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素质现状 2012年,笔者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测评量表以及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量表(16PF)对重庆市高职院校全国各地生源的大一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测评和人格测评。测评结果表明,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有365人,占检测总人数的21.1%;可能有心理问题、应该引起关注的学生有528人,占检测总人数的30.5%;心理健康的学生有834人,  相似文献   

2.
当前高职院校的弱势群体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问题,研究和解决高职院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问题,对高职弱势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篇从无锡高职院校弱势群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入手,采用了卡特尔16PF为研究工具,探讨高职院校弱势群体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原因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对泸州市高职大学生进行个性心理检测,并对其结果从各年级大专学生16种人格特质测验的平均值与标准差、次元人格因素分析、男生与女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人格特质比较、城市与农村学生的人格特质比较等几方面进行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将对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学生良好个性品质的塑造等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职教育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是促进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以及高职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高职院校应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准确定位;加强对高职生择业心理与行为辅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主渠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采用卡特尔16PF对某高职院校901名新生进行人格因素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高职新生的人格特征总体是积极的,同时也有消极的一面,不同性别高职新生在个性、心理健康状况和专业成就等方面都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主要是由于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一些误区和问题,导致了这种本身具有"范式"的特殊教育活动显得不够重要。因此,本文将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展开讨论,以期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路径,帮助高职院校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申淑征 《辽宁高职学报》2009,11(5):99-100,112
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是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通过分析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以及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现状,并针对已经存在的问题,从创建校园文化、班级管理、心理教育与咨询侧重点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以期在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大的意义。健康的心理是大学生完成学业、成才的前提。因此,在高职院校中,如何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预防学生的心理问题、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鉴于此,在分析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的基础上,就如何构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论述,以期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188名高职院校大一学生进行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测验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高职院校大一新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一些心理问题,对此,高职院校应加强对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营造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心理健康的教育环境。  相似文献   

10.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其自身特点,在分析高职学生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合理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目标体系,以期对目前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1.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人格教育相结合,将心理学中的人格理论融入课程教学,可促进高职学生人格完善。本研究采用卡特尔16PF量表对本校上大学生健康人格心理学的学生进行研究,并且在课程结束后对这些同学进行追踪调查,结果显示,健康人格心理学课程对于促进学生健康人格发展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的调查研究与工作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莹  陆旸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8):105-107
为真实、准确、全面地掌握高职学生就业心理状态,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学生的择业心理活动状态,并分析了影响高职学生就业的相关因素。针对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有的放矢提出方法对策,帮助学生走出择业的心理误区,摆脱不良心理的困扰,客观认识评价自己,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健康的择业心理。  相似文献   

13.
在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形势下,把高职生作为独立群体,研究其幸福感,对提升高职生的幸福感,促进高职生心理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和分析性别、年级、专业、成绩等因素及是否为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对高职生心理幸福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审美心理是大学生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审美心理及教育是许多研究者关注的问题。当前的研究以健康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对其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偏差及教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大学生人格障碍是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问题,不仅影响其心理认知、情感体验和行为反应,还对其审美心理产生重要影响,这也是研究者应当重视的问题。通过大学生人格障碍对其审美心理影响的研究,可为深入研究非健康群体审美心理特点、审美心理影响因素和大学生审美教育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选取廊坊师范学院和河北工业大学的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用罗特的《人际信任量表(ITS)》、《卡特尔十六项人格因素测验(16PF》和肖计划的《应对方式量表》为研究工具,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信任度总体偏高,人际信任无显著的性别、年级、生源地差异;人际信任与怀疑性和紧张性人格特质有显著正相关,而与稳定性、有恒性、幻想性呈显著负相关;人际信任与合理化挫折应对方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自责、退避应对方式呈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6.
王国珍 《高教论坛》2012,(4):121-123
新职教园区学生心理安全存在极大隐患,迫切需要建立学生心理安全监控预警、教育预防、紧急应对体系,尤其是完善"讲、训、辅、行"多元化、多途径教育辅导体系,促进学生心理成长成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和应对能力,将学生心理安全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避免和减少心理安全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宾业伟 《高教论坛》2012,(1):124-126
近年来,高职大学生心理异常现象不断增多,严重妨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文章通过分析高职生心理问题表现和成因,探索加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效性的机制与措施,增强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18.
社会的发展、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带来相当大的压力,在学生当中不同程度地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学校教育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成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类型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强调对高职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