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小时候有一怕,怕蛇?怕鬼?怕作业多?都不是。那怕什么?我……就是怕老师,其实不只我一个人怕老师,大家都怕,一听到“老师请你去办公室”,无论好事还是坏事,都会感觉像赴刑场一般……在我们心目中,老师的威严要比父母强大许多倍,老师的教鞭指向谁,那人就立马晕菜。呵呵,说得有些夸张,但我们对老师“敬而远之”却都是真的。上高中后...  相似文献   

2.
今天上午,老师把我叫到办公室里。你一定要问我: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告诉你吧,是一件天大的“好事”——老师让我主持下午的中队会。你们不知道我有多高兴呀!  相似文献   

3.
大奇在足球场上英勇无比连中三元,有一个球甚至从大胖的裤裆底下钻进了球门!守门员大胖气得不行,扑上来就把大奇揍了一顿。大奇哭着打电话:“爸爸快来接我回家,我这辈子不想上学了!”爸爸笑眯眯地来了,亲热地拍着大奇的肩膀说:“怎么了小伙子,又挨欺负了?”“我不是打不过大胖,我是君子动口不动手!”大奇大声哭喊,“爸爸你比大胖有力气,快帮我揍他一顿!”爸爸说:“大胖打你,这是不是好事?”“当然是坏事!”“既然打人是坏事,你怎么能让爸爸干坏事呢?”大奇愣住了:咦,本想叫爸爸帮忙的,怎么反倒中了爸爸的圈套?爸爸…  相似文献   

4.
上课铃响了,夏校长提着一个书包,气呼呼地走进了教室。来到一个同学身边,扭着这个同学的耳朵(象征性地),厉声说道:“小痞子,你给我站起来,看看你干的好事?!”说罢,把书包里的东西一股脑儿倒了一出来,信件、刀具等等散落了一地,气愤地说:“你到底干了什么坏事?把你的信念给大家听听。你身上和抽屉里,还藏着什么东西?”  相似文献   

5.
红色蝴蝶结     
陆利芳 《作文》2023,(6):54-57
<正>席文静刚从食堂回到教室,坐在前排的余同学就转过头来对她说:“小席子,你的同桌被方老师叫到办公室去了。”“啊?”席文静诧异地问,“方老师叫郝晓翠去干啥?好事还是坏事?”“大概率是坏事。”余同学回答,“我听方老师的意思,似乎是嫌郝晓翠戴的头花太鲜艳了,用她的话说,那叫‘花里胡哨’。”席文静蒙了,戴朵头花就花里胡哨了?好吧,她承认,她送给郝晓翠的蝴蝶结发饰确实走夸张路线,但也不至于不让戴吧?席文静“噌”地站起来,说:“我去看看!”话音未落,人已经冲到了教室门口。  相似文献   

6.
《三月风》今年第二期发表文章说,很长时期流行一种理论,叫做“好事变坏事,坏事变好事”,而且似乎已经成了一条规律.其中特别强调的又是所谓“坏事变好事”这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爸爸是我最亲近的人,怎么会讨厌呢?不信,我就说几个他办的“好事”给你听。先说吃饭的时候吧,不管你想不想吃,他总爱往你嘴里塞菜,你们说我能乐意吗?再说洗脚的时候吧,我自己会洗,他偏偏来帮忙,好几次碰到我的伤口,你说他不是好心办坏事吗?爸爸,如果你能让我自己做自己的事的话,你就不再是“讨厌”的爸爸$江苏省江都市双语实验小学二年级@王点  相似文献   

8.
游玩迪斯尼     
《新作文》2005,(Z1)
唐老鸭回到过去了吗?回到过去是好事,还是坏事呢?唐老鸭的故事可是喜中有悲,悲中有喜,开发你的幽默细胞,把它补充得幽默、搞笑一点。  相似文献   

9.
May 《新高考》2013,(11):5-5
2012年,中美双方就解决WTO电影相关问题达成协议,其中包括中国每年将增加14部美国进口大片,以IMAX和3D电影为主。这才有了2013年大荧幕上的许多好莱坞3D大片。扩大好莱坞电影引进名额,对于中国电影产业来说是一次考验。有的人忧心忡忡,表示此举可能“直接摧毁中国电影制片工业的半壁江山”;有的人非常乐观,认为“虽暂有疼痛,长远来说,是好事”;有人则继续观望。你认为,这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相似文献   

10.
《父母必读》2009,(3):4-4
距离《父母必读》杂志的“而立之年”——创刊30年还有不到7年时间,总结工作时发现,现在的“父母必读”已非30年前的《父母必读》。因为它不仅仅是一本杂志,还包括了网站、父母必读养育系列图书、父母必读专题电子刊,另外还有围绕着养育举办的各种讲座.  相似文献   

11.
阿碧 《师道》2003,(8):12
我在上学以前是有些坏的,我干的“坏事”很多,比如,“偷”家里的钱买糖吃,偷别人家菜地里的西红柿,偷看小女孩尿尿……后来我变好了,那是因为我上小学了,除了在思想品德教育课上接受道德教育之外,几乎每个老师都会向我们灌输道德准则。我慢慢地思想高尚起来,成为了一个好人。我这时候做的好事很多,比如,路上帮别人推车,帮生病的同学补课,帮父母干家务活,上公共汽车给别人让座……我的心里充满了阳光,感觉全世界都是鸟语花香,美好极了。  相似文献   

12.
《父母必读》2012,(9):75-75
“今天吃什么?”“这个能不能吃?”“这个吃多了容易得妊娠期高血压。”……你是不是经常听到身边的孕妈妈这么说?大家都在为怀孕吃什么,怎样吃才健康而发愁。7月8日,父母必读育儿智慧大讲堂携手资深健康管理顾问李璞老师在北京出版集团公司12层多功能厅举办了“孕期营养需求与对策”主题讲座,和各位准妈妈们一起分享了“孕期营养的那些事”。  相似文献   

13.
《父母必读》2013,(11):20-20
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我们要让孩子成为自己的原创,而不是父母的“复印件”!让孩子成为独立的人,是每一位家长的必修课。如何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父母必读杂志特邀知名亲子教育专家@付小平V和大家分享“把孩子温柔地推开”微访谈。  相似文献   

14.
我对上夜班的王老师说,明天有事要找她谈谈。王老师马上有点儿紧张,问:“是好事还是坏事?”我笑着对她说:“当然是好事了。”王老师不信,半开玩笑地说:“领导找谈话没什么好事。” 第二天,王老师笑嘻嘻地走进办公室:“什么事?您说吧。”看起来她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于是,我开门见山地说:“王老师,宝宝这两天显得有些孤僻。你觉出来  相似文献   

15.
《父母必读》2013,(1):156-157
11月11日,北京市妇联携手父母必读杂志社共同举办了“警惕童年恐慌”主题讲座。特邀中国著名青少年教育专家孙云晓教授深度解读“童年恐慌”现象。今天,儿童教育似乎进入一个恐慌的时代。能上好幼儿园吗?能上好小学吗?能上好中学吗?一连串的问题,着实让父母焦虑。童年恐慌是指儿童面对巨大压力时,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当只有自己一个人的时候,还能坚持做好事,不做坏事。做了好事也不去宣扬告诉别人,才是真实的人  相似文献   

17.
从1979年至1997年的近二十年间,我国大陆去外国的留学生总数在三十万人左右。去外国“留学”是好事还是坏事?从整体上看,留学生对中国起了何种作用?今后应对留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徐州师范大学的周棉先生,积十年之功,“以留学生与中国的现代化为中心”,...  相似文献   

18.
苏姗的秘密     
加一点想像,你就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相似文献   

19.
幽默与漫画     
物质奖励 校长问一个学生:“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你愿意大会表扬,还是愿意接受物质奖励?” 学生:“愿意接受物质奖励。” 校长:“为什么?” 学生:“因为我是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20.
吴万紫 《小读者》2010,(12):21-21
有人问孔子怎么孝顺父母。孔子反问:“你是怎么孝顺的呢?”来人回答:“我把我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孔子问:“你把你赚的钱分一半给父母.是不是保证父母一日三餐有吃的呢?”来人说:“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