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简略介绍了湖湘近古文学发展及其重要作家作品,认为湖湘近古文学所作表现出来的特征,明显地受到理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善卷、蚩尤与武陵--上古时期一段佚史的破解》,是近来湖南历史和湖湘文化研究方面一个值得注意的收获.该书将蚩尤与善卷两位传说人物作了极为详尽的个案考索研究,在远古时期中华民族各个部族集团纷争融合的社会文化大背景下,描绘出一幅当时活动在中华大地上的各部族集团先民们的生存史与斗争史的宏伟画卷,建构起一幅极为清晰的从远古直至近古之九黎--三苗--苗蛮--苗族的发生、形成、发展和迁徙的历史图卷,从而为中国上古民族史、苗族史、湖南史和湖湘文化的研究增添了崭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晚清著名历史人物曾国藩,出生于1811年,下距辛亥革命整100年;逝世于1872年、下距辛亥革命仅40年。今年是辛亥革命100周年,又是曾国藩诞辰200年。但是,1个世纪以来,中外史学界对这位军功震铄近古,传承经世理学,弘扬湖湘文化,古文雄闳奇崛、诗联恬雅醇厚,伦理与教育思想影响深远,首开洋务运动、引领中国经济与文化迈人近代化进程的关键人物的价值评判,却仍争议纷纭,迄今并无定论,甚至形成少量死结,颇难解脱。  相似文献   

4.
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相互依存,密不可分。湖湘文化浸淫下的湖湘文学曾经磅礴大气、灿烂辉煌的同时也对湖湘文人产生了急功近利的负面影响。湖湘文学张扬下的湖湘文化强调知行合一,体现在创作中不追求文学的形而上思考,而偏重于作品的思想内涵和历史氛围。但是,湖湘文化中的固守传统、封闭排外、重农轻商、自负骄矜等美中不足之处对湖湘文学的束缚值得深深反思。湖湘文化与湖湘文学与时俱进、和谐发展是新世纪历史召唤与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5.
昌盛  贺毅夫  孙静 《海外英语》2022,(15):202-203
文章从湖湘文化和湖湘红色文化入手,介绍湖湘文化的精髓和湖湘红色文化的核心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一步阐述湖湘红色文化融入课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最后提出湖湘红色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堂的实施机制。  相似文献   

6.
湖湘文化哺育了无数千古风流历史人物,尤其是近代以来,湖湘子弟在实践湖湘文化的同时,又以不懈的努力,极大地丰富了湖湘文化的内涵。这是文化和人协调发展的典型。本文以章士钊为例,从湖湘文化对章士钊的影响、章士钊对湖湘文化的认同以及发展等方面,探讨了湖湘文化与章士钊的关系,试图说明近现代湖湘子弟,既是湖湘文化的继承者,又是其新境界的创造者,他们与湖湘文化之间是一种"反哺"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从湖湘文化的特征以及影响,特别是湖湘文化内容上看,湖湘文化与地方民族音乐是息息相关的.地方民族民间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地域性的历史文化形态,也是地方人们赖以生存的精神财富.自古以来,地方民族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地方民族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现代汉语中一批易被人忽略的派生词:其词缀是中近古词缀在现代汉语中的遗留,已丧失强大的派生性,但不能否认这批以残留于现代汉语的中近古词缀为构词语素的词是现代汉语派生词中一个特殊的群体。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湖湘文化是不重视产业经济的,其原因不是不懂或不会搞经济,而是不屑于此.今天的湖湘文化则十分重视产业经济,尤其重视文化产业经济,重视文化产业经济是当代湖湘文化的特色之一.传统的湖湘文化发生重视产业经济这样的现代化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潮推动的.但今天已经转型的当代湖湘文化,仍然包含着历史的传承.因此,重视湖湘文化或者说建设当代湖湘文化的有识之士,仍需要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的优良传统.而继承和发扬湖湘文化中的优良文化传统,在当前最好的体现与运用,就是要用来培育和构建当代湖南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0.
陆丹  林彬晖 《教师》2019,(5):124-126
湖湘高校在湖湘优秀文化传承中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湖南女子学院开设的湖湘文化研究课程,以文化实践体验为特色,开拓多样渠道,将课堂内外联合起来,培养学生对湖湘文化的感知力,并让学生在文化体验过程中滋养个体独特的情怀,全方位提升学生的能力,文章从一个湖湘文化实践体验的积极参与者和受益者角度探讨湖湘情怀在实践中滋长的过程,以及文化活动体验在湖湘文化传承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王先谦与湖湘文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先谦是近代湖湘化的核心人物。一方面他的学术思想深受湖湘学风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也影响了湖湘后学,为湖湘化的后世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学术界对于湖湘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平稳发展的时期,学术继承的同时创新也不断地产生.从十余年来该领域中出现的重要观点、主要分歧和研究倾向来看,湖湘文化的学理探究、湖湘文化与湖湘人物、湖湘文化与近代中国、湖湘文化研究中出现的新倾向四大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3.
湖湘文学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使得当地的民族音乐带有强烈的湖湘特色,对当地的高校音乐教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立足湖湘当地的音乐教学环境,其受湖湘文学及民族音乐的影响显著,本文主要就湖湘文学、民族音乐、协同高校音乐教学发展进行分析,探讨了以湖湘文化为依托的当地高校音乐教学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历史悠久,长期居住在湘鄂渝黔边邻地带,人口有八百多万,在湖南西部就生活着两百多万土家族人.他们创造和传承了极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文化.自古以来,土家族民间音乐与湖湘文化就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土家族民间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在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湖湘民族自信心、湖湘民俗节日、湖湘文化产业、湖湘音乐创作、湖湘音乐教育等产生了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推进,给高校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和矛盾,高校文化建设有着独特的特点和趋势。湖湘文化是历代湖湘民众在湖湘大地上所创造的实物、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学到的能力和习惯的总和,包含了湖湘物质文化、湖湘制度文化和湖湘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湖湘文化对丰富湖南高校文化教育内容,创新高校文化建设方法,实现高校文化建设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主要阐述了湖湘文化的精神实质与特点,提出湖湘文化融入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途径,并指出湖南高校应该充分汲取湖湘文化的营养,依托三湘本土,结合高校自身发展的传统与现实,将湖湘文化的优秀成果融入湖南高校的文化建设中,打造湖南高校文化建设的地域特色。  相似文献   

16.
湖南水系众多,三湘四水不但是湖南的生命之源,也是精神之源,不但养育了我们形体,也培育了湖湘文化独特之根性.通过选取湖湘文化中较具代表性的文学、理学、政治学三个方面有代表性的人物,来探讨湖湘文化与湖湘之水的关联.从中发现,湖湘文化的形成过程与水有无法割裂的联系.这对宏扬与传承湖湘文化拓展了新的视野,也为开创湖湘文化的未来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7.
深受“湖湘文化”熏陶的湖湘学子在海外求学的过程中,将西方文化中积极元素与“湖湘文化”融合形成了“湖湘留学文化”。“湖湘留学文化”以湖湘文化博采众家、兼收并蓄的开放精神和身无半亩,心忧天下的以天下为己任的承担精神作为文化底蕴,吸收了西方国家通过工业革命实践产生的与日俱增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形成的流行文化,融合成为极具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文化流派。通过湖湘学子在海外留学和归国实践的轨迹证实上述理论的真实性,以便运用“湖湘留学文化”指导具体的创业实践。  相似文献   

18.
湖湘文化是各种不同文化相互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从湖湘文化演变的过程看,它历经了历史上的三次大融合:南宋时期,理学思潮兴盛.湖湘学派崛起.形成了古代湖湘文化,近代时期,西学东渐.经世之学的链接,古代湖湘文化转变成近代湖湘文化,新文化运动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湖湘文化的巨大社会效能充分发挥。从这三次文化大融合足以发现湖湘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融汇百家,兼收并蓄。  相似文献   

19.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湖南教育源远流长,湖湘文化博大精深。纵观湖南历史,湖南教育与湖湘文化可谓是一对孪生兄弟:湖湘文化的传承是湖南教育发展的文化底蕴,反过来,湖南教育的发展又是湖湘文化传承的优质载体。湖南教育催促着湖湘文化的发展,左右着湖湘文化的阴晴。湖南教育发达时,湖湘文化就兴旺;湖南教育疲软时,湖湘文化就低迷。可以这样说,在湖湘文化的形成与推广中,湖南教育当居首功,而湖湘文化的形成和演进,是沟通和认同湖湘士民心理、思想、观念与生活实践的精神纽带,对作为社会文明载体的湖南教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下,湖湘文化对外传播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对于实现人类文明互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当前湖湘文化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要抓住"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助力湖湘文化对外传播;统筹湖湘文化资源,实现湖湘文化整合传播;发挥湖南传媒产业优势,打造对外传播的湖湘品牌;寻求人类文化契合,减少对外传播中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