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正>化学学科实践能力是通过利用化学学科核心知识、学科思维及方法,在真实情境中进行探究、体验所形成的关键能力,也是科学探究与实践这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实验探究活动、调查与交流实践活动、项目式学习可以有效培育化学学科实践能力,使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求知转变、从浅层认知向深度学习转变、从知识传授向素养提升转变、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转变。  相似文献   

2.
彭海华 《江苏教育》2023,(11):21-25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着眼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却削弱了知识掌握的深度。跨学科主题学习意在超越二者各自的局限,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在跨学科实践上,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为导向,以大任务为锚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致力于问题解决;在学习评价上,评价内容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3.
王学化 《天津教育》2023,(13):61-62
<正>核心素养导向的通用技术实践学习需要开展深度学习。学生通过深度参与技术问题探究、深度加工技术理解,才能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是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向主动获取知识,让学生不仅掌握学科知识,而且能从新的信息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获得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项目式学习是实现深度学习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美国巴克教育研究院长期致力于项目式学习研究,认为学生在面向真实世界的项目学习中,可以收获深度知识的同时,能培养学生协作能力、  相似文献   

4.
议题式教学是素养化背景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探索。议题式教学因其契合核心素养培育下的思政课教学,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促进议学过程的深入开展方面超越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深度学习作为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抓手和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在议题式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议题式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课堂教学难以超越浅层学习的现象。为此,应精准选择议题、创设真实的议题情境、搭建问题支架、开展多元化评价,突破深度学习视域下高中思政课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困境。  相似文献   

5.
深度学习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本文鉴于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浅层化现状,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尝试基于深度学习理论,从依托真实情境,触发活动与体验;研读语篇,探究主题意义;迁移应用,搭建写作支架;多元评价,以评促学等方面探索英语读写教学模式,旨在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其核心素养,最终实现英语学科的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6.
项目式学习作为将学生置于中心地位、置于真实性情境中,创造性解决问题并形成外显性学习成果的育人方式,能联通学科世界与真实生活,整合个体与社会价值,为核心素养时代育人方式的深度变革提供突破口。从历史维度来看,项目式学习历经从Project Method到Project-Based Learning,再到Hybrid-Project Based Learning的演变,理论基础从进步主义走向建构主义与联通主义;从价值取向来看,项目式学习在当代教育实践中体现为凸显实用性和现实性的实践取向、重视核心概念和学科思维的学科取向,以及整合学科世界和现实生活的素养取向。对于我国而言,在项目式学习本土实践中可立足于“时代新人”的培养,开发以“大概念”为统领的项目课程、创建互联互通的项目式学习空间、重构他者性的项目式学习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站在培育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角度,整合、凝聚、统摄数学知识,构建实践式、焦点式、生活式、演绎式主题学习,将素养贯穿、渗透、弥散于教学各环节中,拓展知识广度与深度,引导学生深度学习,整体把握知识体系,使知识与能力活性化、合力化、迁移化,从而提升和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8.
当前,地理课堂活动中存在着“活动无协作、协作无构建、构建低水平”等问题,增强学生的知识建构有利于学生从浅层学习向深度学习转变。基于协同知识构建模型建立地理深度学习模式,并以“植被”为例,设计深度学习教学方案,实践结果表明该学习模式有利于促进地理核心素养的落实。  相似文献   

9.
<正>大庆路小学大力推行项目式学习,在不断地教学探索中,总结出项目式学习的“四真三通”模式。一、“四真”驱动成长,让项目式学习真实发生所谓“四真”,即满足学生真实的需求、基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模拟真实的生活场景、指向真实的项目成果。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往往在教师的主导下进行。在项目式学习中,学生需要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对现实生活情境进行分析与探究,将教材知识迁移、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相似文献   

10.
为改变学生游离学习、虚假学习现象,教师要改进教学策略,打造思辨课堂,促进深度学习。为此,教师要搭建思辨平台,巧设悬念式导课、精选辩论式话题、聚焦两难式问题、借力项目化学习,打开思辨通道、激发思辨火花、促进思辨发散、提升思辨效度;开发思辨资源,优化学习评价,持续且有效地推进学生的学习从浅层到深度的提升,推动学生成长从成绩提高到素养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从浅层学习转向深度学习,既是深化学科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切入点,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点。教师可结合深度学习内涵及DELC的理论框架,制订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教学设计,助力学生学习知识从“碎片化”走向“体系化”,建立结构化知识体系,促使学生自主完成知识的整合、同化、迁移及应用。  相似文献   

12.
深度学习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学习模式,在这种学习模式下,学生对学习内容积极深入地理解,并结合自己已有的能力素养,全面系统地做出权衡、批判和运用,从而形成新的能力素养。在深度学习中,教师的引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课堂引领主要有以下四种模式:情境式引领,项目式引领,支架式引领和反馈式引领。情境式引领指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项目式引领指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若干项目,教师通过项目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支架式引领指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教师提供相应的支架,帮助学生顺利完成深度学习;反馈式引领是指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积极的反馈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3.
项目式学习以真实的问题为驱动,让学习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以真实的情境为载体,让知识容易掌握和理解;以真实的学习为体验,让知识生成与建构;以真实的评价为激励,让能力得到发展。项目式学习让学生站在学习的中央,真实思考、真实体验、真实探究,从重视知识获得的结果回归能力提升的过程,通过真实的学习经历,让学生得到发展,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生长。  相似文献   

14.
整本书阅读与项目式学习均是长程实践活动,教师可设计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以项目推进整本书有效阅读。学生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存在随意性、肤浅性、评价单一性的问题。项目式学习具有合作性、综合性、深刻性、探究性、创新性,借助项目式学习“真实参与、学科融合、公开成果、全程评价”的做法,通过项目驱动持续推进整本书阅读,使整个阅读过程有序化、系统化、深度化,进而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形成和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实施可通过:串联知识、融合学科、创意表达、审视过程四个步骤促进有效地深度阅读。  相似文献   

15.
满娜 《中国教育学刊》2023,(S2):110-114
唯分数论和知识结果论会导致偏重知识单方面灌输、机械记忆以及大量重复性练习等繁重而浅层的教学和学习模式的使用,使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对学科方法的认识浮于表面。深度学习旨在培养学生具有系统化的学科知识结构,强调学习的过程是建构理解的过程,引导学生采用促进将所学知识迁移应用的学习方式。深度学习的实现要以教师对深度学习理念的理解为基础,并在教学中探究、实施深度化教学策略。深度学习是促进学生高阶思维的学习模式,是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形成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刘震 《中学物理》2023,(17):34-36
通过项目式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将所学物理知识应用于真实生活情境,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提升学生关键能力.紧密结合物理教材设计活动,从项目驱动到作品设计与制作,为教师开展项目式学习提供可借鉴的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化学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而言,是基于理解和应用的学习,是实现有意义学习的关键理论之一。融合项目式教学理念,以钠为例进行项目式实验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沿革探察,对浅层加工和深度加工的探讨开启深度学习研究端绪,深度学习产生之后,经由人工智能热点事件助推“成名”,已成为多国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帜”。从共时视野探析,以家族相似理论解读,深度学习是一个横跨多领域的“复数”概念,使得关于学习的认识从重视认知维度拓展到兼顾知情意等多维度、从注重学习方式改进拓展到观照整体学习活动优化、从强调知识继承拓展到追求知识创造、从聚焦个体拓展到关注文化境脉。展望未来,启动超学科研究以“新型共通问题”统整多领域研究,有利于深度学习持续生成发展并展现出新样态。同时,需要避免将深度学习作为时髦“标签”肆意滥用的倾向,也要避免将“浅层学习”与“浅层学习取向”相混淆,并将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理解为“互斥”关系的误区,明晰深度学习在目标、内容、教师教学与评估等方面的要求,持续促成浅层学习转化为深度学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教育功利化倾向,祛除重育分轻育人痼疾,助力育人方式改革和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相似文献   

19.
王超 《小学教学研究》2024,(1):63-64+70
在小学英语项目式学习中,教师可以通过深度解读文本,提出学习项目;初探单元主题,分解驱动问题;持续探究主题,驱动项目式学习;适时科学指导,完善项目式学习;聚焦主题意义,评价项目式学习等策略来激发学生、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进行知识概念的自主建构,并将建立的知识模型进行有效迁移和创新,让学生在项目式学习中习得语言知识、发展思维品质、提升学习能力,深化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在获得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的过程中培育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20.
张葵 《亚太教育》2024,(4):105-107
小学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教学方式,将其应用到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和学习目标,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基于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应积极引入项目式学习,并基于学生身心特点,明确项目式学习主题设计;围绕学生心理倾向,创设项目式学习真实情境;组织学生合作学习,实施项目式学习探究展示;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开展项目式学习实践活动;关注学生素养提升,进行项目式学习多元评价。以此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