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13年12月,直系军阀、袁世凯麾下的大将冯国璋,被袁世凯任命为江苏都督。从此,冯国璋坐镇东南富庶地区,大力扩充了军事实力,财源亦滚滚而来。袁世凯恐他‘尾大不掉”,遂进一步对他进行拉拢,把自己的家庭教师周砥介绍给冯国璋为续弦,并任命冯为宣武上将军。此时冯国璋55岁。北洋政府省一级的军事行政长官由都督改称将军,冯国璋也将都督府改称将军府。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革命,是以推翻地主阶级腐败统治为目的的农民运动。在洪秀全等人的领导下,起义军很快席卷全国,严重地打击并动摇了清廷政权。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湘军与淮军,为维护腐败统治,对太平军进行了历时多年的血腥屠杀。在这场镇压农民运动的战争中,有一位并不为人们所注目、而成幕后为湘淮军筹军供饷,积极效忠清廷并直接参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的人物,他便是本存礼的主人毛鸿宾。  相似文献   

3.
王祖远 《湖北档案》2011,(12):41-42
袁世凯是清廷镇压捻军起义的淮军首领袁甲三的侄孙。袁甲三的子侄袁保庆、袁保恒、袁保龄,也都以办团练起家,官至二三品。袁家十分迷信风水命相,袁世凯在家庭的薰陶下,更笃信这一套。  相似文献   

4.
清末,冯国璋长期追随袁世凯,整军经武,为北洋集团的崛起发挥了重要作用。辛亥革命期间,冯国璋帮助袁世凯倾覆帝制,稳定了北方政局。而关于对待和战上态度的分歧,成为以后双方间的合作与冲突的不利因素。  相似文献   

5.
1915年元旦,袁世凯的儿子袁克定在汤山宴请梁启超,还请了杨度作陪.宴席上,袁克定列举了共和体制的很多缺点,问梁启超怎么看.梁启超以只研究政体不研究国体为由搪塞,心想袁克定为什么讲这些.梁启超回广东省亲的时候,特意绕道去南京见冯国璋,问袁世凯是什么意思,是不是要实行帝制,冯国璋说不知道.冯国璋决定亲自北上,面见袁世凯问个明白.  相似文献   

6.
辛亥武昌起事后,清廷迅派陆军大臣荫昌南下督师,镇压革命。通过考察陆军大臣荫昌南下行程,可知从1911年10月17日夜抵达信阳到10月22日抵达孝感,荫昌耽搁了近5天之久;从10月22抵达孝感到10月27日黎明令清军进攻,荫昌又耽搁了近5天之久。其行动可谓"一波三折":先"踊跃前行",既而"迟迟不发",最终"固布守局"。荫昌之所以如此,并非因为北洋军不听其命令,也不是他颟顸畏战。而是10月18日清军与革命军首战失利,令荫昌意识到,对付革命军并非易如反掌。因此,荫昌一方面要求调用大炮、机关枪等武器,一方面则赞同袁世凯提出的"固布守局"战略。早在10月21日,在盛宣怀、载泽的幕后推动下,清廷就已决定调回荫昌,予以袁世凯军事全权,目的则是令袁世凯迅速南下。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盛宣怀等人主张"速剿",对荫昌在信阳"迟迟未发"十分不满。同时,朝野内外,因"事权不一"之危害,纷纷要求清廷调回荫昌。这也是清廷决定调回荫昌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清政府镇压武昌起义电文一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这里发表的47件档案史料,反映了辛亥武昌起义后,清王朝上下在惊恐慌乱的同时,立即纠集军队,先派陆军大臣荫昌去武昌前线进行镇压,但在士无斗志,将不用命的情况下,又被迫重新起用袁世凯,并按照袁的部署,围攻武汉起义军,企图扑灭革命烈火的具体经过情形。这次公布的档案史料除注明出处者外,皆选自清外务部卷宗。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袁世凯对辽宁及三省革命党人活动的控制和镇压过程来探求袁与辽宁辛亥革命的关系。革命初,袁世凯为防止东三省政局难以控制,对革命派拉拢、分化,希图从内部瓦解革命派,后拉拢不成,袁世凯指使赵尔巽残杀革命党领袖,残酷镇压革命。  相似文献   

9.
辛亥鼎革之际,立宪派著名领袖张謇活跃于政坛之上,在推翻清廷、建立民国的政局变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张謇利用他的特殊身份,游刃有余地周旋于革命派、清廷和袁世凯之间,说服南北停战议和;指出非共和难以免生灵之涂炭,无以保满汉之和平,促使袁世凯、清廷接受共和理念;草拟清帝退位诏书,与革命派商议提出优待皇室、优待蒙回藏各办法,解除了清帝退位的后顾之忧,为最终实现辛亥和局做出了重要贡献。辛亥鼎革之后,张謇亦积极出谋划策,提出诸多建议,助力袁世凯接手政权,保证了政局和平过渡,避免了社会动荡和列强干涉,维护了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0.
段祺瑞的官有多大?在蒋介石一统天下之前的民国初年,除了袁世凯,民国还有四大总统,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再加上一个大元帅张作霖,谁也比不上段祺瑞这个国务总理的权势大。况且他还当过“总执政”。总执政是什么官?那就是换了名的总统!  相似文献   

11.
2012年12月6日,北京匡时国际拍卖有限公司举行夜场专场拍卖会,拍卖"南长街54号藏梁启超重要档案"。总计146个标的,100%成交,总成交价人民币6709.215万元。其中共计有287件信札,包括梁启超胞弟梁启勋收藏的梁启超信札240余件、康有为信札23件等,通信方涉及民国政坛风云人物袁世凯、冯国璋、孙传芳等人,内容涵括梁启超手书退出进步党通告、声援五四运动电报、讲学社简章、梁思成与林徽因定礼细节等;另有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  相似文献   

12.
关于1909年袁世凯开缺回籍问题,学界深入探讨了其缘由,但对袁世凯遭罢黜之前的史实梳理尚显薄弱,特别是对袁世凯五十大寿及其影响重视不够。在清末统治岌岌可危的情况下,袁世凯五十大寿的排场、造势之大,刺中了清廷上层年轻贵胄们的心。因此,慈禧、光绪过世之后,这些年轻贵胄就肆无忌惮地把矛头对准袁世凯。其次,对袁世凯开缺之后的社会舆论反应亦注意不够,报刊舆论对袁世凯开缺的认识与同情,正好为袁世凯赚足了社会声望。最出乎清廷意料的是外国媒体所表现的惋惜与遗憾,而此正为之后历史发展埋下深刻的伏笔。放逐袁世凯加重了清末以来本已缓和的满汉畛域,导致满汉官僚矛盾激化,是清朝快速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正>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代行颁布退位诏书,并以谕旨宣告接受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对于清帝退位,奉天方面的赵尔巽等清廷官员最初是持抗议态度的。在奉天所爆发的一系列革命运动中,赵尔巽采取的是坚决镇压的做法。然而,全国的政治形势已经不是奉天一地所能扭转,赵尔巽等人坚持立宪失败,乱世之下只得赞成共和。自2月17日起,赵尔巽先后通告东北各地:清帝退位,由袁世凯就任  相似文献   

14.
《档案天地》2008,(3):F0003
冯国璋(1857-1919年).字华甫.古隶河间人。1980年毕业于天津北洋武备学堂。1895年,协助袁世凯在天津小站练兵,任练兵帮办,后为教练总办共练成北洋六镇(师),为北洋军阀集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1911年11月7日,武昌城头打响反清第一枪才刚刚过去二十几天。二十多天来,南方各省纷纷响应武昌起义,清朝统治摇摇欲坠,清廷不得不重新起用袁世凯。就在这一天凌晨一点,石家庄清新军第六镇司令部内传出激烈的枪声,三天前才被清廷任命为署理山西巡抚的第六镇统制吴禄贞被暗杀,倒在血泊之中。暗杀的幕后指使人正是袁世凯。吴禄贞乃何许人,以至远在湖北前线的袁世凯急欲买凶暗杀之?一时间,吴禄贞成为聚焦辛亥风云的人物。  相似文献   

16.
一、电线走火,内宅尽毁 1916年6月6日袁世凯死后,黎元洪出任总统.10月冯国璋被选为副总统,在南京宣布就职,仍兼江苏督军.冯以原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府为其副总统府,并以国家元首的姿态公开接见中外记者,大谈治国方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辑的《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第一册,公布了不少道光三十年清廷为镇压两广地区会党起事而发的上谕,但清廷为何发布这些上谕及接受上谕后地方官员是如何遵旨办理的奏折,却收录不多,现将这两方面的有关奏折予以公布,以供研究者全面了解当时两广地区会党反清斗争的情况。  相似文献   

18.
1911年中国辛亥革命爆发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an)成为左右中国局势发展的关键人物.从支持清廷,到支持袁世凯,再到协调南北议和,他见证并参与了一系列改变中国命运的大事件.毫无疑问,朱尔典的行事原则都基于维护英国在华利益,但  相似文献   

19.
康熙六十年四月(1721年5月)朱一贵因不满清廷驻台官员横征暴敛,滥捕砍竹民人,与李勇等五十二人,在台湾罗汉门举旗起义。不久杜君英在淡水等地响应,起义军很快发展到数万人,几乎攻占了全台。义军拥朱一贵为中兴王,以永和为年号,并发布讨清檄文,声称“横渡大海,会师北伐”。闽浙总督满保得到台湾府治失陷的禀报后,立即调水师提督施世骠、总兵蓝廷珍率兵渡海,前往镇压。起义军在内有纷争,外遇强敌的情况下,作战连连失利。七月底朱一贵等被俘,后被押至北京凌迟处死。其余部众,隐匿山中,继续坚持斗争,直至雍正元年,王忠等人被俘,起义最后失败。本组史料除选自馆藏内阁兵、刑两科史书外,另有五件从满文朱批奏折中译出(文中题目以*标明),反映了这次起义的基本情况。现予公布,供研究参考。本组史料满文部分由安双成审定。  相似文献   

20.
沙平 《云南档案》2014,(9):28-30
<正>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义军攻克北京,崇祯帝吊死煤山。当时,统有重兵镇守山海关防范清军入侵的将领吴三桂,见明朝大势已去,准备归顺农民军。他带领从骑进京朝见闯王,途中恰遇从北京逃出的吴府家人,报告他其父母已被掳,他毫不动容,当报告他的爱妾陈圆圆为闯王部将刘宗敏所得时,他气得全身发抖,不由"冲冠一怒为红颜",立即掉转马头驰回山海关,开关引清兵入关,然后合兵夹击农民起义军,把起义军镇压下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