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噼咔噼咔”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希望谁能拿走它。我的家里有点儿吵,总是从各个地方传来声音。楼上的装修声、楼下的跑步声、邻居家小孩的哭闹声、旧床发出的“咔咔”声、木制衣柜发出的“嘎吱”声……我知道,这世上总是充斥着各种声音。很多人都跟我一样,生活在吵吵闹闹的房子里,这并没有什么特别,可不知为何,最近我的家里总是发出奇怪的“噼咔噼咔”声,  相似文献   

2.
如果我问同学们:“文明礼貌究竟是什么?”或许有的同学会说,那是在得到别人帮助时说一声“谢谢”,在打扰别人工作时说一声“对不起”。然而,我认为,文明礼貌决不仅仅是这一声“谢谢”、“对不起”,更应该包括尊重他人的劳动果实,热爱集体,关心社会。  相似文献   

3.
精彩点播: 别看我的耳朵小.我可以听到许多声音呢。 和妈妈去逛街,一路上听到了汽车喇叭的“叭叭”声、时髦女士穿着高跟鞋走过发出的“哒哒”声;在家里做作业,突然听见了妹妹敲门的“咚咚”声;同学演小品.观众们“哈哈哈哈”的欢快笑声中也有我的;  相似文献   

4.
说马     
甲:我姓马,大家叫我小马。乙:我属马,乳名叫马驹。甲:“马”字是声母m、韵母a拼成的。乙:不错,一声ma,二声ma,三声ma,四声ma。甲:妈妈您干吗?乙:妈妈去牧马,你听明白了吗?甲:“马”字带个“口”,有时读二声,有时读轻声。  相似文献   

5.
2007年6月的一天,我站在校园中,一个小姑娘兴冲冲地跑到我跟前,看着我,愣在那儿。我知道她是想对我说一声:“校长好!”我赶紧说了声:“你好!”小姑娘回了声“校长好!”就一蹦一跳地跑开了。  相似文献   

6.
唉.妈妈     
“小静,小静——”一声比一声高,一声比一声急,妈妈的喊声从隔壁传了过来。我懊恼地从我正看得津津有味的《格林童话》中抬起头来,心中埋怨着:“唉,妈妈,你……”我没有立刻应声。  相似文献   

7.
我有一个爱讲话的妈妈,她整天像小鸟一样“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时我觉得妈妈的“叽喳”声很悦耳,就像美妙动听的歌声;有时我又觉得妈妈的“叽喳”声很烦,很想她能“休息”一下,让我安静一会儿。  相似文献   

8.
老爸烧菜     
我 老 爸 有 两 大 爱 好 ,一 是 下象 棋 ,二 是 烧 菜 。 虽 然 烧 的 都 是些 家 常 菜 ,却 都 那 么 有 滋 有 味 。 “ 我 要 烧 菜了 !”他总 是 先 兴奋 地 叫 一 声 ,再 系 上 围 裙 ,小 碎步 地 走 进 厨 房 , 就 立 刻 忙 乎 开了 。 摆 锅 声 ,涮 铲 声 ,洗 菜 声 ,刀撞 击 砧 板 的“ 笃 笃 ”声 ,菜 被 爆开 的“ 劈 啪 ”清 脆 的 声 音 。 接 下来 进 入 了 演 奏 的 高 潮 :“ 滋 滋 ”的 油 锅 声 ,“ 沙 沙 ” 的 菜 下 锅 的声 音 ,“ 锵 锵 ” 的 炒 菜 声 ,“ 叮叮 ”的 瓶 子 碰 撞 声 ,”“ 当 当 ”的摆 碗 声 ,“…  相似文献   

9.
张慧君 《宣武教育》2003,(12):43-43
课堂上,同学们一边表演,一边吟唱着,我们大家在一起,你对我,笑嘻嘻,我对你,笑哈哈,亲亲密密如一家。假如我要碰了你,马上道声“对不起”;见我道歉有诚意。你会说句“没关系”。假如你能帮助我,马上道声“谢谢你”;见我致谢懂礼貌,你会说声“不客气”。  相似文献   

10.
徐蔚 《教学随笔》2011,(11):24-24
“喂,你爸呢?不在家是吧,你妈也上班去了。好的啊,你给我在家好好地待着,别给我乱跑。今天我心情好,把你带到我家来吃顿饭,回头给我饭钱,听到没有?”电话中那熟悉的沙哑声撞击着我的耳膜,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哩,手中的电话就只剩下了“滴”——“滴”——“滴”的电波声。我那声“遵旨”还没说呢。  相似文献   

11.
我爱我家的“总催、“总管”、“总督”和“总理”,我想大声对他们说一声:“谢谢!”  相似文献   

12.
“坎坎”在《诗经》里是模拟鼓声、伐木声的迭音象声词。《诗·小雅·伐木》“坎坎鼓我,蹲蹲舞我。”郑笺:为我击鼓坎坎然,为我兴舞蹲蹲然。又,《诗·陈风·宛丘》“坎其击鼓,宛丘之下。”毛传:坎坎,击鼓声。此外,《诗·魏风·伐檀》“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毛传:坎坎,伐檀声。但是“坎”这个字现在普通话读为“k(?)n”(注音按汉语拼音方案拼写,下同),这与鼓声、伐檀声相差较远,象声词不象其声了。那末造成二者脱节的原因是什么呢?是物的声响古今不同吗?  相似文献   

13.
看妈妈烧菜     
每天傍晚,当我放学回家做功课时,我总能透过厨房的窗户看到妈妈在里面为我们准备晚餐的忙碌身影。“乒乒”的切菜声、“乓乓”的翻炒声、油锅的滋滋声、油烟机的轰鸣声,伴随着妈妈的手舞足蹈,真像是她在演奏一场音乐会啊!  相似文献   

14.
“砰砰”,随着一声猛烈的踢门声,把我从美梦中拉了出来。“谁呀?”我一边说,一边把铁门打开。我一看门外的这位男孩,一下子惊呆了,原来是“灾星”——表弟来了。  相似文献   

15.
史峰 《今日教育》2013,(1):79-79
2012年,浙江卫视播出的一档音乐节目《中国好声音》火遍全国。歌手的“好声音”总是令人难忘.而老师的“好声音”同样令人难忘。上学的时候,我因为调皮好惹事,学习成绩又差,经常是老师批评对象。我听到的老师的声音多是些“责难之声”“讽刺之声”“嘲笑之声”,鲜能听到老师的“好声音”。  相似文献   

16.
小时候,我是村里出了名的“跟屁虫”。因为我爱说、爱唱,还爱跟在别人身后模仿别人。 记得在我三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哥哥在家看电视,我在他身后“干工作”。哥哥时不时挠挠头,我也使劲挠挠头。哥哥咳嗽一声,我也使劲咳嗽一声。哥哥说我“讨厌”,我就还他两声“讨厌”。哥哥忍无可忍,便把我拖到院子里,然后锁上门,只留我一个人在院子里“哇哇”大哭。  相似文献   

17.
“谢谢”是礼貌用语中的一种。通过它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修养。说一声“谢谢”很容易,但要养成这个好习惯,并不是三天两天的事。我小时候是一个完全不懂得“谢谢”有多么重要的女孩,只知道一声“谢谢”对自己来说是没什么意义的。五六岁时,我还不会独立做好一件事,哥哥姐姐经常帮助我。我不但没有答谢他们,还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这使哥哥姐姐感到失望和无奈。到了一年级,我还是没养成说“谢谢”的好习惯。每当别人帮助了我,我只是对他(她)笑一笑,难得有一次会说声“谢谢”。这声“谢谢”从我口中说出来是多么艰难啊!别人听…  相似文献   

18.
摇篮     
毋爱像儿时的摇篮,“咬呀、咬呀”地摇动一声是召唤,一声是安慰,一声是叮呼,一声是提醒,“咬呀,咬呀”地摇动我长大。摇篮@田敏珊!六年级~~  相似文献   

19.
一天下午,我正在办公室里专心写总结,不知哪班的同学,前前后后来交作业,“报告”声一声未停,一声又起。我刚刚想去关门,又一声“报告”穿门而入。“喊什么喊,进来吧!”我没好气地说了一声,这时,从门外走来一位非常腼腆的女学生。她战战兢兢把作业放在办公桌上,说了句“老师,对不起”,然后悄悄地走了。“对不起”,一句看似平常的话,竟然让我伫立良久,这对于我这个一向以严厉著称的老师无疑是一次重重的警钟。我不由地想起了班上一位同学送给我的纸条:“老师,你整天那么严肃,让我们看见你都害怕,你不觉得累吗?”是啊,对学生的一次赞扬和一次微…  相似文献   

20.
永远不会烦     
每天早上,当我刚起床时,就听见一声: “妈,我走了。”原来是隔壁阿姨去上班了。接着就听到哒哒哒,由近而远的皮鞋声。晚上,我做功课时,又听到哒哒哒,由远而近的皮鞋声。“妈,我回来了。”原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