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正>一、2019年第11~12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9月23日和10月23日)1.为师之道:"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参与有乐》版块;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专题(文字量以1000~2000字为宜)。2.教学有招:初中室内体育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3.点击游戏:"迎面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技巧;改编的体育教学游戏。4.各抒己见:关注操场热点,互动交  相似文献   

2.
<正>一、2019年第9~10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7月23日—8月23日)(一)为师之道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专题。(二)教学有招室内体育课教学等。(三)点击游戏1."迎面接力"游戏培养学生竞争意识与合作能力的教学技巧;2.改编的体育教学游戏。(四)各抒己见1.对本刊上的文章直面点评;2.对体育课程改革和操场热点问题,发表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3.
<正>一、2019年第6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4月23日)(一)为师之道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文字量以1200字或2200字为宜。(二)教学有招小学中年级室内体育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三)点击游戏1.如何在奔跑类体育游戏教学中调动速度慢学生的积极性;2.改编的体育教学游戏。(四)阳光操场校内大课间体育活动或校外体育活动。(五)各抒己见1.对本刊上的文章直面点评,或扬或  相似文献   

4.
<正>一、2019年第8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9年6月23日)(一)为师之道1."第三届全国学校体育优秀教育教学案例专集"《参与有乐》版块;2.做一个睿智的体育教师。(二)教学有招1.小学高年级室内体育课内容、教学方法、组织手段、评价技巧等。(三)点击游戏  相似文献   

5.
<正>2010年第6期:最佳投稿日期(2010年3月21日4月20日)1.教师心声:(1)我的学校体育生活;(2)我与体育委员、体育小组长(学校体育骨干)的故事;或我与异性学生的故事。2.教育策略案例。3.点子下载:体育课堂教学中处理"突发事件"的技巧;或带队参加比赛的策略。4.点点新意:巧用体育游戏提高"投掷"技术水平的方法与技巧。  相似文献   

6.
<正>一、第七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5月23日)我与教研员的相处之道;典型走跑类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体育课的常用教学结构及教学实例;足球在走、跑教学中的运用。二、第八期初定征稿主题我与年长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典型跳跃类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教育案例;体育课的常用教学结构及教学实例;足  相似文献   

7.
<正>(收稿截止时间:2014年8月23日)一、本期重点征集的主题1.点击游戏:有利于发展"曲线跑"能力的体育游戏及运用研究。2.教学有道:如何保障"支撑跳跃"教学的安全。3.国标项目:组织学生学练"篮球运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  相似文献   

8.
<正>一、第五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3月23日)为师之道:我与班主任的相处之道点击游戏:我是怎样教对抗性体育游戏的;或对抗性体育游戏的教法研究教学有道:室内体育教学内容(各类操)及教学实录案例一物多用:小垫子在技巧教学中的运用阳光操场:校内竞赛的内容、方法介绍二、第六期初定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4月23日)为师之道:我与校领导的相处之道  相似文献   

9.
<正>一、第八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6月23日)我与年长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教学中典型跳跃类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体育课的常用教学结构及教学实例。足球在走、跑教学中的运用;对本刊或热点问题的评论。二、第九期初定征稿主题为师之道我与青年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点击游戏典型投掷类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教学有道体育课的教学组织方法及教学实例。  相似文献   

10.
<正>(收稿截止时间:2014年10月23日)一、重点征集1.点击游戏:有利于发展"障碍跑"能力的体育游戏及运用研究。2.教学有道:如何保障"跳山羊"教学的安全。3.国标项目:组织学生学练"足球运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二、本期友情提示1.投稿的文章必须是原作,在发表前  相似文献   

11.
体育游戏的"选、管、总"三步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智慧、知识和教学经验,科学地选取或创编具有全面育人的、适应体育教学需要的游戏,并精心组织,严格管理,总结评价,以达到提高教学的方法这一目的。这三步是:第一步:针对教学内容,有目的地选取游戏;第二步:针对游戏的过程,严格管理;第三步:针对游戏的效果,科学地总结评价游戏。概括为"选、  相似文献   

12.
<正>(收稿截止时间:2014年6月23日)一、第8期期重点征集的主题1.有利于学生做好准备活动的体育游戏及运用研究2.如何保障技巧(仰卧推起成桥)教学的安全3.组织学生学练"前抛实心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二、2014年各期征集的主题1.教学趣事或教育随笔2.对"获奖案例"的"有感而发"3.曾经举办过的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比赛组织方案简介与研究4.对近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与课改热点问题的议论。  相似文献   

13.
<正>一、2016年第十一期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9月23日)1.为师之道:我的生活之道——我们在生活中学习,在生活中成长。作为体育人的生活总有些别样的快乐值得回味,值得追忆,值得叙述。2.教学有招:双杠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如何运用短绳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3.点击游戏:利用游戏教篮球、排球、足球的方法。4.阳光操场:全员参与、有利于发展学生体能、有趣、安全的校内体育竞赛内  相似文献   

14.
<正>研读了本刊2019年第4期《改造经典游戏,发展篮球运球能力》一文,激发了笔者创新的灵感。原文作者将传统经典体育游戏运用到篮球运球教学中,玩法新颖实用,让传统经典体育游戏焕发出了新的活力。笔者也尝试将其他经典游戏与篮球教学融合并在课堂中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一、"冰糕"化了游戏方法:多名学生一组,每人一个篮球,指定一位追逐者,其余学生为"冰糕"。游戏开始,"冰糕"在指定范围内运  相似文献   

15.
<正>一、2020年第四季度栏目主题为师之道:读书明理——做一个爱读书的体育教师。点击游戏:游戏教法接龙赛,根据第1~2期提供的体育教学游戏及教法变化建议,发现还有其他值得借鉴、经过实践检验的变化方法与可操作的教法,作为"接龙"稿件,直接投稿参与,但需标明接在哪一个游戏后面;简易器材类体育教学游戏。教学有招:研讨室内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各抒己见:关注课改热点,互动交流研讨;杂志文章质量,直面点评议论。  相似文献   

16.
温馨告知     
<正>一、2016年第四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2月23日)1.后滚翻教学的方法与技巧;2.有利于发展跳跃能力的游戏;3.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方法与组织形式介绍。二、2016年第五期初定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6年3月23日)1.为师之道:青年体育教师专题——初为人师(青年体育教师生活或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美好愿望、职场趣事)。2.教学有招:如何运用短绳发展学生  相似文献   

17.
<正>点子搜索:搜索妙计高招共享教育智慧一、2020年第9期部分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20年7月23日)为师之道:读书明理——做一个爱读书的体育教师(只编审案例参与者的稿件)。点击游戏:游戏教法接龙赛,根据第1~2期提供的体育教学游戏及教法变化建议,发现还有其他值得借鉴、经过实践检验的变化方法与可操作的教法,作为"接龙"稿件,直接投稿参与,但需标明接在哪一个游戏后面;简易器材类体育教学游戏。教学有招:研讨室内教学,提高教学实效。各抒己见:关注课改热点,互动交流研讨;杂志文章质量,直面点评议论。  相似文献   

18.
<正>一、第十期重点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8月23日)我与女体育教师的相处之道;典型室内体育游戏变化的方法与技巧;足球在跳跃教学中的运用;评析本刊上的文章、体育课改或热点问题。二、第十一期初定征稿主题(收稿截止时间:2015年9月23日)我与男体育教师相处之道;典型对抗性体育游戏(如长江、黄河,互射)变化的方法与技  相似文献   

19.
《体育教学》2013,(5):80
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师们课堂教学中游戏的运用与创编能力,提供更多的体验、学习和了解体育游戏发展新动向的机会,加强直接交流与教学实践的指导,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我刊拟于2013年6月28日至7月1日在浙江海宁举办"2013年《体育教学》体育游戏研讨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一、主要内容1.专家讲座;2.游戏展示;3.游戏培训;4.优秀论文颁奖。  相似文献   

20.
<正>(收稿截止时间:2014年9月23日)一、本期重点征集主题1.点击游戏:有利于发展"障碍跑"能力的体育游戏及运用研究。2.教学有道:如何保障"跳山羊"教学的安全。3.国标项目:组织学生学练"足球运球"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技巧。二、各期征集主题1.为师之道:教学趣事或教育随笔。2.教育锦囊:各类教师对"获奖案例"的"有感而发"。3.阳光操场:曾经举办过的全员参与的校内体育比赛组织方案简介与研究。4.各抒己见:对近期《中国学校体育》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与课改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