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新闻海报日渐成为我国主流媒体在社交平台上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的重要载体。本研究立足于计算图像传播视角,采用视觉框架理论和计算机视觉技术,以人民日报2022年全年新闻海报微博数据为样本(1111条),考察了新闻海报外延层次和风格层次视觉框架的分布特征及其对于传播效果的影响。外延层次框架包括新闻主题、人物呈现和标题句式三个变量;风格层次框架包括图文组合情况、主要色调和信息量三个变量;传播效果聚焦于认同效果和互动效果两个维度。结果表明,外延层次和风格层次框架整体上对认同效果和互动效果产生显著影响。具体而言,政治外交和灾难事故等主题的新闻海报更容易获得认同和引发互动;包含多种媒介形式的新闻海报有助于更广泛传播;感叹句式标题、包含人物元素、暖色调等因素对提高新闻海报传播效果有积极作用。本研究不仅深化了对新闻海报在计算图像传播背景下的传播机制的理解,也为媒体从业者提供了实践指导,指出了计算图像传播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相似文献   

2.
林海 《新闻战线》2022,(2):94-98
做好乡村振兴国际传播,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主流媒体责无旁贷。本文结合现阶段乡村振兴对外传播的目标任务,以具体成效案例探索乡村振兴国际传播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肖雄 《新闻战线》2023,(10):65-67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电视通过专题报道策划的主流话语、影视剧的艺术话语以及短视频的碎片化话语等助力乡村振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全媒体时代,电视应利用自身优势,创新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积极探索媒体服务乡村振兴的发展策略与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4.
郭继强 《东南传播》2023,(3):110-113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行,乡村传播再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话题。乡村振兴战略给予了乡村传播研究新的视域和背景,新兴媒介技术使得传播权下沉至农民手中,乡村传播研究也逐渐突破了城乡对立的二元叙事范式,在讲好中国故事的时代背景下,乡村文化传播日益成为重要的议题。近三年,在具体内容上,乡村传播研究主要可分为三类,分别是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的乡村传播研究、涉媒介环境类乡村传播研究、三农类短视频的研究。在研究趋势上,乡村文化传播和新媒体视域下的乡村传播研究备受关注,抗疫时代背景下的乡村广播研究成为“新宠”。未来乡村传播研究应把握媒体融合趋势,创新短视频传播路径;立足当下的抗疫时代背景,寻找具有特色和价值的研究方向;合理利用乡村网红传播乡村文化,讲好乡村故事,为“传播好中国声音”助力。  相似文献   

5.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增强农村地区内生发展动力的战略布局,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和保证。在2023年全国“两会”报道中,主流媒体在乡村振兴叙事方面通过个人化内聚焦视角与编辑式零聚焦视角相结合立体呈现乡村振兴故事;以多文本、碎片化、数据化的新闻叙事表达强化乡村振兴故事传播力;以开放性叙事建构场景化与沉浸化乡村振兴叙事生态,实现了展示乡村建设新貌、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凝聚乡村振兴共识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文文 《视听》2023,(9):106-109
在互联网技术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下,新农人群体以短视频为媒介,通过声音和视觉符号重构了地域美食、乡土住宅、乡间田野、乡土人情等碎片化乡村社会景观,并且从原始情境、营造情境、强化情境三个方面重构了公众对乡村景观的联想与认知,进一步强化了乡村生活情境,从而促进乡村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发展。  相似文献   

7.
视觉文化传播:对一种文化形态和传播理念的诠释   总被引:37,自引:4,他引:33  
本文认为 ,人类社会生存的环境是由三类环境总体构成 :自然环境、社会体制环境和符号环境。显现着现代文化特征的社会 ,某种意义上说是各种符号系统通过传播而构筑的社会现实。当下 ,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系统提出挑战 ,并使之日益成为我们生存环境的更为重要的部分。显然 ,现代文化正在脱离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在现代传播科技的作用下 ,日益转向以视觉为中心 ,特别是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传播时代的来临 ,不但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也标志一种新传播理念的拓展和形成。当然 ,这更意味着人类思维范式的一种转换。以往的传播学研究更多是在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意义传播”的研究。而现在的传播研究则在消费社会来临的基础上 ,更为注重在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展开 ,并据此进行着“形象传播”的研究。这一新的传播理念 ,某种意义上是由马克思符号经济学在传播学领域的发展而引发的一场变革。在语言为中心的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语言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 ;而在形象为中心的视觉文化传播形态中 ,占据重要地位的(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其影响上 ,但未必在质量上 )是视觉符号的生产、流通和消费。其中  相似文献   

8.
数字媒体时代,相比事实信息与内容再现,新闻传播中的情感意义时常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正面宣传也表现出显著的情感化传播趋势,如在内容呈现上注重日常性与体验性、偏好个体视角,在形式上充分调用视频日记、创意海报等多种融入主观情感叙事的视觉传播符号。需要注意的是,情感化传播一方面优化了传播效果,另一方面又因模式化容易造成审美疲劳,过度修饰与萌化也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报道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9.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媒体肩负着为乡村振兴鼓与呼的重任。驻地记者要发挥离“三农”最近、了解“三农”实情的优势,把党和国家的乡村振兴政策及时宣传到位,做乡村振兴的传播者、记录者、推动者、守望者,唱响乡村振兴“好声音”,提高媒体在当地影响力。  相似文献   

10.
当前,内地鼓励并支持台胞台企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共促农林业高质量发展。与此同时,随着内地社交媒体快速发展,不少台湾地区新农人正通过建立、运营自媒体平台进行内容传播,扩大传播的声量,树立人设形象。本文选取了3位在陆发展的台湾地区新农人作为研究对象,尝试分析在内地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台湾地区新农人的自媒体呈现。研究认为,台湾地区新农人具备媒介自主性,除接受传统媒体报道外,还通过小红书、抖音、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搭建自媒体舆论场,在内地获得一批粉丝,掌握了一定的传播话语权,对两岸融合发展发挥积极正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作为乡村文化传播创新的乡村文化振兴,存在着传播主体流失等问题,以江苏省A古镇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培养乡土文化传承与传播人才,创新乡村文化的传播方式;利用新媒介拓展乡村文化传播空间,建立双向互动的传播模式;充分发挥基层文化单位支持和引导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宣传工作;打造乡村特色文化传播;以及提高乡村日常工作的媒体入驻率等,作为乡村文化振兴路径的可行性探索实践。  相似文献   

12.
苏萌 《视听》2022,(4):17-19
乡村振兴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新时期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农村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之一.在媒体融合大背景下,广电媒体应当主动融入,找准定位,在探索平台整合、优化内容设置、创新传播机制、契合受众需求等方面超前布局、集中发力、多点突破,以传播力的整体提升实现服务力的全面覆盖,更好地赋能乡村产业振兴,在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3.
王陶  付兵 《新闻前哨》2023,(10):30-31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媒体传播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一支重要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全媒体传播大有可为、大有作为。2020年6月30日,潜江市广播电视台紧扣时代脉搏,顺应时代潮流,高站位、高标准、高质量开播全国首家乡村振兴电视频道。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九大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其中推动乡村文化振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本研究在城乡融合的背景下,分析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文化治理机制不完善""文化传播机制不通畅""文化参与机制不到位",并在此基础上,从党和政府、媒体和农民三个主体层次提出相应的路径及措施,以此推动媒介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5.
张利霞  李玉莲 《视听》2023,(2):133-136
近年来,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不断探索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肥东县融媒体中心通过利用自身平台资源,对乡村振兴内容进行全媒体渠道传播;立足“参与者”角色,发挥乡村振兴工作的“抓手”作用;为当地农民开展媒体使用技能培训,合力打造“新农人”;注重乡风文明建设,用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注重自身政策学习及体制革新,在助力肥东县乡村振兴方面发挥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郭攀梅铮 《视听》2023,(1):19-22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短视频用丰富的视听语言展现乡村多彩风貌,记录乡村生活,使乡村文化符号重回大众视野,为乡村文化振兴带来了新的机遇。大批农民创作者以主动之姿参与乡村文化传播,促使短视频在乡村文化振兴中的功能与价值进一步彰显,唤醒了村民主体性,建构了媒介文化场域,维系了共同的乡土价值。未来,需要打造多元主体传播矩阵,坚持内容优质化发展,拓展短视频服务功能,以此促进乡村文化发展新格局,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7.
宋扬 《传媒》2024,(4):38-40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人民日报“组织振兴引领保障乡村振兴”系列调研报道紧扣时代,围绕重大主题宣传主动设置议题,务实创新,通过精心策划、扎实调研、创新叙事方式,夯实新闻主业;深刻把握新媒体传播规律,在媒体融合道路上不断壮大主流媒体传播声量,实现思想引领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随着视觉传播的日益扩展,以视觉为中心的视觉文化符号传播正向传统的语言文化符号传播提出挑战,大众获取信息和交流思想的主要媒体已经从"语言文字"转向"视像".这种视觉化趋势,在相当程度上表明:大众用以表征、理解和解释世界的方式越来越呈现出感性图像化的特征,视觉经验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乡村文化历史悠久,是社会的特色资源之一。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持续推进,我国学者关于乡村文化传播的研究呈现显著增长趋势。21世纪以来,相关研究从乡村文化建设、乡村振兴及特色产业、乡村文化传播的破局与创新等维度展开,其趋势表现为产业融合与媒介赋能,取得丰富成果;同时,仍然存在媒介技术应用和实践、乡村人民主体本位关注、乡村文化对城市文化作用性等方面的不足;未来,将进一步向媒介技术的应用创新横向拓展、传播个人主体性研究纵深推进、产业升级研究与乡村文化作用性研究多元进步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任宏丽  王琦 《传媒》2024,(3):48-50
让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先后对此做出决策部署。广电媒体以典型人物故事为核心,采取多样化、多维度、多渠道的全媒体融合传播策略,推出一系列制作精良的乡村振兴纪实节目,通过镜头展现乡愁、乡情和文化传承,详细记录乡村振兴发展过程和新貌,彰显主流媒体讲好新时代故事的使命担当,也为纪实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