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波尔与横握球拍运动员比赛的技战术特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波尔2004~2006年世界重大比赛的技术特点研究结果表明,1)波尔发球抢攻得分率高,发球以下旋、侧下旋、逆侧下旋为主,但下旋发球有所减少、侧下旋发球有所增加;其战术以正手发逆侧下短球至对方正手、中路,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攻和正手发侧下旋长、短落点的球后侧身抢冲战术为主。2)波尔接发球抢攻段得分率为三优,接抢段的技战术运用和得分能力较好,接发球使用正手较多,战术以快搓加转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或撇侧下旋球至对方正手大角战术为主,然后反拉或摆短伺机拉冲。3)波尔正手位的短球相对较弱,但接球后(第4板)的攻防转换处理较好,无论从使用率,还是得分率,波尔的相持段都占据优势。4)波尔正手进攻以前冲、加转弧圈和近台快拉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但使用比例逐年下降;侧身以前冲弧圈为主,落点多在对方的反手位,而加转弧圈的落点大多在对方的正手位,侧身进攻技术呈波浪式起伏;反手快带弧圈的使用率有所上升。5)波尔对横拍选手以拉两角伺机前冲或扣杀战术使用率和得分率呈波浪式起伏,2006年得分率高达70%,搓长短结合拉攻战术的使用率2006年突增到17%,得分率高达63%。  相似文献   

2.
反手发强下旋至A的反手底线,此球尽量长,配合转不转短球至A的反手不出台。A搓回后(通常到我方反手位),侧身抢拉。我方发球后应注意侧身步法不要过于前插,以免A搓的长球把自己顶住,令我方无法出手。发球后抢拉的这一板无需太转,由于A搓的球速度可能较快,我方要把弧圈拉得很转有相当难度,故而以速度、落点为主,力量上以借力为主,击球时间不可太晚(避免侧身位置太靠后,结  相似文献   

3.
年度回合11.9     
《乒乓世界》2005,(12):34-35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余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相似文献   

4.
运用统计法、文献法、录像观察法,对波尔的284个发球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引拍时肘部动作多变,左侧下变化多逆转强;中路短球在开局、中局和尾局多变;侧身位,以反手低抛、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为主,中间穿插有正手侧下顺转、侧上旋、急上、不转发球;中路短球、右侧下顺转发球、左侧短球在中局数量最多,其他旋转的发球和落点在开局、中局和尾局没有明显变化;关键时,习惯发特别转的左侧下逆转中路短球;发球后抢攻的位置反手位居多,发球后抢攻落点多为中路长球.  相似文献   

5.
发球——第三板——第五板的抢攻克莱帕尔擅长一套反手发球和正手侧身发左侧下旋与不转转的直线短球。他发球抢攻偏重于在第三板牵制对方,调动对方,袭空挡,打漏洞,然后在第五板以正手“强弧”抢冲得分。因此,他的“发抢”命中率高、意识强,是在比赛中战胜对手的一个绝招。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统计法和乒乓球技战术三段分析等方法,对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波尔处理关键球技术使用习惯和战术运用模式、效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波尔关键球发抢段主要是以发中路偏反手逆旋转侧下旋短球为主,结合发强烈逆侧下长球至两角后抢冲或抢拉;接抢段则以正手摆近网短球为主,结合搓两角长球,第4板抢拉或抢冲至对方正、反手大角;相持段主要依赖于正手相持和反手相持得分,与常规球比较看,到了关键球波尔主动侧身相持得分能力明显下降,而反手被动相持得分能力则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东月 《乒乓世界》2000,(3):27-27
发球的旋转与球拍接触球时的发力方向有必然的关系。一般来说动作向下发力,就是下旋,如果球拍触球的瞬间动作是往上钩,那就是侧上旋。无论是发侧上旋还是侧下旋,关键是要给人造成发上、下旋两种动作一致的错觉。因此,在发侧上旋时,触球时往上的发力是真的,而发完球后向下发力的动作是假象。这样会给人造成发下旋的错觉。 这一组图片是施拉格正手发侧上旋的动作解析。抛球前的基本姿势是站在侧身位,左脚在前右脚在后(图1~3)球抛起后,身体重心随之提高,开始引拍(图4~5)发球时,左脚抬起,身体重心放在右脚,执拍手的肘关…  相似文献   

8.
李晋  赵晖图 《乒乓世界》2009,(3):116-119
柳承敏在发斜线侧旋短球的动作与其发侧下旋短球的动作极为相似,这两个发球配套使用可以扰乱对方的判断,为自己的进攻创造良好的机会。高水平运动员在发侧旋短球的时候有很多技巧,如果发球的旋转为纯侧旋,那么球的弧线侧拐会更为强烈,因此对方比较容易判断出旋转,往往会直接采取台内进攻。柳承敏的侧旋短球会稍稍带有一些下旋,这样对方如果搓接,则很容易冒高;如果对方发力挑打,则很容失误。因此,看似简单的发球,其实暗藏玄机。  相似文献   

9.
年度回合     
年度回合:48届世乒赛男单决赛,王励 勤4比2马林:第5局10:9-11:9 马林发侧下旋短球到王励勤反手位, 王励勤反手侧拉直线。马林扑正手拉直 线,王励勤回球到马林反手位。马林侧 身再拉斜线,王励勤挡斜线然后侧身反 拉直线。马林扑正手兜斜线,王励勤正 手切,马林连续爆冲三板,王励勤回球 到马林正手大角,马林扑救失误。 入选理由:这一分是对王励勤和马林的 心理素质和意志的巨大考验,这一分的 输赢直接决定了两个人的命运;谁得分, 谁就会在气势上压倒对方。从技术上看,  相似文献   

10.
正手逆旋转发球·档案 几年前由波兰的克热绍夫斯基首先应用于国际比赛中,随后在欧亚各国流行,通过几年的实践,人们对这种发球的认识日益加深。从球性上看,它与反手侧旋发球基本相似,其长处在于: 因逆旋转的作用,它更宣于反手强和习惯两面上手抢玫的选手使用。同时,因其发球后走动取位方便。不乱阵脚,对以正手侧身抢攻为主的人也是可以接受的。 用正手发逆旋转发球,本身就是对思维定势的突破,况且此种发球出手相当隐蔽,难于判断。充分体现了旋转强、球性软、差异大、运行飘的特点。 此种发球旋转强烈,回接时不易借力,在窭战中难于摆短,无疑为擅长出台对攻的选手增添了取胜的筹码。  相似文献   

11.
李惠芬 《乒乓世界》2001,(12):30-31
在移动步法中,上身要保持平衡。 金择洙发球发到王励勤反手位短球(图1—6),王励勤则用侧身挑短球挑到对方正手位空档,金择洙发球后准备用正手枪攻,判断来球后,用交叉步扑过去拉直线(图9—12),他虽然在大范围跑动中跌跌撞撞,但是上身仍能保持平衡,说明金择洙的步法与体力很棒。王励勤见对方反手  相似文献   

12.
二防御接发球A推挡过网B顶起高球3)被追身接快速发球-顶起高球过程:1在1区接追身发球,侧身反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侧身反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2在1区接追身发球,微侧身正手顶起直线深球,有效完成10个球后,再微侧身正手顶起斜线深球10个,换项。  相似文献   

13.
发球时自已可以自由选择线路,但接发球时来球的落点则由对手的意志所决定,所以难度很大。但也并非全无规律,一般来说都是发到中路略偏右的短球为主,配台两大角长球。最简单的接发球方法是:对方发短下旋时,我方摆短或搓长;对方发不转球时,我方则以挑为主;对方的长球只要发出台,到我方反手位时,我用拉、打去对方正手位。  相似文献   

14.
话说多球4     
《乒乓世界》2013,(4):114-115
乒乓球技术里,有一项是完全可以自己练的,那就是发球。正手奔球、反手快长球、急下旋发球、正反手侧上下旋、正手转不转发球:低抛、半高抛、高抛发球(均可正反手发)、下蹲式发球等等,现在又有了逆旋转发球,种类繁多。一个人发球的优劣取决于速度、旋转和落点,但绝大多数球友往往偏重于关注自己发的转不转。笔者的建议是:先得练把球发快、发长,进而再谈发转和落点。成年人学发球,要能把球发得又快又转是最先要掌握的。我们文章的主题谈的是多球,而用多球来练习发球是公认最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直拍快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打法,它为我国在世界乒坛持续二十年保持领先地位作出了重大贡献。在五十年代后期,以王传耀为代表的直拍中远台两面攻,以傅其芳、容国团为代表的左推右攻快攻打法,已在世界乒坛上初露锋芒。六十年代初,我国涌现了李富荣、徐寅生等一批年轻直拍快攻选手,他们继承和发展了老一辈运动员的打法,由中远台两面攻变为近台两面攻,比中远台两面攻更加积极主动,快速凶狠,使左推右攻推挡更有速度、变化和威力,正手攻更加快速、准确、凶狠。在发球和发抢方面,有侧身低抛侧上下旋、正手奔球、反手急下旋、反手侧上下旋、正反手转不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4,(10):56-59
选手发球时以球拍摩擦球的侧部,就可能令发出的球带有侧旋。侧旋与上旋相结合即为侧上旋,与下旋结合即为侧下旋。带有侧旋的球落到对方台面和球拍上会产生明显的侧跳,这会增加对方接发球的判断难度,令其不易找准击球点、不易把握旋转强度而使接发球质量下降。为进一步迷惑对手,侧上旋与侧下旋常被穿插使用。传统上,欧洲选手发侧旋球较多,因此接侧旋球也相对较好。正常情况下,发球时都是由外向内挥拍,因此右手握拍者发出的球带左侧旋,落台后向对方的左边侧跳,而左手握拍者恰好相反,发出的球带右侧旋,向右侧跳。而近年开始流行的“逆旋转发球”则属于非常规情况,下期再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17.
《乒乓世界》2009,(11):114-119
用正手发逆侧旋(侧下旋)球是目前颇具威胁的发球技术,世界上很多优秀男选手使用逆侧旋发球的几率很高,比如德国的波尔、丹麦的梅兹,他们对此项技术的掌握十分出色。“钩子”发球属于逆侧旋发球的范畴,这种发球的技术动作更为小巧,并且在隐蔽性上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8.
《乒乓世界》2012,(2):104-105
1、发球后利用正手抢冲的套路在比赛中用得比较多。如果准备好使用这个套路,那发球一般要发转一点而且短一点的下旋或者侧下旋,这样对方搓过来更方便自己进攻。  相似文献   

19.
本期名将赏析是三名男子运动员在进攻中注重使用落点的套路。第一组是马龙利用巧妙的发球落点变化调动对手,随后侧身冲拉对方追身的技战术图解。这两板球的处理体现了马龙对细节的把控,展现了他强势的正手进攻能力和超强的落点变化意识。发球到小三角,干扰对方战术。图中,马龙发侧旋球到奥恰洛夫的反手小三角处,他想利用这个落点变化干扰对方接发球的反手拧拉。  相似文献   

20.
韦晴光 《乒乓世界》2008,(3):114-119
王励勤——侧身抢拉台内球 侧身抢拉,在来球的上升期击球 台内拉球是一项难度较高的技术,运动员在进行台内拉球前,必须具备精确的判断力,算清来球的具体落点,还要配合身体的快速移动,保证技术动作的合理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回球的质量。组图中,王励勤发侧下旋短球,马琳在接发球摆短时,弧线稍高、稍长。王励勤通过小范围的并步调整,果断侧身,在台内快拉直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