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洁 《乒乓世界》2003,(8):46-46
巴西公开赛是巴黎世乒赛后的第一站职业巡回赛。尽管波尔、萨姆索诺夫、格林卡等欧洲名将以及中国选手都没有参赛,但世乒赛新科状元施拉格的到场.给这站公开赛增添了一道亮丽的色彩。  相似文献   

2.
《乒乓世界》2003,(8):48-48
●辫:世乒赛男单新桂施拉格只在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上停留厂一个月.在巴西公开赛上.他败给当时排名33的凯恩.将“世界第”拱手让F马林.而马林与排名第二的波尔之间的分差只有5分。这又为F一期“t廿界第”的归属留下厂器念帖雅娜在巴西公开赛女单比赛中夺冠.这使她的排名上升罕第6位.女_了前5名的排名没有变化.但排名第1的张怡宁与排名第2的王楠之间的分差拉大到126分。国际乒联《世界排名》  相似文献   

3.
科威特公开赛:中国男乒遭遇滑铁卢 北京时间2008年3月12日.世乒赛团体赛后的第10天,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们未待休整.便迎来了奥运年的第二站国际乒联公开赛一科威特公开赛。  相似文献   

4.
《乒乓世界》2008,(5):24-24
世乒赛后男队的几个主力队员加上张继科参加了科威特和卡塔尔两站公开赛.整体上看打得一般.其中存在一些客观原因,打完世乒赛后.队员们普遍感觉比较累。以往打完一次大赛,都有一个调整的周期.而这次衔接得比较紧。世乒赛时他们的压力比较大.打完比赛人一下子松下来.这种状态去打公开赛,体力,精力、投入性和精神状态自然都会差一些。  相似文献   

5.
’96年国际乒联将本年度10站国际公开赛的赛制进行了改革,对每站参赛运动员的成绩进行累计,积分名列前茅者将于年底参加在中国天津市举行的世界职业明星总决赛,并给予优胜者以巨额的奖金。每年一度的法国和瑞典公开赛今年在法国的里昂市和瑞典的布鲁斯市进行。这两站的公开赛吸引了众多的世界顶尖高手。那是由于97年是世乒赛年,同时也是第44届世乒赛前为数不多的有价值的练兵机会。另外其更主要的是:由于96年夏季奥运会的举行,致使世界乒坛  相似文献   

6.
今年3月,国际乒坛最重大的新闻莫过于第45届世乒赛的改期易地。为备战世乒赛,中国国家队共进行了两次封闭训练,第二次是从3月8日到4月8日,为期整整一个月;同一时期的欧洲(包括有亚洲选手参赛),与往年一样,先后进行了英国公开赛和克罗地亚公开赛,加上2月份的卡塔尔公开赛以及欧洲12强赛,中国运动员比欧洲选手少打了三四站比赛。如果世乒赛确定日期后,在比赛前中国队再次为集训而放弃一两站公开赛,那么既使是主力选手也要为争夺巡回赛总决赛人场券而下一番功夫了。一一年一度的欧洲12强赛在欧洲乒坛具有相当的影响力。今年的比赛…  相似文献   

7.
在最后两站公开赛中,男单比赛爆出的冷门最多,在波兰,孔令辉被19岁的俄罗斯小将库兹明淘汰,秦志戬未能进前16。在丹麦,王励勤败在名不见经传的瑞典新秀莫林拍下。在参赛的超一流选手中,只有马林始终保持着良好的状态,两站公开赛均遭遇欧洲高手施拉格和世界杯新科状元波尔,四场强强对抗马林都以较大优势胜出,连获两站公开赛男单冠军。2002年,马林共夺得美国、德国、波兰、丹麦  相似文献   

8.
科威特公开赛:中国男乒遭遇滑铁卢北京时间2008年3月12日,世乒赛团体赛后的第10天,国家乒乓球队的主力们未待休整,便迎来了奥运年的第二站国际乒联公开赛——科威特公开赛。科威特公开赛因其高额奖金,向来能吸引众多世界顶尖高手参加。为了练兵,中国乒乓球队主  相似文献   

9.
《乒乓世界》2012,(7):60-60
封闭训练前,我们队员参加了韩国和上海两站公开赛,我觉得基本达到了为奥运练兵的目的。世乒赛之后我们立即做了总结,也进行了一些技战术的调整,练了些新东西,让队员们到两站公开赛里实践一下,同时也摸摸对手的情况。  相似文献   

10.
乒乓在线     
《乒乓世界》2003,(8):6-6
中国人重返世界排名第一 7月2日,国际乒联公布了最新世界排名,一个多月前刚刚登上世界排名第一的施拉格,由于在巴西公开赛上第三轮输给凯恩,排名也因此 掉到了第三,而中国的马林则重返世界第 一。这也是2003年中国选手首次登上排名 第一的宝座。当然,前三名选手之间的排 名积分非常接近:马林2241分,波尔2236 分,施拉格2232分。第一和第三之间只相 差9分!  相似文献   

11.
尽管伊拉克的紧张局势使中国、日本、韩国、中国台北以及法国等协会纷纷退出卡塔尔公开赛,但比赛仍然在3月3日如期举行。 参赛的男选手中,除去年卡塔尔公开赛单打冠军塞弗外,世界排名前10名中的施拉格、萨姆索诺夫、格林卡和普里莫拉茨均参加了本次比赛,施拉格和萨姆索诺夫分别被列为一、二号种子。  相似文献   

12.
陈洁 《乒乓世界》2003,(11):18-19
巴黎世乒赛男单夺冠,使施拉格登上了他运动生涯的巅峰.也因此成为最受中国球迷关注的欧洲选手。10月8日,当施拉格带着自己的女朋友和父母亲出现在江阴时,立即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兴趣  相似文献   

13.
不群之芳     
《乒乓世界》2012,(9):135-135
裁判刚刚举起得分的手势,张继科早已跃出挡板,亲吻领奖台。张继科得到了个人的大满贯,蝴蝶芳碳球板也随他站到了各项大赛的男单之巅,一览众山小。此前,只有施拉格手握蝴蝶T5000碳素拿下巴黎世乒赛。脆性的芳基碳素混编纤维,几经沉浮,终于在无机时代大放异彩。  相似文献   

14.
王庆生 《乒乓世界》2014,(7):131-131
第52届巴黎世乒赛上,奥地利世界冠军施拉格在十年后又出现在赛场上。已经41岁的他,第11次参加世乒赛,成为大赛中少有的几名参赛次数最多的“高龄”选手,自然引起国内外乒坛较大的反响。 中国球迷不会忘记,在2003年第47届巴黎世乒赛上,时年31岁的施拉格状态神勇,连续淘汰上届冠军王励勤和悉尼奥运会冠军孔令辉,又在决赛场上击败韩国的“黑马”朱世赫,首次登上世乒赛男子单打的最高领奖台,成为奥地利首位男单世界冠军,同时也被中国队列为备战世界大赛时的主要对手之一。  相似文献   

15.
●谭:2003年7月,波尔、施拉格和马林都没有参加国际比赛,但他们的积分还是发生了变化.在去年7月的美国公开赛中。马林拿到男单冠军,也获得了相应的积分。但这项积分的有效期仅为一年.所以他的积分下降.同样的原因也使施拉格积分变少.而波尔没有参加去年的美国公开赛,所以本月他没有积分损失,也因此终于重回世界排名第一的宝座国际乒联《世界排名》  相似文献   

16.
第47届世乒赛结束了,在最后一座舞台上,奥地利名将施拉格与韩国削球手朱世赫一起,为球迷们送上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大戏,最终。施拉格夺走了象征着男子单打最高荣誉的圣·勃莱德杯。当朱世赫最后攻球下网的刹那间,全场沸腾了,欢快的法兰西民间舞曲奏  相似文献   

17.
年度逆转     
《乒乓世界》2007,(1):61-61
年度逆转:日本公开赛女单决赛王越古4比3郭焱(-8,12,-7,-4,9,10,12)郭焱,中国女队主力,23岁,2006年日本公开赛前曾取得过世乒赛女团冠军、世乒赛女单亚军和世界杯女单亚军。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08,(2):40-40
2007年对我来说是比较特殊的一年.和以往相比,我在球技、心态上都有比较突出的进步。萨格勒布世乒赛是我的一个分水岭。在萨格勒布我留下了一些遗憾,但我也看到.那时我的能力、实力、成熟度还不具备拿冠军的实力。虽然我拿过几站公开赛的冠军,但我离世界冠军还有一定距离。打完世乒赛后.我冷静地做了详细总结,很快就走出了失利的阴影。  相似文献   

19.
3月18-21日举行的德国公开赛,正巧在男、女队第二阶段直通莫斯科比赛后。尽管德国公开赛只是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普通的一站,但由于正值世乒赛参赛队员选拔的非常时期,仅仅是男队参赛阵容中缺少了王励勤和马琳,便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在出征时就被记者团团围住的刘国梁不得不澄清道:“这个比赛任务是整体考虑和制定的,而且是在第一次‘直通莫斯科’之前就定下来的名单,不是有意针对谁。确定莫斯科世乒赛的参赛球员要综合评定,需要考虑很多次比赛,整体状态以及以往的表现才能最后确定。”  相似文献   

20.
《乒乓世界》2012,(7):48-49
宣布奥运名单后,我们参加了两站公开赛,亚洲的对手都参加了,最主要的对手德国队没来,等于世乒赛团体赛之后我们没有正式交手过。我们三个奥运参赛队员中,张继科表现最正常,第二站的取胜欲望比第一站稍微减少一些,但他在第二站里有自己的备战节奏,并且战胜了水谷隼,取得了心理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