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关系以及相关问题的讨论是黑格尔美学体系的重心之一,本文从美的概念、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艺术美高于自然美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这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其著作《美学》从美的概念或基本原则出发来推衍艺术发展的具体情况。通过对《美学》第一卷的解读,分析黑格尔美学思想的四个论题,即“美的概念”、自然美、艺术美和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对于美的概念和本质,黑格尔认为美是真实而非虚构的,同现实密不可分,“美的理念”即是美的具体概念。对于自然美和艺术美,他将艺术美看作是理念发展的最高阶段,艺术美高于自然美,自然不因自身而美,只是为主体而美。他还强调艺术家的个人素质以及对生活的领悟。  相似文献   

3.
我曾经无数次的关注日本这位伟大的作家,这位在1968年“以丰富的感情,高超的技巧,表现了日本的内心精华”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大师川端康成,他的散文《花未眠》更多的被我作为美学论文来读。文章从作者发现海棠花未眠开始写起,写到发现美的机缘,一直写到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关系。如果从教学的角度来说,对当代作文教学应该有深刻的启示。一、作家看来,艺术美的本源是自然美艺术美的本源是自然美,这无疑是艺术起源于生活的佐证。川端康成谈到的罗丹的创作和玛伊约尔的创作时说“他们观察之仔细,不禁让人惊讶”谈宗达的画时说“深深理解宗达高尚…  相似文献   

4.
美学是研究美、美感、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科学。马克思曾明确指出:人类是按照美学的规律去改造世界的。  相似文献   

5.
朱光潜先生在其《自然美与自然丑——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错误》一文中,表述了他对自然美与自然丑的意义、中西方对自然的不同认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及艺术美与自然美的关系。黑格尔在其著作《美学》第一卷中也表述了他对自然美的种种观点及态度。本文就中西方两位美学大师在自然美观这一问题试做浅要论述。  相似文献   

6.
王国维的“古雅”说.是为弥补康德“天才论”的不足而提出来的,它反映了王国维美学观念从叔本华“美在理念”向康德“美在形式”的回归。古雅是第一形式之美(自然美和审美意象)的艺术表出.属于艺术形式美的范畴.不仅本身具有独立的美学价值,而且只有经过它的作用,才能使第一形式之美得以传达,同时还可使第一形式本不美者转化为艺术美。古雅说比较系统地探讨了艺术美问题,它基于康德又突破康德,是融合中西美学而富有独创性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陈望衡同志在《简论自然美》一文中,开宗明义地说:“对美,人们习惯于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三类,实际上艺术美也是社会美,应该说是两类:社会美与自然美。”长期以来,美学界对美的分类问题进行了热烈争鸣,至今未有定论。然而,人们倾向性的意见认为,美有社会美、自然美和艺术美三类。陈望衡同志一反陈规,把艺术美归之于社会美,初读起来,颇感新颖,然而细细琢磨,觉得此说不敢苟同。为了进一步弄清这一问题,笔者不揣浅陋,在此拿出一孔之见,就教于陈望衡同志和各位学者。  相似文献   

8.
体育对人的美学素质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美的认识水平和欣赏能力;提高了人们欣赏、追求和创造艺术美的能力;培养了人们对社会美的认识水平和创造能力,从而促使人类向着美的方向健康有序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在“和”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浸润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和为贵”的武德美以及“中和适度”的艺术美的基本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0.
唐志云 《广西教育》2015,(3):154-155,175
"和"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核心范畴之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中国传统武术,在"和"文化精神和审美理念的浸润下,形成了"天人合一"的自然美、"以和为贵"的武德美以及"中和适度"的艺术美的基本美学内涵。  相似文献   

11.
从生态审美角度赏读格拉宁的《一幅画》,小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美丽的自然风景图画和一幅充满艺术魅力的绘画创作,两幅图景交互映衬,汇成人们心目中的一幅美好画卷。它不仅是自然生态美的艺术体现,还促生了人们心灵审美的生态诉求和维护精神家园的生态斗争。小说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观,自然美、艺术美、心灵美共生共存的生态审美观,保护自然、保护人类文化遗产也是保护人类精神家园的历史生态观,经济建设与生态保护统筹兼顾的发展生态观。  相似文献   

12.
《潮骚》是三岛由纪夫作品系列中最具独特风格的小说,作家将希腊艺术美与日本古典艺术美相融合,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追求。小说中粗犷美丽的自然景观,淳朴和谐的民风民情,神圣纯洁的爱情,肉体与理性统一的青年男性美,以及富于青春活力的老年形象,均表现出小说独特的美学特征,同时也形成了这部小说轻松明朗的艺术格调,从而实现了三岛所追求的艺术美学理想。  相似文献   

13.
生态美学是一门崭新的学科,但生态美意识由来已久。欧阳修词中的生态美倾向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然生态美,主要是指人与自然的和谐;二是文化生态美:主要有节日词所展现的文化生态美、歌妓制度所透露的文化生态美和传统文化品格中的文化生态美。这些词在客观反映作者的生态美意识与人们的生存状况的同时.也反映了词与正统文学处于相背离与修补的状态及作者面对这种情况的徘徊感。因此用诗化的笔法阐释生态美意识成了作者的一个选择。  相似文献   

14.
审美是人类一种复杂而高级的心理活动,并受人类文化的影响。翻译是一门艺术活动,严复提出的"雅原则"(elegance)正含有此意。试图从美学的三个角度即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出发,分析中英文互译时体现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所蕴涵的审美特质,探讨中西文化的审美差异,因而进一步了解美学、文化、和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儒家与道家自然美文艺思想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然美作为中国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一直是儒道两家关注的焦点。儒道两家以不同的人生态度与审美方式观照自然美,根据各自的自然审美观对文学创作的要求,表达了他们对于自然美不一样的理解,构建了风格迥异、相互对应的我国古代两大文艺思想体系:一、自为与自在:两种不同的自然审美观;二、有为与无为:两种不同的文学创作理论;三、平和与清真: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四、得彼与自得: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儒家与道家这种对自然美的不同阐释源自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体现了各自深厚的哲学底蕴。  相似文献   

16.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30年间,中国美学经历了较为复杂的转型期。我国审美文化研究既有别于抽象的美学玄学,又有别于具体的物质文化实践。当代审美从各种视角对当代中国审美文化进行了多维透视,而其中也存在着人文内涵不足、视野偏窄的缺陷。在文化工业的压迫下,美学已不再是单纯探讨“美”的学科,“丑”大量地涌入艺术殿堂,丰富了艺术现象。显而易见的是各种“伪美”现象充斥着我们的视听世界,在大众的非理性精神思考下,这种对“伪美”的追逐是一种审美短视的行为,从它背后透露出的是大众异化的审美态度。  相似文献   

17.
艺术美是艺术家主体在感应外物,汲取丰厚化素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在艺术美的产生、形成和接受的全过程中,艺术虚构始终处于中心环节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8.
层次美试探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是有层次的,所以存在于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美,以及对自然美进行创造和再创造的结果——艺术美也是有层次的。层次美在现实美和艺术美当中普遍存在。从层次美的视角研究美,将引领我们进入审美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9.
朱熹伦理美学的主要范畴是“文”和“美”。“文”在朱熹的学说中是个宽泛的概念,有众多的解说,但在朱熹美学中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等含义,几乎涵盖了朱熹美学中的所有审美现象。“美”在朱熹的著作中也有不同的解释,但与审美现象也有密切的关系。“文”和“美”共同组成朱熹伦理美学的核心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