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兆和(1904-1986)祖籍湖北麻城,生于四川泸州,原名万绥。他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蒋兆和学贯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以浑厚有力的笔触揭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  相似文献   

2.
款识: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杜甫赞念李白诗句.庚申年,兆和. 钤印:七十有余(白文). 蒋兆和(1904-1986年),原名万绥,四川泸州人.被称为20世纪中国现代水墨人物画的一代宗师,是中国现代画坛独领风骚的艺术巨匠.蒋兆和学贯中西的代表作《流民图》,以其前所未有的宏大、悲壮,及浑厚有力的笔触展示了大师至真至善的人性,倾泄着对战争的愤怒,表达了对正义与和平的呼唤,为现代中国水墨人物画在世界艺坛上确立了光荣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集宁师专学报》2016,(1):26-29
写生是一个舶来词,在中国画中的写生已不再是一种绘画语言技能的训练,而已上升到人格修养的提炼和升华。水墨人物画作为由传统写意人物画衍生而来的新兴画种,水墨人物写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学习传统、探索笔墨语言、研究师法自然必不可少的课题,是为进行水墨人物画创作做铺垫,为水墨人物画创作搜集素材、积累绘画语言。  相似文献   

4.
夏道法 《文教资料》2009,(14):64-67
水墨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传统的水墨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在水墨人物画中,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运用才得以表现和传神,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水墨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既注重整体感觉.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笔墨的继承和拓宽.传统文化精华从“传统的”向“现代的”方向发展.历史证明是一条可行之路,也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对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需要有自己的主观感受和创造性,要有个人的绘画语言和独立风格,即能够在尊重客观对象、讲究现实主义的基础上,发挥自己的主观表现力。论文首先阐述了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发展概述,并从中国水墨人物画创作造型,创造范围,以及绘画语言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不断创新中国水墨人物画。  相似文献   

6.
与西方写实性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一样,中国传统人物画也是以关注现实为依归,且以叙事性的方式来表现生活中的事件,并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实主义人物画创作模式。但是,由于绘画材料的不同以及东西方审美的差异,中国人物画的现实主义与西方绘画又有很大的区别,最根本的体现就是:西方绘画中的现实主义是写实性的,而中国画的现实主义是写意性的。  相似文献   

7.
水墨人物画,宽泛地讲也可以叫做写意人物画,是中国画的一个重要画种。在历史上,宋代以前的人物画叫做工笔人物画,用线细匀绵劲,用色淡雅素丽。宋代以后,文人画兴起,更强调绘画的意境和形式,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现代写意人物画,是上世纪初西方绘画尤其是素描造型方法传入后,与文人画的笔墨结合的中西合璧产物。在历史上,由于人物画受形、形神关系及相关的社会性内容限制太多,不太适合文人画的“不求形似,逸笔草草”的形式主义要求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所以,文人画家很少选择以人物为画材,人物画的主体组成部分逐渐由民间画工的宗教绘画所取代。所以,相对花鸟山水来讲,人物画长期受到冷落,发展缓慢。针对这一情形,近代徐悲鸿等老一辈人物画家引进西学,用西方的造型方法来强化中国画的形象塑造,产生了一种新的中国画人物画风。这种人物画在近一个世纪中得到了迅猛发展,代表画家有徐悲鸿、蒋兆和,之后有黄胄、方增先、刘文西、卢沉、周思聪等。这种人物画风为了区别于以往的文人写意画传统,我们也可以叫它为水墨人物画。水墨人物画的独立与发展首先要解决造型方法问题。水墨人物画必须建立自己的具有民族传统特征的一套造型方法体系,使水墨人物画的造型从西方素描造型方法中剥离出...  相似文献   

8.
北宋年间,由于天灾和复杂的社会原因,造成饥民塞道、茹本食草、流离失所的悲惨境况。郑侠有感于此,曾作一《流民图》,以纪其实。惜原作早佚,仅留下了这段史实。本世纪三、四十年代,百九挣扎于命,处境极艰,尤其当年日本军国主义分子给中国人民带来的灾难远过郑侠之时,不少画家都有创作《流民图》的意愿,而留至今天的唯有蒋兆和的巨幅水墨人物画卷。 蒋兆和(1904—1986)生前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是举世闻名的水墨人物画大师。他早年因家境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画发展史上,方增先是一位勇于改革、独辟蹊径的艺术家,求新求变是他几十年来坚持不懈的艺术目标.他拥有扎实的绘画功底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尤其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阐释有其独到的一面. 中国水墨人物画发展到清代,由于市场的要求,出现了过于追求欣赏效果,而使得人物画趋于空泛浮夸及刻意而为等弊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徐悲鸿,正是因为把西方的素描观点引入中国水墨人物画而引起了一场变革.这样一来,使得水墨人物画在造型方面的重要性得以强化;同时,又将笔墨与造型有机结合这样一个课题留于后人.  相似文献   

10.
也日渐成熟。梁楷的长卷《八高僧故事图》,就表现了这种成熟的绘画气象。宋画大多缜密谨严,唐时的丹青倾向到此时已整理为丹青以外的水墨世界,山水、花鸟、人物分科,工笔、写意并行,且文人画兴起后,又注入绘画以文人诗意气氛。梁楷是水墨写意人物画的鼻祖,他的几张作品如《布袋和尚图》、《六祖伐竹图》、《泼墨仙人图》、《李白行吟图》等,在绘画史上享有较高的盛誉。我们把水墨技法的最早尝试与成功,归功于梁楷。那几张画以后,中国绘画似再无如此恣肆癫狂的状态再现。这件《八高僧故事图》是较工整的一件,与当时宋画的风格并无二致,但从中体现的写意风格却为同时代绘画少有。绘画表现了八位高僧,各有故事记载呈现。第一幅《达摩面壁·神光参问》,第二幅《弘忍童身·道逢杖叟》,第三幅《白居易拱谒·乌巢指说》,第四幅《智闲拥帚·回睨竹林》,第五幅《李源、圆泽系舟·女子行汲》,第六幅《灌溪索饮·童子方汲》,宋代是一个理性的时代。中国绘画自战国秦汉发端,经过唐代到宋代归纳整理,已几乎尽如人意,许多画科趋于独立,技法第七幅《酒楼一角·楼子参拜》,第八幅《孤篷芦岸·僧倚钓车》。  相似文献   

11.
工笔人物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最早的画种,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以线描为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它的传世作品,主要有卷轴画,墓室壁画。寺观壁画等形式;表现题材有神怪、道释人物、历史圣贤、叙事人物、肖像人物、社会风俗等。在远古时期的岩画和彩陶纹样,就已经可以见到最早的人物画样式。分别于1949年和1973年发现的战国楚墓出土的《龙凤人物图》、《人物御花图》帛画是现存可见到的最早的工笔人物画。由这两幅帛画,我们可以看到以侧面造型为主,单线勾描为人物画塑造的手段,在战国时代已经初步确立。汉代的人物…  相似文献   

12.
意笔人物画是一种水墨淋漓的绘画 ,传统中的意笔人物画一直把笔墨放在最为重要的位置 ,在意笔人物画中 ,人物的结构、动态、表情、气质及一切精神面貌都必须通过笔墨的合理应用才得以再现和传神 ,而笔墨也是借助表现结构的变化和不同物象的复杂形貌而得到充分的发挥。意笔人物画用笔要求厚重、稳健、力度、浑朴 ,既注重整体感觉 ,又注意每笔的用笔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海上画派”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一个重要流派。“海上画派”在继承传统绘画“扬州八怪”绘画思想的基础上,具有其独特艺术风格和鲜明的时代感。他们的画作既保持了中国画的一些传统特点,又以开放的胸怀融合着西方绘画,这些绘画的特点为后来中国的花鸟画如何包容并消化西方绘画的冲击而寻求的变革而提供了重要的启示。这些启示对于中国现代的水墨花鸟画创作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墨人物画正不断拓宽着它日趋强烈的个性化语言,汲取外来文化营养,发展完善自己的艺术语言,使之更具永恒的生命力,但中国画最基本的规律“笔墨”不能丢。从古代传统绘画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现代水墨人物画的艺术语言,丰富人物画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15.
《河西学院学报》2017,(6):125-128
速写作为一种造型手段与造型方法运用于水墨人物画,对水墨人物画的综合绘画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速写提高了水墨人物画绘画者对生活形象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和丰富的表现能力,激发创作灵感,收集现实生活的题材,寻找到符合绘画的创作素材。长期不懈地坚持画速写,可以提高绘画"造形"与"造型"的能力。水墨人物画与速写有着稳、快、准及随意的共同特性,水墨人物画结合速写语言的探索,可以形成个人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水墨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非常具有代表性的画种。关于对造型的认识,水墨写意人物画一直在不断地完善和发展。随着西方绘画的引进,中国绘画在绘画造型观念上产生改变,西方绘画的造型艺术与中国绘画造型方法相融合,丰富了中国画的画面效果。这种造型观念的改变,使中国画坛上出现了不同的绘画风格。水墨人物画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绘画艺术的优秀成分,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梁楷的《泼墨仙人图》是对传统线型经典语言的背离.是墨象语言真正独立的标志,它提醒人们重新审视传统“笔墨”与“水墨”之定义。虽然水墨人物画在历代承传中处于尴尬状态.但其发展的前景是可观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论述了梁楷的绘画特点及其与传统人物画的关系,探讨梁楷的水墨人物画对传统人物画的影响,从而明确他对传统写意人物画中的水墨表现做出的贡献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9.
194 9年以来 ,现实主义水墨人物画一直是国画人物画创作的主流、主旋律 ,而“写实”概念与“西方素描模式”是紧密相联的。从发展的眼光看 ,我们既要坚持中国传统的“笔墨”,又必须汲取“西方模式”,加强造型的基本功。国画人物的基本功训练就是要解决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从“素描造型”到“用笔用墨”是一个复杂的转换过程 ,而非简单直接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垮掉的一代"文学与现实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主义文学是西方20世纪的文学主潮,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上都具有鲜明的反传统的特征,但它与传统的现实主义并不完全对立。以20世纪50年代流行于美国的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和流派——“垮掉的一代”文学为例,对社会现实激烈的反叛、对自身命运清醒的认识以及特定的文学观念等方面都能够证明现代主义文学和现实主义之间既互相区别、各自独立,又互相渗透、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