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顾历史上有关专名的不同观点,以具体的语言实例批驳专名无涵论。专名具有丰富的内涵,其内涵是通过专名的“挂钩”功能得以展现的。在观察专、通名相互转化的基础上,我们可得出这样的结论:专名与通名之间在语义上没有本质区别,只有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2.
英语里有不少动物名称改变了词性,却仍然保留该动物的某种特征,读起来生动形象。赋予某些动物名称新的意义,可以取其形似(1—6例),也可以取其神似(7-14例)。  相似文献   

3.
英汉习语的英汉民族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两者历史发展轨迹不同,而文化现实和思维表达通过习语的反映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其翻译同样应该遵守“等值”的原则。本文分析了常见的四个方面的习语,阐述了其在翻译中的“等值”问题。  相似文献   

4.
李达 《中国科教博览》2004,(11):186-189
商事主体均要求有独立的主体资格,其独立主体身份的重要标志为其名称。然我国法学理论界及有关实践,甚至立法上经常将商号,企业名称,字号,商事名称等有关概念混为一谈,本文试将有关概念区分并认为有必要将这些概念重新定位乃至将某些概念舍弃,以明确相关法律保护的对象,从而更好地维护商事主体的平等地位,保障商业竞争的正常秩序。  相似文献   

5.
公历一年有12个月,但不少人并不知道其英语名称的来历。公历起源于古罗马历法。罗马的英语原来只有10个月,古罗马皇帝决定增加两个月放在年尾,后来朱里斯·恺撒大帝把这两个月移到年初,成为1月、2月,原来的1月、2月便成了3月、4月,依此类推。这就是今天世界沿用的公历。  相似文献   

6.
厂商名称往往会影响到产品的形象,销售等重大问题,英文厂商名称翻译有其基本要求与注意的方面,在具体的英译汉过程中,主要有音译,意译,谐音联想,直译转换,转换或不译等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7.
传统语文学家对动物名进行的考源可信率大约是58%。其主要弊病是:缺乏论证,音转义转的界限宽泛模糊,意义阐释不当,与动物特征不合,明显的以语流释语源,同时认可A和非A两个语源,简单沿袭旧说。原因是思维的混沌性。  相似文献   

8.
汉语拼音字母的名称音在《汉训拼音方案》颁布四十年后的今天还未得到广泛的推广和运用。其称说性的目的远未达到,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本着重从其制定原则中的符合国际习惯和提高名称区别力等方面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着重提出了让声母呼读音取代字母名称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方言词典、田野调查等材料,对搜集到的220多个伊春汉语方言饮食名称词进行分类释义,分别探讨其构词方式、来源和特征,力求全面系统地呈现伊春汉语饮食名称多元化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节假日甚多,有的是法定或公休假日,有的则被美国人公认为节日。根据美国英语学会提供的资料,现将其主要节日名称和时间列出,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高霞莉 《生物学教学》2006,31(11):73-74
本文总结了常见植物名称中多音字,将其分为三类:植物名称中的读音与生活中的常用音相同;不同的植物中的读音不同;植物名称中的读音与生活中的常用音不同。并注明了其普通话的标准读音。  相似文献   

12.
希腊罗马神话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自产生以来就对西方的文学艺术和语言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拟从英语中源于希腊罗马神话的词汇入手,追溯希腊罗神话对英语语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泉州古民居建筑俗称“皇宫起”、“汉宫体”,其建筑形制、风格、名称源自古代中原,一千多年来。泉州古民居建筑名称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语言学,化学角度探究泉州古民居建筑化的源流变化与化意蕴。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14.
浯溪,在唐永州祁阳县(县治在今湖南省祁阳县东南)南五里,因元结(719—772)而得名。元结《浯溪铭》序云:“浯溪,在湘水之南,北汇于湘。爱其胜异,遂家溪畔。溪世无名称也,为自爱之故,命日‘语溪’,铭于溪口。”(《元次山集》卷六)而浯溪之引起宋人的普遍关注,则由于语溪磨崖碑,王阮《题淡岩》诗乃谓“浯溪已借元碑显”。  相似文献   

15.
以北京、上海的1494个楼盘名称为主要分析材料,并参照天津、香港、中山的837个楼盘名称的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北京、上海楼盘名称“去通名化”现象已有一定程度的流行,并认为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是因为命名类语用的奇特性要求,二是因为在保留通名的前提下,楼盘名称既要简洁上口又要不重音重名的语用效果要求难以普遍达到。城镇建筑物属于特殊的地名,与作为行政区域的地名有所不同,它除了有标记和指位功能外,还附带有更多的商业色彩。楼盘名称的“去通名化”现象的存在有其语用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6.
书信的名称     
《阅读与鉴赏》2002,(4):27-27
“书”。最早并不作书本之解,而是作动词用.是写的意思。后来才作名词用。以后演变为书信,例如白居易的《与元九书》。  相似文献   

17.
八股文在名称上有各种差异,其来源有从文体构成和修辞上命名的,有从题目来源上命名的,有从历史角度命名的。有从等级制度上命名的,又有从传统思想观念和内容范围的角度命名的,因此需要我们对此进行分析和鉴别。  相似文献   

18.
Nancy 《初中生》2007,(7):61-61
同学们,知道吗?有些职业名称词是以-er,-r,-or,-ist,-man,-ian,-ar结尾的,下面就总结一下,帮助同学们记忆。  相似文献   

19.
“岁阳”考     
古代“岁阳”之名,《尔雅》与《史记》所载不同,二者其实是一回事,通过调整顺序、弄清通假,可以做到一一对应。“岁阳”之名由少数民族语言引入汉语,故译写中出现同音异写,造成混乱。  相似文献   

20.
CT是“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的英缩写,现已被汉语连带音带义借用,成为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的一个外来词。HSK之所以以CT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是因为其来源与CT等完全不同,它并不是一个外来形式,而是“汉语水平考试”的拼音缩写。HSK可谓应运而生。HSK等的出现,预示了或代表了汉语新词语产生的一种新途径。根据英字母的名称来重新规定汉语拼音字母的读音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