂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最经常、最广泛、最具体的训练过程。语文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加强课中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中职语文教学作业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职业生活所需要的工作能力,提高职业素质。语文作业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要遵循教学原则,精心设计作业,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发展学生个性.  相似文献   

13.
引导学生提问题,培养“会问”意识,是数学教师亟待解决的迫切问题。因此不仅要给学生一个平等的课堂,还要给学生一个“想”的舞台,精心设计学生的“提问”,并做好学生解题后的反思,积极引导学生多注意周围的数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的具体目标在于使学生“自能阅读,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叶圣陶语)它的终极目标在于使学生学会学习语文,不断提高语文能力和精神境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在中学语文课堂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教师要变让学生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发现”为培养学生的“发现”的能力。下面就谈谈自己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意识的做法。学生“发现问题”的意识过程是:有问——敢问——善问的过程。要让学生“有问”,就要给足时间,让他们去发现问题,还要合理安排质疑时间(课前、课中、课后)。学生的“有问”,开始只在文章的字、词表面上,所提的问题,要么是鸡毛蒜皮的,要么脱离文章不着边际,甚至是“傻问题”。教师要特别鼓励学生“敢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以学生没有问题为目标,教师在教学中轻视学生对问题思考的能力,不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关心学生是否有不懂的问题。因此,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提倡学生多提问题,多思考问题,积极地解决问题,从问题中发现语文的神奇之处,探索语文的奥秘,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培养自主提问题的意识,认清学习的目的是培养自身的能力,不能盲目地追求问题的答案,这样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也能不断提高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要实现语文教学的目标,必须在语文教学中高度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思考题,重视理清作者思路,把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教给学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关键是要充分落实新《课程标准》的创新性学习的理念,有机结合“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式.为此,联系自己的教学研究与实践,谈谈阅读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三个层面.一、在“自主”提问中开发探究思维“自主”精神是《语文课程标准》强调的语文课的精髓.很多教师普遍认为:“探究性阅读”要从学生的问题开始,但我更深的体会是课堂上多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这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提倡的“自主”精神.现在反思我们以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在“自主”学习方式上的最大失误就是老师代替学生过多地提问,问的方式,问的角度,问的语言都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认为这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探究能力”.但真正一堂课下来,收效如何?结果事倍功半.如何培养学生课堂上自己提问,我认为首先是要让学生“敢问”,然后才“会问”.但不管问题提得怎样,哪怕是幼稚,错误或一文不值,只要是学生“自主”的,就有助于培养“探究性阅读”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大纲中注明“语文教学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熏陶渐染,潜移默化,循不往复,逐步加深”。简而言之,大纲中提到的“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该怎样注重情感教育呢?一、上课前利用“导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精心设计恰当的导语可帮助学生较快地融进课文的学习中。如教学《这不是一颗流星》,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都知道尊老爱幼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每个同学都…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虚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小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矍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本课的教学设计,摒弃了对课文内容作烦琐的分析讲解,让学生在精心设计的语文实践活动中领悟课文。表达个性化的见解,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学习资源无处不在,实践机会无处不有。所以教师要不断开发和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倡导互动式学习,让“互动”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源远流长的一泉活水;让学生在“互动”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互动”中提升语文素养。 ●学生与文本互动 阅读是读者跨越时空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活动。叶圣陶先生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