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活动目标:1.以春天为主题,培养幼儿发散式思维,去发现春天的美景。2.运用绘画手段表现春天,感受春天的美。3.培养幼儿想象力。活动准备:1.以春天为中心的发散式图表,用图片表现。2.“春姑娘”的花环。3.春天景色的课件、音乐磁带《春天在哪里》。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郴州市明星学校小学部全人教育实验班开展以“春天”为主题的全课程教学活动,以统编语文教材里的文章《村居》《咏柳》《找春天》《开满鲜花的小路》等内容为基点,以绘本中关于春天的内容为横轴、与春天相关的知识为纵轴建立坐标系,融合各学科课程,将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组织学生参与诵、唱、探、绘、读等活动。全课程教师的通力合作与有效创造,让学生从春天中学知识,悟道理,感受春天的美好,谱写属于自己的“春天四部曲”。  相似文献   

3.
一、强调课程的生成性案例:《四个太阳》教学片断师:这节课,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学习“春天”,你想为春天的太阳画什么颜色呢?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画一画,说一说。(幻灯片:我为太阳画色,图为春天。)(汇报交流)生:我为春天的太阳画火红色,因为春天杜鹃花开了,映红了太阳。生:我为春天  相似文献   

4.
活动目标: 抓住春游这一契机,以“和春天来次约会”为主题,通过开展“观察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留住春天”这种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春天,积累相关素材,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能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5.
儿时的春天     
紫陆 《初中生》2009,(4):42-45
阅读导航:我们又迎来一个花团锦簇、草长莺飞的春天。富于浪漫与朝气的春天,正如我们人生的童年。当春天与一群孩子走到了一起,会是一番怎样生动的景象呢?本期主题阅读为两篇同题文章——儿时的春天。  相似文献   

6.
郝燕 《学前教育》2023,(19):17-21
<正>“春天来了,小草发芽了,桃花盛开了,小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因此,我们拟开展春天这个主题,引导儿童从感受春天的动植物的变化入手,从而进一步感受春天的季节特征……”不少以春天为主题的课程叙述都有着类似的开头。同样,还有“夏天到了、秋天到了、冬天来了……”诸如此类的表达。翻开各年龄段的春天主题设计,小班“找春天”,中班“拜访春天”,大班“探寻春天”,看上去表述不同,但主题目标都落在了对春天的认知上。  相似文献   

7.
设计思路本单元是以春天的脚步为主题,安排了三篇与春天有关的课文,但课文的着眼点却有所不同,有写景的,有记叙春天游戏活动的,还有写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与向往。因此,本次训练的着眼点,就放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自已喜欢的方式来表达出自己对春天的向往热爱之情。所以,在学习了三篇课文后,我就引导学生自己到大自然中、到校园中细心观察,寻找春天的脚步,然后,又在课前让学生搜集描写春天的词语和与春天有关的诗、文、画,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使学生在写作前就对春天有了一个真实的感受。教学过程一、创设情…  相似文献   

8.
一、运用联想和想像给作文插上翅膀联想和想像是写好作文最需要凭借的两支翅膀,尤其是话题作文.对我们的联想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以春天为话题的作文,你要写的春天不一定是自然的春天,可以写象征意义的春天,比如人生的春天.人和人之间关系的春天。  相似文献   

9.
人们都说春天美好,画家绘春、作家赞春、艺术家也唱春。我要寻春,春天,你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噢,我发现了春天,春天在大自然中。看吧,这五彩缤纷的春天:红灿灿的太阳,湛蓝蓝的天空,还有那嫩绿的柳条和娇黄的小草;我在风里发现了春天:春天的风是柔和的,她轻轻地呼唤着大地,吹醒了沉睡的小草;我在雨中发现了春天:春天的雨是连绵的,她轻轻地抚摸着大地,正在为刚刚苏醒的小草灌溉着;春天的风和雨总是结伴儿而来的,春风吹过大地,大地绿了,春雨滋润大地,大地更绿了。我在柳梢儿上发现了春天:春姑娘躲在柳梢儿上,柳条上长出了嫩叶和嫩芽。贺知章的“…  相似文献   

10.
题目寻觅春天的踪迹本单元开展了了解春天的节气、写下对春天的感受与赞美、为表现春天的画配诗或为写春天的诗配画的活动,在此基础上,以“我心目中的春”或“在这个不寻常的春天里”为题写(新人教版)提示:写作写景类的文章,首先对景物要有一个全面、细致、深刻的了解。要仔细观察景物,了解这种景物不同于其他景物的特征,还要了解与这种景物相关联的某些方面。春天的景物丰富多彩,有新绿、红花、蜜蜂、风筝……我们要抓住最能表现春天特点的景物来写。写作时,要注意运用一些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要锤词炼句,使文章精练、简洁、生动形…  相似文献   

11.
春天,一直以来都被视为最诗意的季李。《红楼梦》中贾府四艳分别被命名为“无春、迎春、探春、惜春”。后三者中“迎、探、惜”三个饱含深情的动词很能反映传统文人墨客对春天的喜爱。关于春天的散文,我们最熟悉的莫过于朱自清那篇热情洋溢地赞美春天的《春》。  相似文献   

12.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其中出现了大量与“春天”有关的诗句,并以相关景物的描写来说明当时的季节。本文将以《诗经·国风》为例来探讨《诗经》中的“春天”,从中反映出“春天”的体现方式、“春天”与“兴”的关系以及“春天”的某些民俗内容。  相似文献   

13.
春天山坳里     
<正>阳春三月阳春三月,鸟语花香,姹紫嫣红紫嫣红,说不尽芳菲无限。古来描写春天来描写春天、抒春、咏春的文章诗词,汗牛充栋,不计其数数。是啊,春天象征着希望;春天春天,意味着万象更新;春天,代表着生机勃勃代表着生机勃勃;春天,总是关联着喜悦与美好关联着喜悦与美好。除了物候上的春天候上的春天,还有人间万象更广阔的春天广阔的春天。在这样美好的春天里春天里,会发生什么故事?又会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会引发你什么样的感想?  相似文献   

14.
自然界中万物萌发的季节是春天;充满梦幻的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的春天。太多的美好属于春天;太多的故事发生在春天。关于春天我们有太多的感慨,关于春天我们有太多的话要说……请以“春天”为话题,写一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的作文。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设计说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体现这一教学目标,促进学科间的整合,我选用“生机勃勃的春天”这一主题,创设情境,以“赞美春天”为导线,引导学生说出赞美春天的词语,然后激发学生自己通过制作幻灯片的方式来赞美春天、展现春天。整个过程先引导学生插入自己喜爱的图片(引出插入图片的知识技能),再根据图片插入赞美春天的文字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做以“春天来了”为主题的沙盘。教学要求:在认识春天的基础上,运用泥土、剪贴、绘画、折纸等形式描绘春天,布置春天;培养幼儿互助合作的精神,提高对美的欣赏能力。教学准备:沙盘(每三个幼儿一只);树枝、胶水、剪刀、彩色纸。  相似文献   

17.
一、教材简说《找春天》是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开篇课文。本组教材就是以春天为主题的。作者用细腻清新的笔触点染了一幅生机勃勃、绚丽多姿的春景图。春天来了,她像个害羞的小姑娘,悄  相似文献   

18.
《小读者》2003,(Z1)
在一次春游活动中,老师给六年级的学生布置了一道以“春天”为题的作文。回来后学生纷纷交了作文。61名学生中大多以“春天好”为主题,赞美春天的和风细雨、花红柳绿。惟有学生王晓的作文与众不同,认为“春天并不好”:春天细菌繁殖旺盛,春天易流行感冒;春天雨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很烦人,像个爱哭的小姑娘,总也止不住……结果,他受到了老师的严厉批评。老师认为:“古往今来一些文人都夸春天好,说春天不好是动错了脑筋,胡思乱想。”  相似文献   

19.
自然界有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我最爱春天。春天万物复苏,草长莺飞,春花烂漫,空气都是香的。春天更是一个播种的季节,春天洒下汗水,秋天才会收获到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20.
《嘀哩嘀哩》是一首深受少年儿童喜爱的歌曲,它的曲调通顺流畅,节奏简洁明快,曲子为带再现的两段体结构,每乐段四个乐句,每句四小节,全曲结构规整。教学重点是让学生通过练习这首歌曲,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进而激发学生对美丽的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根据这首歌的特点,我在指导学生学习这首歌曲时,重点指导学生在听、唱、奏的过程中,感受春天的美,体味春天的美,表现春天的美。一、寻找春天、感受春天的美1、用导言引出课题,如:人们都说春天是五彩缤纷的季节,是个百花盛开的季节,那么春天究竟在哪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首寻找春天、赞美春天的歌曲。板书课题:《嘀哩嘀哩》。2、引导学生看幻灯片,感受春天的美。“嘀哩嘀哩”是小鸟的叫声,引导学生追随小鸟的叫声,去看幻灯片:(1)山青了,树绿了,小朋友们,你们说青山绿树,这样的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